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仲
讀書對于積累語言材料、發(fā)展語言能力、提高人文素養(yǎng)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作為教師,我們就應該是一部“百科全書”,作為語文老師,你的知識應該像天空一樣,有風云雨電,陰晴圓缺;應該像大地一樣,有花草樹木,山川河流。讓孩子們傾聽動聽的漢語之聲,享受豐富的國學知識,陶醉于精彩的中國故事。十幾年的語文教師生涯,我理解了“教”書中“教”的含義,那就是“讀書、思書、寫書、講書”,對學生而言,在今后的信息化社會中,立于不敗之地,超越自己,力挽狂瀾,就必須有豐富的自然科學知識和人文素養(yǎng)。因此,教育部在《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小學六年課外閱讀量不少于145萬字,其中,一二年級5萬字,三四年級40萬字,五六年級100萬字。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應當自覺將課堂教學與課外閱讀活動有機結合,拓展閱歷,豐富頭腦。
一、激發(fā)閱讀的興趣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指出:“沒有任何興趣,被迫進行地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對于課外閱讀也是如此。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越早越好。有位名人這樣說過:“對基礎教育來講,盡早閱讀就是一切!”是啊,讓孩子學會閱讀,就為整個小學階段的學習乃至終身發(fā)展打下了扎實而良好的基礎。
記得我教一年級語文時,面對大量的識字任務,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基礎差的孩子,面對每課幾十個的識字,總是愁眉不展、一臉的無奈,經(jīng)常是新字還沒掌握,舊的又忘了,他們是認不過來,也寫不過來,而那些早已掌握的孩子就無所事事,有的說話,有的玩耍,大好時光都浪費了。為此,我傷透了腦筋,后來,我想了一個辦法:每天讓孩子們回家預習識字,第二天,在課堂上識字、寫字任務都完成得同學可以帶自己喜歡的課外書看,孩子們預習得越好,完成任務的時間越短,看課外書的時間越多,更加促進了識字量的增加和知識的拓展。這樣課堂紀律也就不用再費口舌了,同時,我還進行“閱讀之星”評比,對看書多,表現(xiàn)好的同學進行獎勵,學生的干勁就更足了,看著孩子們那渴求的眼睛,那讀書專注地神情,我是滿心歡喜。這樣,既超額完成了教學任務,又培養(yǎng)了良好的預習與課外閱讀的習慣,何樂而不為呢?
二、指導閱讀方法
小學生鑒賞能力尚不扎實,課外閱讀帶有很大的隨意性,往往是興趣決定閱讀方向,但是并沒有意識重視閱讀效果,這就需要教師給予學生科學正確的閱讀指導,幫助孩子們實現(xiàn)事半功倍的閱讀效果。
(一)上好閱讀指導課
首先要高度重視課外閱讀。教師要鼓勵學生突破課堂的局限,走進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天地,積極主動地進行課外閱讀。教師要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營造寬松的環(huán)境,讓學生有時間、有興趣、有空間進行課外閱讀。其次要給予方法指導。例如,在低年級時,指導學生閱讀寫動物的小童話,通過猜“小動物”謎語激發(fā)閱讀興趣,然后讓學生借助拼音閱讀故事《假面舞會》,并能勾畫出好詞好句,能夠復述故事的大概內(nèi)容,并能夠與同學們交流讀書收獲,以及引發(fā)的聯(lián)想,找出最吸引自己的情節(jié)和語句等等。
(二)培養(yǎng)讀書的積極態(tài)度
積極的讀書態(tài)度,就是要全身心地認真投入,既是讀者,也要站在作者的角度進行體驗和感悟。讀書的過程,是讀者和作者互動的過程。讀書是把書籍上的信息傳遞給大腦,大腦通過思維活動進行研判和分析,發(fā)現(xiàn)文章的美,引發(fā)自身愉悅的感受,享受到讀書的樂趣。當然,要想獲得讀書的樂趣,閱讀的過程中必須充分調(diào)動和發(fā)揮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才能獲得最高級的享受。
(三)汲取營養(yǎng)學會積累
要想從課外閱讀中收到實實在在的效果,就要注重從書中吸取語言營養(yǎng),學會詞句積累,一定要做筆記。俗話說:好記性不如一支爛筆頭。為了便于記憶和積累,一定要指導學生養(yǎng)成閱讀時把名言警句、佳詞妙句等記下來的好習慣,并且隨身攜帶,以便隨時翻閱、背誦,豐富自己的語言儲備庫。教師應充分利用語文教材中的范例來指導學生進行摘錄,并逐漸使其養(yǎng)成習慣。在學習進行到一個階段后,教師可指導學生對其中精彩的語句語段進行品析鑒賞,可以召開專門的讀書會、鑒賞會,讓學生反復領悟好詞好句的魅力,摘錄下來并能背誦。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也用同樣的方法進行摘錄。根據(jù)不同的學情,指導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摘錄。例如,學生在寫作文時對人物的細節(jié)描寫不細致,為此,我專門讓學生摘抄一些描寫人物動作、神態(tài)、語言、心理的精彩詞句,反復閱讀人物描寫的精彩片段,這樣,學生在摘錄的過程中就能得到能力的訓練和方法的拓展,做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除了摘抄精彩詞句,還可以寫閱讀提綱,迅速準確地抓住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的要點和精髓,提高閱讀的效率。可以寫讀后感,把自己內(nèi)心的感悟和思索落實到文字上,錘煉寫作能力?;蚴沁M行再創(chuàng)作,展開天馬行空的想象,改寫文章的情節(jié),或者續(xù)寫故事的發(fā)展,等等。
三、營造良好氛圍
加強班級的環(huán)境建設,創(chuàng)設濃厚的讀書氛圍。教室黑板的周圍開辟“古詩樂園”、“今日格言”、“成語天地”“精彩片斷”、“讀書心得”等欄目,每天早讀由班里的同學輪班設計,書寫,領讀。每周二、四下午第三節(jié)為閱讀課,每周五下午第三節(jié)課開展“讀書會”,欣賞優(yōu)美的文章,交流心得體會,展開大討論等,有利于資源共享,共同提高。
(作者單位:石家莊市鹿泉區(qū)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