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晶晶
本文分析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提出自主閱讀課的必要性。同時,探究性學習作為一種學生由被動接收知識向主動探求知識轉(zhuǎn)變的學習方式,是一種適用于自主閱讀課的學習策略。本文在分析探究性學習策略對自主閱讀意義的同時,以執(zhí)教的人教版必修3 Unit 1 Using Language中的閱讀篇章《A Sad Love Story》為例,來闡明探究性學習策略在高中英語自主閱讀中的應用。
1.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和自主閱讀的必要性
傳統(tǒng)的英語閱讀教學,一線教師常常將閱讀文章出現(xiàn)的重要知識點和語法點進行清晰地歸納整理,學生要做的就是聽和記,這樣學生缺乏有效閱讀方法和技巧的訓練。這種接受式閱讀教學封閉了學生自主探究的熱情,久而久之,學生對閱讀越來越不感興趣,缺乏主動性。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無法提高的很大原因在于積極性和主動性的缺失以及閱讀方法與技能的缺失。因此,自主閱讀顯得至關(guān)重要。自主閱讀把學生置于主人地位上,學習也就變成主動的事。學習積極性被調(diào)動起來,學生將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學習也會變得高效。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任務不僅是教會學生讀懂教材中的課文,更重要的是通過有效的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引導學生自主閱讀,運用恰當?shù)拈喿x策略進行閱讀,自我監(jiān)控閱讀過程,自我評估閱讀結(jié)果,逐步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和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2. 探究性學習策略對高中英語自主閱讀的意義
新課程引入探究性學習,它著重強調(diào)學生積極地學習,主動獲取和探索知識,學生由被動接受向主動探求轉(zhuǎn)變,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通過自主探究,不僅有疑問的問題得到解決,增長了知識,同時體驗了正確合理的探究過程,學習熱情能夠不斷被激發(fā)。因此,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引入探究性學習,可以實現(xiàn)的目標是:(1) 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 培養(yǎng)學生搜集信息、分析和利用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3) 培養(yǎng)學生學會分享與合作;(4) 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毋庸置疑,探究性學習方式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恰如其分地使用,能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不斷提高,這符合新課程對學生的要求。然而,這種學習方式地使用,離不開教師正確的指導。教師應該了解學生的需求,并對學生進行合適地學法指導,讓學生愿意學,樂于學,善于學。
3. 探究性學習策略在高中英語自主閱讀中的運用
筆者以執(zhí)教的人教版必修3 Unit 1 Using Language中的閱讀篇章《A Sad Love Story》為例,來闡明探究性學習策略在高中英語自主閱讀中的運用。
3.1 解讀分析教材,挖掘閱讀材料
以人教版高中英語課本為例,每單元有兩篇閱讀篇章,分別安排在reading和using language。大部分教師在對第一篇閱讀進行精讀教學后,對第二篇閱讀篇章僅僅是梳理課文大意和劃些重點短語句型便匆匆結(jié)束。這樣做,不僅浪費了教材精選的閱讀文章,對學生而言也是一種“填鴨式”閱讀。相反地,教師可重新解讀分析教材,將高中英語教材每一單元Using Language中出現(xiàn)的閱讀文章作為自主閱讀的材料,每一單元計劃一節(jié)自主閱讀課實施探究性學習教學實驗,引導學生利用探究性學習進行自主閱讀。因此,筆者選擇人教版必修3 Unit 1 Using Language中的閱讀篇章《A Sad Love Story》進行探究性學習策略的研究,對學生進行自主閱讀課教學。
3.2 上好精讀教學,奠定技術(shù)基礎(chǔ)
精讀教學應在學生進行自主性探究閱讀之前,旨在幫助學生掌握必要的詞匯量和語法知識,為他們理解文章奠定一定基礎(chǔ),同時讓學生掌握盡可能多的背景知識,拓寬文化知識面。在閱讀技能方面,不斷訓練學生主旨大意題、例證題、指代題、詞義推測題、作者態(tài)度題、推理判斷題、細節(jié)理解題的解題技巧和能力。在精讀課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上,筆者通過導入“What festivals do you know?”讓學生掌握盡可能多的節(jié)日知識;通過scanning回答“Find out how many types of festivals are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通過skimming回答“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和Careful-reading等教學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并訓練學生的閱讀技能。課堂上的精讀教學使學生具備基本的詞匯、語法、語篇的知識,形成最基本的閱讀理解能力和速度,構(gòu)建運用閱讀策略解決問題的初步意識,為課堂外的泛讀奠定基礎(chǔ)。自主探究性閱讀能力是在充分的閱讀技巧和能力積淀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而來,因而打好精讀基礎(chǔ)至關(guān)重要。教師應該上好每一節(jié)精讀閱讀,才能讓學生掌握必須的閱讀技能技巧,為自主閱讀奠定基礎(chǔ)。
3.3 布置預習任務,樹立探究信心
在自主閱讀課讓學生運用探究性學習策略,就要求學生在課前必須進行充分預習。
預習指提前學習,是學生以自學形式進入正式學習的預備環(huán)節(jié)。結(jié)合精讀課學到的閱讀策略和相關(guān)教輔材料,學生通過預習基本能做到掌握文章大意,了解相關(guān)背景信息,同時發(fā)現(xiàn)閱讀篇章的疑難問題,而帶著問題進行探究性學習,有助于主動高效獲取知識,不斷提高課堂效率。因此,自主閱讀課前,教師應從學生實際出發(fā),結(jié)合閱讀材料,提前布置預習任務。
執(zhí)教自主閱讀教學《A Sad Love Story》這個篇章前,布置了預習作業(yè)如下:
(1) Preview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借助牛津字典和教輔,預習單詞和短語。)
(2) Understanding the text(理解篇章)
1) Why was Li Fang heart-broken? (李方為什么心碎?)
