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從環(huán)
在革命年代,正是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踐相結合的第一次飛躍——毛澤東思想的指導,才使得中國革命面貌由此煥然一新,革命進程得以大大推進;在改革年代,正是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踐相結合的第二次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導,才使得中國改革面貌不斷推陳出新,改革進程得以大大推進。
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fā)展新的歷史方位。但是新時代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fā)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奔热怀跫夒A段的基本國情和最大發(fā)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都沒有變,我國建國以來的趕超戰(zhàn)略也就沒有發(fā)生根本性變化,正如中國革命和改革需要先進的理論指導一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依然需要新的理論來指導。在此背景下,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踐相結合實現(xiàn)了又一次的飛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下簡稱“新思想”)應運而生,并成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路線確定以后,干部就是最重要的因素,如何用新思想武裝頭腦,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敢于擔當?shù)母咚刭|干部隊伍就成了當前乃至今后一段時期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新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工作(以下簡稱“三進”工作)又是用新思想武裝黨員干部頭腦的重中之重。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一中全會上指出,學習貫徹好十九大精神,學懂是前提,要認真研讀黨的十九大報告和黨章,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這就要求我們在用新思想武裝黨員干部時一定要選準用精教材體系,科學構建教材體系,推進新思想進教材。
構建學習新思想教材體系,關鍵在于選準用精。一是要選準教材。學習新思想,一定要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地讀;一定要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在選擇新思想教材時一定要“選準”,要有權威性,最好是出自權威部門,而不能選擇幾個人隨隨便便東拼西湊的教材。二是要用精教材。新思想內涵博大精深、內容豐富,涵蓋了經濟、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會、生態(tài)文明、國家安全、國防和軍隊、“一國兩制”和祖國統(tǒng)一、統(tǒng)一戰(zhàn)線、外交、黨的建設等各方面。內容上博大精深決定了我們在選擇教材時切不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而是要學會“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最好選擇帶有《綱要》性質的教材。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涉及面廣,內涵深刻。據統(tǒng)計,習近平總書記十八大以來講話文稿達千萬字以上,原汁原味、原原本本地學完習近平總書記的全部系列講話固然很重要,但實事求是地講一次培訓中很難將這些講話全部學習到位。在新思想培訓時,我們只能要求干部原汁原味地閱讀一些重要原著,如十九大報告、《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第二卷)等。此外,中共中央宣傳部正在組織編寫“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綱要”,這應是梳理新思想脈絡、解讀新思想內容、闡釋新思想要義、分析新思想方法論的最為權威的教材。對于以個人名義或是其他組織單位編寫的教材,在新思想培訓初始還是慎用或是不用,以免發(fā)生理解上的偏差。
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學習新思想時要求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忽略課堂上的專題輔導,我們要深入研究、精心設計、科學開發(fā)出新思想的課程體系,推進新思想進課堂。開發(fā)新思想課程體系,不能平面地羅列課程,而是要按照新思想內在邏輯,從宏觀——微觀——應用三個維度思考,多維并舉。
1.宏觀維度要有總論性的課程,從整體上對新思想進行總體解讀。要從理論和實踐、歷史和現(xiàn)實、當前和未來的結合上進行思考,運用辯證思維和系統(tǒng)思維,聯(lián)系地而不是孤立地、系統(tǒng)地而不是零散地、全部地而不是局部地來理解,講清楚新思想的方法論,講清楚新思想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講清楚新思想的精神實質、主要內容、時代背景、思想內涵、內在邏輯,講清楚新思想的政治意義、歷史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講清楚新思想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的承啟關系等。需要強調的是,總論性課程常常被安排成一個專題課,這樣很難講深講透;恰恰因為總論性課程站位要求高,更應該講深講透,因此它應該是由一系列課程構成的課程體系。
2.微觀維度要有分論性的課程,從局部上對新思想進行深入解讀。要緊緊圍繞“8個明確”“14個堅持”核心內容來設置,包括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布局、戰(zhàn)略布局和發(fā)展方向、發(fā)展方式、發(fā)展動力、戰(zhàn)略步驟、外部條件、政治保證等基本問題。從具體授課內容上看既要能夠上接天線,即注重全國大局的高站位;又要能夠下接地氣,即圍繞上海實踐、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對上海提出的“四個新作為”指示要求展開,將新思想的分論課程體系落在實處。需要指出的是,“分論”課程是相對的,如果對某個分論課程進一步細化,又可開發(fā)出更加微觀的細論性課程,進而形成總論性課程——分論性課程——細論性課程的新思想縱向課程體系。
3.應用維度要搭建新思想課程模塊,有針對性地開展分層分類培訓。不同的培訓班次類別、培訓班次周期、培訓班次對象,新思想培訓的課程模塊也各不相同。一個月以上的主體班次應獨立開設新思想的教學單元,且課時比重不低于理論板塊課時比重的50%:總論性課程要相對全面些,尤其是注重新思想的方法論探討;微觀課程可以從“五位
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角度開設相應課程,講清楚新思想相關內容。專題班次除開設新思想的總體性課程外,可以根據培訓對象的不同側重于某類相應的課程,如針對經濟系統(tǒng)的干部不僅要講清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還要將經濟思想進一步細分,開設“五大理念”、實體經濟、企業(yè)家精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自由港等細論性課程,針對其他培訓對象亦是如此。
新思想的一個特點就是“新”,也就是說是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新時代前沿、全球化高度、圍繞新使命提出的新思想,這是對未來的前瞻性、系統(tǒng)性、戰(zhàn)略性、全局性思考,對全黨全國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即將圓滿收官、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邁進具有鮮明的指向和指導作用;同時也拓展了發(fā)展中國家走向現(xiàn)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fā)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新思想第二個特點是“思想”,它內在于人們的思維意識中,其內在變化規(guī)律完全不同于物質世界:其一,思想看不見、摸不著,我們不能像對待有形的物質一樣去對待思想,不能采取填鴨式的方式去灌輸思想;其二,思想具有相當強的穩(wěn)定性和慣性,改變的難度要遠遠大于物質世界的變革,很難做到
“畢其功于一役”;其三,思想滯后于時代屬于思想認識問題,是主觀認識的客觀結果,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但也必須按照思想規(guī)律加以引導;其四,思想決定行為,它具有相當大的反作用于客觀世界的功能,我們絕不能漠視思想滯后帶來的負面影響。
新思想的兩個特點意味著我們一定要遵循思想培訓的客觀規(guī)律,運用科學培訓方式方法,推進新思想進頭腦。一是在自學上下功夫,讀懂弄通。要引導學員旗幟鮮明講政治,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強化“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讀懂意識,進而做到把新思想內化于心。二是在專題講授上要注重發(fā)揮教師的主導性,注重疏導。專題講授教師要“理直”氣壯講政治,從理論層面找準并回應學員的關切,以扎實的理論功底、嚴謹?shù)膶W理分析對新思想進行深入闡釋,讓學員從理論上的清醒轉變?yōu)檎紊系膱远?,做到教學相長。三是在自組織教學上要注重發(fā)揮學員的主體性,營造氛圍。自組織教學形式是指由學員按照要求自行組織起來學習的培訓方式,包括小組討論、組織生活、學員論壇等。要引導學員聯(lián)系實際講政治,把學習新思想和自身工作貫通起來。四是在體驗型教學上要注重學員的感知性,形成對照。體驗型教學是把新思想的理論學習轉化為物質上的感知,運用人體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達到思想上認識的深化,在此基礎上達到對新思想認識上的政治自覺、實踐上的行動自覺。
(作者單位:中共上海市委黨校第二分校)
(責任編輯 方 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