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伶
【摘要】本文以田野調(diào)查的方式,通過對睦壩鄉(xiāng)老船工的訪問及對其口述記憶的記錄與整理,還原嘉陵江船工們的拉船經(jīng)歷與生活百態(tài),厘清嘉陵江船工的生活背景及拉船工作的來龍去脈,旨在嘉陵江船工這種職業(yè)即將告別歷史舞臺之際,記錄下那個交通欠發(fā)達的時代嘉陵江船工對于當?shù)匚锪鬟\輸和人們生活的重要意義,展現(xiàn)那如泣如訴的號子聲背后最真實的船工生活,加深人們對嘉陵江流域文化與巴蜀傳統(tǒng)民間文化的記憶與理解。
【關(guān)鍵詞】嘉陵江船工號子;口述記憶;船工生活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
一、采錄背景
四川省蓬安縣地處川東北嘉陵江中游淺丘地帶,睦壩鄉(xiāng)則位于蓬安縣的西部,嘉陵江西岸,發(fā)源于升鐘水庫的西河在睦壩鄉(xiāng)匯入嘉陵江。在這塊平坦而又肥沃的土地上,孕育了一批又一批的船工,他們世世代代居住在嘉陵江邊,祖祖輩輩從事著纖夫的艱辛勞作。早在20世紀90年代,通往睦壩的主要交通方式還仍是水路,嘉陵江是當?shù)厝藗冎饕慕煌ㄟ\輸線,想要去到縣城,需要在一個名叫土地哨的碼頭乘坐機動客船,順流而下歷經(jīng)兩個小時才能到達縣城。2006年,金溪航電樞紐工程的落成使得嘉陵江該段的水路運輸宣告結(jié)束,取而代之的是204省道。如今,縣城開車到睦壩鄉(xiāng)只需要半個鐘頭,時程的大大縮減為當?shù)卮迕駧砹瞬簧俦憷?,時代的變遷與社會的發(fā)展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人們的生活,也使得周遭的自然與環(huán)境隨之巨變。曾經(jīng)門庭若市的土地哨,再也見不到船工那強健而又疲憊的身影,只剩下幾名垂釣者的偶爾光顧,嘉陵江終得以回歸寧靜。如今,大部分老船工都年事已高,或相繼去世,筆者懷著崇敬的心情,幾度捻轉(zhuǎn),多方打聽,終于在睦壩鄉(xiāng)找到幾位依然健在的老船工。
二、嘉陵江木船運輸?shù)臍v史使命
過去交通欠發(fā)達,整個嘉陵江流域的運輸物流的重任主要由江中木船去擔當。家家戶戶的油鹽柴米醬醋茶,鋤頭扁擔桶犁耙的進出物流樣樣都要靠纖夫們?nèi)諒鸵蝗盏男量酄坷崿F(xiàn)。纖夫們屈著身子,背著纖繩,步履蹣跚地向前邁進,風雨無阻地爬山涉水,如牛馬一般地風里來浪里去,體會著旁人難以忍受的艱難與辛酸,面臨著常人難以想象的危險與挑戰(zhàn)。
蜀道難,難于上青天。過去的四川物流川南靠長江,川北靠嘉陵,抗戰(zhàn)時期,日本占領(lǐng)了整個武漢,封鎖了長江,嘉陵江則成了唯一的出船通道,那是纖夫們最繁忙的時期。據(jù)老船工們回憶,1940年前后,嘉陵江中一艘艘八九十噸的大木船接踵而至,前不見頭、后不見尾,江岸纖夫黑壓壓一片,有赤身的,有露背的,還有穿軍裝的。那時正值抗日的烽火年代,抗日大軍所用的槍支彈藥、大炮坦克、服裝棉被、醫(yī)藥糧食等,都是從四川大后方走嘉陵江生命通道源源不斷地送上前線,為加大運輸量爭取時間,確保安全,除軍火專用船外,被征集的民船也要加配軍人,他們與普通的船工們同吃同住同拉纖,而纖夫們也用這種方式證明了他們保家衛(wèi)國、建功立業(yè)的堅定信念。