2) What did Li Fang bring for Hu Jin? (李方給胡瑾帶什么禮物?)
3) When Li Fang passed the tea shop, what happened to him? (當李方經(jīng)過茶店時,發(fā)生了什么?)
4) What is the reason why Li Fang and Hu Jin did not meet on time? (李方和胡瑾為什么沒有按時見面?)
這樣的預習任務,涵蓋了重點單詞短語的認讀、文章大意理解、重點問題思考等,清晰具體,設(shè)計上也做到循序漸進、層層深入,讓學生逐步樹立自主探究的信心。隨著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逐步提高預習要求。
3.4 指導分組交流,組織成果展示
探究性學習以組為單位,不僅能保證每個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學生在討論探究的過程還能不斷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提出許多新問題,發(fā)現(xiàn)許多新用法。但是,探究性學習并不意味著教師絕對放手,學生的探究離不開老師的指導。首先,教師應指導學生進行分組,可將全班分成四個大組,每個大組以四人為一組對自主閱讀教材進行探究。探究結(jié)束后,大組選出一位交流學生對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并依次進行成果展示。這是探究性學習的形成和展示階段,也是最關(guān)鍵的階段,學生和教師都要各司其職,盡量保證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達到最好的學習效率。在這個階段,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開展探究活動時遇到的困難以及他們的需要,注意觀察每一個學生在品德、能力、個性方面的發(fā)展,給予適時的鼓勵和指導,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并進一步提高學習積極性,同時啟發(fā)思路、補充知識、介紹方法和線索,引導學生探究和創(chuàng)新。
在這節(jié)自主閱讀課上,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非常豐富的成果展示,挖掘出許多極為寶貴的新知識包括新的詞匯和短語以及許多優(yōu)美實用的句子。
(1) Words and phrases(詞匯和短語)
group1: heart-broken, turn up, keep her word, fool, hold ones breath;
group2: apologize, drown ones sadness, in coffee, obvious, wipe;
group3: lovely, fell in love, couple, make a bridge of their wrings, weeping;
group4: set off for, remind somebody of something, forgive, warm up, the ice sculptures.
(2) Useful sentences(句子)
She could be with her friends right now laughing at him.
So he did.
But she didnt turn up.
She said she would be there at seven oclock, and he thought she would keep her word.
He would drown his sadness in coffee.
Finding that she was heart-broken...
As Li Fang set off for home...
I dont want them remind me of her.
在學生展示后,筆者對學生挖掘不夠深入的點進行適當?shù)难a充和說明,例如,對turn和word相關(guān)短語進行擴展,包括:turn out、turn around、turn up、turn down、turn to sb. for help、word came that…、break ones word、have a word with…、keep ones word、leave a word (with)...等,同時引導學生利用挖掘出的知識嘗試復述故事等。教師的指導,可以讓自主閱讀課的探究更完整。
3.5 注重總結(jié)評價,啟發(fā)閱讀反思
自主探究性學習重在強調(diào)學習過程,單一的評價方式不能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因此,學習評價可以采取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和教師評價結(jié)合進行。在探究性學習中,教師是至關(guān)重要的指導者,是創(chuàng)設(shè)學習情境和學習過程的組織者,也是學習結(jié)果的評價者。教師評價應關(guān)注每個學生是否積極參與,肯定學生的探究成果,尤其鼓勵新詞新用法新問題地探究解決。本節(jié)課堂自主閱讀時間結(jié)束后,學生都能對自主閱讀收獲與不足進行反思,并及時建立自主閱讀檔案,及時記錄自主閱讀過程中使用的閱讀技巧和策略、閱讀收獲、閱讀效果等,并及時反思存在的問題,通過每次自主閱讀都收獲一點,進步一點。
探究性學習變“教師講解”為“自學交流”,學生自學和思考、閱讀和質(zhì)疑、討論和交流、交流和展示等課堂活動相應增加,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全過程,成為課堂教學真正的主人。探究性學習同時讓閱讀過程成為思考過程,激發(fā)了學生自主探究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合作中,在探究中,尋求問題的不同理解方式和解決方法,不斷提高閱讀能力。教師應通過閱讀教學,讓自主閱讀成為學生的一種必須,讓探究性學習成為學生的一種習慣。
[1] 趙婧.高中英語自主閱讀引導策略研究[D]. 重慶: 西南大學, 2011.
[2] 汪程俊.高中英語教學實施探究性學習的實驗研究[D]. 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 2007.
[3] 沈云芳.自主學習與高中英語教學[D]. 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 2010.
[4] 楊紅莉.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探究性學習嘗試[J]. 外語教學, 2012(5).
(作者單位:福建省漳平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