于虹
小學英語教學已是當今教育的一大熱門,因此要追求高質(zhì)量的英語課堂教學,做好課堂改革,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創(chuàng)建獨到的課堂教學策略,已是每一位英語教師迫在眉睫的事情。下面我就自己多年的一線英語教學經(jīng)驗和收益,拿出來和大家共同探討和分享。
一、整合教材,連貫知識
我們使用的是陜旅版小學英語教材,它所涉及的范圍廣,內(nèi)容多。教師在教材的選取和運用過程中,首先應考慮到學生的認知能力、心理特征和語言知識體系等特征,在認真分析教材的基礎上適當調(diào)配,查漏補缺,整合知識點,引導學生梳理和疏通難點,使整個課堂的教學過程具有連貫性,層層遞進,從而符合各層次學生的需求。
二、備課充分,因材施教
俗話說:“有備無患”“不打無準備的仗”,足以說明準備的重要性。課堂設計是教學工作的第一環(huán)節(jié),一堂課是否上的成功,很大程度取決于教師的課前準備。備課不只局限于備教材,更重要地是備學生,教師授課的對象是學生,學習者的興趣愛好,智力發(fā)育,學習態(tài)度、學習風格、個性差異,以及生活環(huán)境和家庭背景等都應在考慮范圍之內(nèi)。因此,教師在設計活動時,都要與學生實際生活緊密相連,把握這些學習者的可變因素,充分了解學生的特征。這樣設計的課堂活動才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我在送教下鄉(xiāng)中就遇到過這樣的場景,同樣一節(jié)課放在不同的地域,面對不同的學生,其授課方式和效果卻大相徑庭。因此,因材施教,有的放失,因人而異,量力而行,是課堂有效教學不可不考慮的重要因素。
三、教學有法,教無定法。
教學方法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到一堂課的教學效果。外語教學的實踐性很強,小學生喜說愛動、爭強好勝、模仿力強,因此,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才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帶動他們的參與。惟妙惟肖的情景導入法,貼近生活,帶領他們自然而然地走進英語學習的童話世界;說說唱唱,玩玩樂樂,做做游戲,寓教于樂,讓他們快樂地感知語言,在玩中學到了知識;現(xiàn)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帶給他們豐富的視覺盛宴,仿佛置身其中,使我們的課堂變得豐富多彩而又充滿“活”力;TPR肢體語言的運用,更是一種切實可行的低段教學中很有效的教學方法,特別在課堂用語和對話交流中,可以起到化難為易,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四、自主學習,努力創(chuàng)新
有這樣一句話“英語是自己練會的,而不是老師講會的”。現(xiàn)代教育思想提倡輕結論,重過程,要讓學生由聽眾變成“演員”,構建探索式學習方式。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從“教”變“導”。 引導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在參與過程中主動學習 ,提倡“帶著學生走向知識”,而非“帶著知識走向學生”。因此要特別注重引導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做好課前預習,帶著問題有針對性地聽課,就能大大提高課堂效果?!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情感交流,培養(yǎng)自信
在教學中適當?shù)那楦凶⑷?,是促進學生建立健全人格的主渠道。除了教學之外,我也特別關注學生的點滴成長進步。在我校大量留守兒童難于管理教育的情況下,我會用一顆愛心去關懷每個學生,不歧視差生,既是嚴師又當慈母還是朋友,除了學習上的關注,我還義務地去為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補課。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發(fā)揮教師的人格魅力和個人修養(yǎng),很大程度影響著學生是否喜歡上你的課。也許老師一個肯定的眼神,一句表揚的話語,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和藹可親的笑容,瞬間都會拉近你和他們之間的距離,幫助他們樹立信心,真正做到用教師的人格魅力去關愛、感染和啟迪每一個學生。
六、作業(yè)有效,分層達標
作業(yè)的布置是對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是對教學效果的檢測,是老師及時獲得教學的反饋信息,發(fā)現(xiàn)學生的弱點,及時調(diào)整和梳理課堂教學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的有效手段。學生的作業(yè)問題一直就是老大難,對于懶于動手,乏于背誦的同學,我就避免布置過于單調(diào)枯燥的機械作業(yè),量多無質(zhì)的無效作業(yè),而是設計由淺入深,有層次,個性化,開放性,又具創(chuàng)作性的作業(yè)。因人而異,量力而行,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留不同的家庭作業(yè),而不是千篇一律,死板的教條。不失時機的作業(yè)評價,也是一種激勵,會達到一種意想不到的效果。
七、善待差生,及時鼓勵
事實上,只能教好學生,不能教差生算不上會教書。與差生打交道,應以鼓勵為主。課堂上,我不會要求他們?nèi)寐牰?,但會要求他們給自己定位,一節(jié)課,你收獲了多少?少則幾個單詞多則幾句話,只要不白白浪費40分鐘就算有收獲。這樣積少成多,逐步提高標準,一段時間之后,他們定能有所收獲。在發(fā)現(xiàn)他們有一點點進步時,也會不失時機的給與表揚和鼓勵,從各個方面滿足他們的自尊心,增加他們的自信心。
八、及時反思,總結得失
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師,是當代教育對老師提出的更高要求。葉瀾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能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則可能成為名師”。反思是教師對自己課堂教學的反省,享受收獲,發(fā)現(xiàn)不足。一堂課之后,教師應及時地總結和歸納:教學目標的落實,教學設計的合理性以及執(zhí)行情況,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老師對學生的評價以及關注度等諸多方面,吸取教訓,學人之長,補己之短,從而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使我們的教學能力得到快速成長。
教學是門藝術,教學設計和教學策略是一個需要不斷完善的動態(tài)過程,只有在日常的教學中不斷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讓自己置身于孩子當中,才能更多的體會他們的需求,更好的挖掘他們潛在的學習興趣,從而使我們的小學英語課堂變得更加充實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