到了解放戰(zhàn)爭,嘉陵江的木船主要用來運送工業(yè)和民用物資,如鋼材石灰、汽油煤炭、糧食鹽巴等。每當裝運汽油時,纖夫們都拉緊了心中的那根弦,不僅要處處杜絕煙火,就連在船上行走也要避免與跳板①的摩擦,稍有疏忽產(chǎn)出火星,引燃汽油,那便是船毀人亡的大事故。據(jù)老船工們回憶,拉船的纖夫們?yōu)榻鉀Q生火造飯的問題傷透腦筋,最終不得不使用最危險的辦法:用一個五斤裝的陶瓷酒罐,裝滿汽油,從罐口伸入裹緊的布條,在離船約一百米的潮泥沙灘上,挖一坑將罐埋入,罐口露出地面,再搭三個石頭用來放鍋,爐灶做好,點火做飯。到了20世紀世紀70年代末,嘉陵江水上運輸漸漸由火輪代替,人力船逐漸消失在嘉陵江面上,船工們也都紛紛轉(zhuǎn)業(yè)。至此,這個經(jīng)受了千年風霜的職業(yè)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三、嘉陵江纖夫的行船經(jīng)歷
航線上至廣元,下至重慶,纖夫們行船一趟要兩個多月,每次離家如同訣別,那時候嘉陵江航道曲折,山勢險峻,水急浪高,彎多灘險,行船十分艱難,異常危險。八九十噸的大木船,設(shè)駕長一名,副駕長一名,二十頓以下的木船不則舍副駕長船工近二十人。如果說駕長是方向盤、纖夫是動力,那號子就是油門了。纖夫們是通過號子去控制船速,保障船只的順利進行。船工號子不僅能統(tǒng)一節(jié)奏、激發(fā)潛能,還能愉悅心身、驅(qū)散疲勞。嘉陵江船工號子經(jīng)纖夫們千百年的勞動創(chuàng)造和傳唱演變,已形成數(shù)十種曲牌和數(shù)百種曲目。根據(jù)不同的地形和不同的水勢,不同的目的和不同的要求,演唱著不同的船工號子。爬灘有抓抓號子,過河有拋河號子,下水有平水號子,沖灘有摟摟號子,但無論是哪種情況,都令人感覺緊張萬分,驚險異常。
(一)上水最怕船“打張”
嘉陵江上游是廣元,下游是重慶,上水時主要靠船工在岸上拉纖,下水時船夫用橈子向下推。不論是上水還是下水都很危險,因此俗話都說:“上水最怕船‘打張,下行就怕‘滾彎水”。嘉陵江的險灘有百道之多,每灘長度千米以上,灘自上游出口處,水流湍急波濤洶涌,江心流水與兩邊稀流界限分明,其江心高于稀流,形成巨大回水,船到此處,航行在稀流回水之中,要想沖出灘口,船頭必將投入激流,繼而整船跟進,如此方可出灘。生死決絕之際,纖夫拼老命,急水號子震天響:“伙計們吶,嘿著嘿著,爬險灘吶,嘿著嘿著,前面就是,嘿著嘿著,鬼門關(guān)吶,嘿著嘿著,過了關(guān)口,嘿著嘿著,好拿錢吶,嘿著嘿著,婆娘娃兒,嘿著嘿著,在家盼吶,嘿著嘿著……”聲聲鏗鏘,句句揪心,將船工們的野性喚醒,將潛能激發(fā)。
此時,要求駕長對時機的把握十分精準,否則“船在灘頭,舵在稀流”,灘水擊船頭向外張開,回水沖船尾向逆流。頃刻間,船身旋轉(zhuǎn)九十度而橫臥江中,隨之如脫韁野馬飛速直下,而此時纖藤的另一頭緊系著岸邊數(shù)十條生命。木船向下的巨大慣性會閃電般地將纖夫拖下懸崖,牽入江中,這就是纖夫談之色變的“打張”。每當此時此刻,駕長會大聲疾呼:“甩脫!”時間就是生命,纖夫會立即丟掉跨在肩上的搭板,如已不及,駕長此時會當機立斷劈斧斬纖,讓船在江中隨波逐流,聽天由命。
