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燁茜
摘要:“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活動指導”是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的重要內容。文章從其課程存在的問題入手,分析了其改革創(chuàng)新的方向與途徑,希望對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水平的提升起到積極作用。
關鍵詞:中職;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
一、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活動指導課程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內容單一
教育活動需要豐富多彩的課程內容來支撐,然而,當前中職學校的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活動指導課程內容比較單一,形式過于僵化,使得教師在傳遞知識的過程中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只能進行機械式學習,活動指導課程未能呈現其應有的活躍氛圍。
(二)課程設計缺乏針對性
課程設計是教學活動開展的前提,當前中職學前語言教育活動指導課程在設計環(huán)節(jié)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為活動設計缺乏新意,脫離學生實際,未體現專業(yè)特點,針對性和專業(yè)性不足,無法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1]。
(三)教學方法比較陳舊
教學方法的有效應用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強化學生對知識的記憶。但是,當前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方法較為陳舊,灌輸式教學仍占主要地位,沒有從實際情況出發(fā),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評價方式比較落后
考核評價對學生的學習至關重要。目前,很多教師習慣采用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未結合學生的學習效果與主觀想法以及當前專業(yè)發(fā)展情況創(chuàng)新評價方法,導致課程評價方式單一,缺乏新意,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活動指導課程的改革策略
(一)合理整合教學內容
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活動指導是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對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師的教學能力進行嚴格把關,確定合理的人才培養(yǎng)方式,借助豐富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完成課程內容的學習,實現師生之間良性互動,充分發(fā)揮教學活動的作用,使教學內容更加合理化、實用化,促進學前教育專業(yè)的整體發(fā)展[2]。
(二)提高課程設計的準確性
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理論知識,還肩負著督促學生吸收知識、構建知識框架體系的任務。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學習與探索,豐富自身知識儲備,完善自身知識結構。為此,教師要科學合理地進行課程設計,保證教學活動順利推進。合理的課程設計包括以下幾點:首先,合理的課前導入。教師在進行專業(yè)教學前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向學生播放幼兒語言教學活動的相關視頻,讓學生明確教學活動的開展步驟,并進行討論。其次,明確教學任務。教師可以通過分組學習、分組討論的方式來完成教學任務,如分組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再次,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思考。教師要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鼓勵他們對課堂活動提出自己的建議和看法,讓教學活動的內容更加合理化。
(三)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比如,在講述理論知識時,教師可以運用講授法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理論知識,為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打下堅實基礎;在模擬實訓階段,教師可以運用案例教學法,讓學生在案例中受到啟發(fā),并在案例分析中鍛煉思維能力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四)創(chuàng)新課程評價方式
合理的評價機制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促使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在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活動指導課程中可采取多種評價方式,比如教師對學生在課程中的表現進行整體評價,學生之間針對某個問題的回答進行互評,學生對教師的授課過程進行評價等。
三、結語
總而言之,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活動指導課程要與時俱進,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從教學理念、教學設計、教學內容、評價方法等方面進行改革與創(chuàng)新,加強對中職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活動指導課程的重視,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鄒麗君,蘇儉.中職幼師專業(yè)學前兒童語言教育與活動指導教學模式探討[J].廣西教育,2015(14):121-122.
[2]宋麗平.模擬教學在高職《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煙臺職業(yè)學院學報,2017(4):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