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鑫
【摘 要】科學是一門注重理論和實驗相結合的自然學科,在時代教育創(chuàng)新發(fā)展背景下,科學教師需要利用先進教學方法,為學生組織趣味性的實驗教學活動,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濃厚興趣,活躍學生的抽象思維,引導學生在實驗探究中養(yǎng)成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對于小學生今后的進步與發(fā)展來說是非常必要且關鍵的。課堂趣味性的實驗教學,有利于消除學生的抵觸情緒,打消學生的成長顧慮,促使其階段性成長任務得以優(yōu)質完成,同時還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增加課堂的教學實效,為學生綜合素質與綜合能力的雙向發(fā)展提供強大助力,迎來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工作更加輝煌的明天。
【關鍵詞】小學科學 實驗教學 趣味性 策略 分析 研究
小學階段是學生逐步構建完善認知體系的關鍵時期,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活動的及時開展,既能夠充分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需求,又可以啟發(fā)學生思維的創(chuàng)新力與想象力,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開闊學生的視野范圍。學生在實驗操作中感知到學習的最大樂趣,創(chuàng)新能力與認知水平將會得以全面發(fā)展,并在未來社會的人才競爭中占有絕對優(yōu)勢,使基礎教育事業(yè)順利步入長遠、可持續(xù)發(fā)展軌道。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讓學生產生不同程度的厭學情緒,導致課堂教學質量越來越低,教學效果始終難以盡如人意。而趣味性的實驗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異常明顯,學習效率明顯提升,新課改也因此取得了事半功倍之效。
一、融入多種生活元素
科學知識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存在著緊密聯(lián)系,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個性特征優(yōu)化設計教學方案,深入挖掘生活元素為實驗教學增添趣味性,誘導學生主動投身于知識的海洋,在積極思考中獲取到不一樣的情感體驗,養(yǎng)成發(fā)現(xiàn)生活、感悟生活、探索生活的好習慣,應用科學知識,最終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講解“果實與種子”的過程中,可以將事先準備好的各種水果以及種子準備好,然后讓學生進行辨認,把種子與果實對應好,一旦學生回答錯誤教師可以把果實解剖開,使學生直觀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避免以后出現(xiàn)類似的錯誤,并且利用這樣的方式能夠使學生真切地認識到科學與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使學生增強生活的觀察意識,促進學以致用目標的實現(xiàn)。
二、幫助構建知識結構
科學教師如果只是單純地講解理論知識,那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勢必會有所下降,他們的實驗興趣不高,對于基礎技能的掌握自然不夠熟練。而教師在實驗教學中融入多種趣味元素,營造良好的互動氛圍幫助學生逐步構建知識結構,學生不僅會積極參與實驗活動,還會主動分析問題,獨立思考問題,優(yōu)質完成學習任務,提高課堂教學實效。例如,在教學“透鏡”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將一個裝滿水的燒瓶放在太陽光下,然后在燒瓶的后面放一塊紙殼,教師不斷地移動紙殼,找到陽光透過燒杯之后的最亮的一點,找到這點之后再將火柴放在最亮的這一點,不一會兒,神奇的一幕就發(fā)生了,在沒有點燃火柴的情況下,火柴竟然燃燒起來了。這個實驗馬上可以吸引學生的好奇心,學生都會思考,在沒有點燃火柴的情況下,火柴究竟是怎么燃燒起來的呢?陽光怎么會使火柴燃燒呢?教師引導學生將注意力放在燒杯上,學生很快可以發(fā)現(xiàn)裝滿了水的燒杯其實很像是一個凸透鏡,那么陽光透過凸透鏡就可以集中在火柴這一點上,進而,將火柴點燃。這個實驗,在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情趣的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了透鏡這一知識點。趣味實驗不僅僅是局限在課堂上,教師也可以在課后為學生布置一些有趣又簡單的實驗,讓學生在課后的時間自己親自動手完成,然后再將實驗的結果帶到課堂上和老師學生一起分享。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這樣一個實驗,將幾個碗中裝入不同分量的水,然后用筷子敲打碗,可以發(fā)現(xiàn)音調有什么變化?當學生接到這樣一個小實驗后,由于實驗設備十分簡單,就可以自己回家獨立完成,學生擊打水量不同的碗可以發(fā)現(xiàn),水少的碗,擊打后發(fā)出的聲音更高,而水多的碗中音調就比較低。通過這樣一個簡單的實驗,學生就會對音調有很好的了解。
三、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科學課不僅是要讓學生學到一定的科學知識,還希望可以讓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動手實踐能力。每個人親自參與科學實驗可以更好地了解科學知識,所以,教師要盡量為學生提供一些可以參與到實驗中的活動,讓學生在自己動手的過程中感受到科學的樂趣。例如,學習“電路”知識時,教師就可以發(fā)給每個學生一個燈座,一個電池盒和兩根導線,先讓學生自己研究這些東西可以如何組裝在一起。學生在拿到這些東西后,就會自行進行研究,很快就可以安裝完成一個簡單的電路。然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增加一些難度,再給他們一個小燈座和一根導線,再讓學生自己嘗試組裝。如此反復,學生都可以組成一個串聯(lián)的電路。在自己進行組裝電路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更好地了解電路的路線,在鍛煉了動手能力的過程中,還增強了學生的信心。
四、結束語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對于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趣味實驗教學方法的應用,通過借助豐富幽默的語言以及生活化知識的融入,與多媒體教學設備相結合,促進了小學科學實驗教學趣味性的提升,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以及積極性,提高了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宿寧寧.論如何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趣味性[J].網絡導報:在線教育,2017(15):226-227.
[2]胡曉蘭.如何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趣味性[J].新課程:小學,2015(2):66-66.
[3]陳智蓉,陳小燕.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趣味性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5(11):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