即使沒有險情發(fā)生,水流的巨大阻力依然使船工們絲毫松不了勁,纖夫們身體前傾,單手觸地,節(jié)奏緩慢,步履沉穩(wěn),一步一驅(qū),一搖一擺地向前推進。此刻與此相伴的是那優(yōu)美而嘹亮的逆水號子聲在河谷中蕩漾:“當船夫、做纖夫生活凄慘,風里來、雨里去牛馬一般;拉激流、上險灘爬坡上坎,衣無領(lǐng)、褲無檔難把人見;船打爛、葬魚腹尸魂不還,拋父母、棄兒女眼淚哭干?!弊肿盅?,聲聲淚,令人心碎。此情此景,往往會引得兩岸村民的駐足觀望,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無一不為這凄厲的號子聲所震撼,久久沉浸在其中,不愿離去。
(二)下水就怕“滾彎水”
下水遇險就更多了,正如岸邊童謠所唱:“青鋼樹的船,黃楊樹的舵,上去就裝貨,下來就打破”,從廣元至重慶,最兇險的驚灘莫過于石崖子和陡崖子,由于河床地理原因,尾水遇崖急轉(zhuǎn)直下,而野牛般的江水不會隨彎轉(zhuǎn)向,飛流載船,直搗崖彎,粉身碎骨就在瞬間,如此狀況即謂“滾彎水”。此時此刻,改變船向改變船速是關(guān)鍵,因為船速必須快于水速,否則船舵會失靈。在這生死存亡之際,要求駕長捕捉時機,在副駕長前梢的配合下,用桅桿②架在船頭,滿舵提前轉(zhuǎn)向,船工們奮力劃槳,使船產(chǎn)生最大的走力,船越快舵越靈,迅速擺脫滾彎水,以大于四十五度角向?qū)Π断×黢側(cè)?。此時若角度太小,則不能擺脫水流方向,角度太大,又會撞上對岸灘途。每當轉(zhuǎn)危為安后,船夫們早已精疲力竭,癱靠在地。
但若遇水流平緩,則是船工們最輕松自在的時刻,船工們時而放流,時而劃槳,貨船滿載順江而下。此時此刻,駕長站在望水板上喊著悠順水閑自得的號子:“清風吹來涼悠悠,聯(lián)手推船下涪州,有錢人在家中坐,哪知窮人憂和愁,推船本是苦中苦,風里雨里走碼頭,閑話幾句隨風散,前面就是觀音灘……”這種號子節(jié)奏舒緩輕松,旋律優(yōu)美流暢,非常悅耳,令人陶醉。
至于行船招罵,那倒是纖夫有意而為之,嘉陵江行船有個古老的講究,就是喜歡聽到岸邊婦女的罵聲,“罵得多船無禍,罵聲高運氣好”,纖夫們常以原始生態(tài)的動作和通俗粗魯?shù)纳皆捈づ哆厠D女,隨著婦女們的陣陣罵聲而開心大笑,既滿足了風俗中的安全條件,又驅(qū)散了勞累后的枯燥和疲倦。
(三)陡崖?lián)Q宗
嘉陵江纖夫拉纖的過程中最悲慘的爬灘場面,那就要屬陡崖子。陡崖子地處睦壩東側(cè),那里山勢陡峻,水流湍急,灘頭亂石林立,河道三彎九拐。船過此灘,稍不留神便船毀人亡。因此,船隊接近灘口,船長們紛紛靠岸登陸,在灘師③的率領(lǐng)下,視察水情,分析水性,確定過灘方案后,船隊實施大換宗。所謂換宗,就是將多船組隊,集中纖夫登船上行,五六十名纖夫在號子頭④的帶領(lǐng)下,赤膊上陣,摩拳擦掌。隨著一聲抓抓號子,纖夫齊刷刷地趴在地上,竭盡全力雙手抱住岸邊亂石,兩腳嵌入河沙槽里,嘶啞的號子聲回蕩山谷,心酸的淚水浸透河灘。往往這時人群中會有人喊道:“蒼天啊,幫一把吧,我們也是你的兒女啊!”此情此景、深深吸引著江邊農(nóng)夫漁樵,震撼著他們的心靈,情不自禁搭手幫纖,木船這才開始慢吞吞地往上挪動。
(四)拋河
所謂拋河,即在拉船行進中,由于此岸纖路不通,要將船行駛到彼岸另尋出路,故爾拋河。在很多的相關(guān)資料中都提到,拋河的原因是洪水淹沒纖路,而根據(jù)老船工們的回憶,拋河的原因不僅僅如此。纖夫們拉船過程中拋河主要有四個原因,一是無路:此岸本無纖路,迫使拋河;二是擇路,此岸纖路不比彼岸纖路,選擇拋河;三是抄近路,此岸為外圓,彼岸為內(nèi)圓,選近路;四是洪水淹路,到彼岸另辟蹊徑。拋河有三種方式,一是有順風時,張帆鼓動過河;二是有流水處,將纖藤一邊固定在岸,讓水沖擊過河;三是無風無流,纖夫扳漿過河。而從重慶至廣元怎么也得拋河三五十次。每逢拋河,號子頭會用急促而緊張的拋河子去調(diào)動船工們的全部力量,拼命搬槳,凡緊要關(guān)頭的號子內(nèi)容必然與船工的親人有所聯(lián)系,這是喚醒人類潛力與野性最有效的手段:“金雞叫,天刷白,懷抱幺兒難舍得,為了吃穿去拉纖,如今世道一片黑?!碧栕勇?、蹬腳聲、擊水聲響成一片,回蕩河谷,激動人心,催人奮進。
(五)打急繩
在實際的行船過程中,木船在江中是不能剎車的,也無需剎車。如確有與他船相撞的可能時,舵可調(diào)向。即或仍難避免,雙杠船工用蒿桿對頂,也能使船擦身而過,并無大礙。但若是圓載⑤的貨船需要靠岸停船,那便異常驚險了。俗話說“兩搶如閃電,一招挽狂瀾”,指的就是這一瞬間,“兩搶”即搶時間、搶地點,“一招”指的便是船工的技術(shù)活——“打急繩”。
木船的船頭叫龍頭,兩端各系一根麻繩,又名急繩,當滿載的貨船以巨大的走力⑥、野牛般地頂向江岸時,副駕長需要手持蒿桿,穩(wěn)站船頭,嚴陣以待。就在船頭快要觸及暗礁的瞬間,副駕長要將帶有鐵鉆⑦的蒿桿下端甩向早已盯好的地面觸點,與船頭構(gòu)成八字角度,繼而左手掌桿,右手搶繩,向蒿桿上猛甩,龍須在蒿桿上飛速纏繞,龍須繞盡,右手已將須頭靜靜地按在蒿桿上,龍須在蒿桿上迅速摩擦,發(fā)出“咕咕咕咕”幾聲悶響,船頭向空中一抬,穩(wěn)穩(wěn)地將大船停在岸邊,以上全過程不到一秒完成,這就是所謂“打急繩”,此手段是副駕長的最高技術(shù)境界。若是失敗,則滿載貨物的木船撞向岸邊,后果不堪設(shè)想。行船的種種艱難與危險對于纖夫們來說早就習以為常,對此,他們沒有埋怨的恨,只剩心酸的淚。
四、結(jié)語
嘉陵江水向西流,亂石驚灘夜未休,巖畔蒼藤懸日月,崖邊搖草記春秋。古老的嘉陵江日日夜夜沖洗著兩岸船工的血淚,講述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見證了多少驚心動魄的瞬間。老船工們時而凝重、時而開懷,而那些年在嘉陵江邊飽受煎熬的拉船生活,卻早已成為老人們茶余飯后最留戀的過往,那是一段將被塵封的歷史,笑中含淚,淚中有甜。暮色四合,夕陽映射在那一張張布滿溝壑的臉上,如歲月的漣漪倒影著那段血肉豐滿的歲月,顫音著那首蕩氣回腸的哀歌,漸行漸遠……
注釋:
①跳板: 木船上用來過路的木板。
②桅桿:用于急轉(zhuǎn)彎時,撈梢助轉(zhuǎn)。
③灘師:最有經(jīng)驗的駕長。
④號子頭:船工號子喊得最好的纖夫。
⑤圓載:即滿載。
⑥走力:即慣性。
⑦鐵鉆:安裝在蒿桿下端的大鐵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