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瑩
【摘要】音樂是一種藝術,是由一個個音階構成的藝術畫廊,通過聽覺的傳達形式向人們傳達一種美。因此,從小學生進行音樂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在教學活動中著重音樂相關課程的開展,堅持以聽為主,從音樂本身出發(fā)的教學觀。這樣為孩子在以后的成長過程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所以培養(yǎng)審美能力尤為重要。
【關鍵詞】小學音樂;情感;審美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一、提升審美觀,增強興趣
(一)吸引注意力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要主動的學習,而不是被迫接受,如果學生沒有學習的積極性,此時被動的吸取知識,到最后只會半途而廢,所以說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是教師必須要具備的能力。在進行授課時,應充分了解教學內(nèi)容,制定一個預期目標,充分注意教材的意境和節(jié)奏感等等。例如在學習<<義勇軍進行曲>>時,這是我們耳熟能詳?shù)母枨?,正因為太過了解,還有歌曲有一定的歷史感,沒有經(jīng)歷過那種年代的滄桑,致使同學們在歌唱中毫無內(nèi)心波動,草草了事。這是一首讓人崇拜的戰(zhàn)歌,我們要讓孩子們明白這首歌其中的意義,它代表了中國人民對入侵著進行不屈的斗爭,在代入孩子們的情感讓他們觀看以前抗日的歷史紀錄片,讓他們了解那個沉重的歷史,向一些抗戰(zhàn)老兵采訪當年的壯烈,講述一些抗戰(zhàn)的故事,在孩子們對當年的抗戰(zhàn)感到深深的震撼,這時候聆聽《義勇軍進行曲》同學們會沉浸其中,進而讓其進行聯(lián)想自己處在革命老區(qū)和烈士陵園等特定場所,那種驕傲感、使命感由內(nèi)而發(fā),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都會激情飽滿、熱情洋溢。
(二)發(fā)掘潛在審美能力,培養(yǎng)高尚情操
音樂是高尚的存在,音樂以他的獨特的魅力熏陶著聆聽者,洗滌聽者的心靈。而當今充斥著網(wǎng)絡的爛俗歌曲,像毒瘤一樣侵蝕著孩子們純潔的內(nèi)心,造成了惡劣的影響,令人擔憂。因此我們校內(nèi)應當擔負起保護者的職責,宣傳音樂的正面性,提高學生們的音樂鑒賞能力,培養(yǎng)我們對音樂好壞的辨別意識。音樂教師同時也要知道自己的價值,利用自己的職務的便利挑選好的作品供同學們欣賞,要勇于專研教學方法,探索不同的途徑,讓同學能夠充分的理解每一個優(yōu)秀的作品。多多組織學生參加一些有益的小游戲,比方說“丟手絹”在邊唱邊跳的過程中,一些禮貌用語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同學與同學間的交往中禮貌交談;在“老鷹抓小雞”過程中怕被“老鷹”捉到的緊張感中體會到生活中要有自我保護能力;在現(xiàn)實生活中同學都是單純的小白兔,在美好的生活下健康的成長,但是外界還有狼外婆的存在,它們用盡辦法讓我們打開家門來傷害我們,生活就是這樣。所以發(fā)掘同學們潛在的審美能力,培養(yǎng)正面的價值觀,對同學們以后的發(fā)展會有很大的作用。
二、培養(yǎng)自主創(chuàng)新意識
(一)參與其中
新課標中明確規(guī)定了要多給學生們的一些自由發(fā)揮的空間,比如說教師在上每堂課時,先給同學們十幾分鐘時間,讓他們做自己想做的,列入讓他們介紹自己覺得好聽的音樂,還可以進行演奏會的形式,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可以組成一個樂隊來給班級的同學們進行表演,這樣即鍛煉同學們的膽量,又可以讓同學展示自己的天賦。設立一些對抗形式的比賽,可以讓同學從小感受競爭力,增強了他們的好勝欲,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以后面對的競爭壓力能夠脫穎而出。記得當時一個比較靦腆的學生上臺談了自己拿手的吉他,下面的同學對他刮目相看,而且他變得越來越活潑開朗,有了許多要好的朋友,他的文化課水平也慢慢地提高了。
(二)尊重個體差異
個體之間會存在差異性,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學生之間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都不一樣,身為教師不能以偏概全,要結(jié)合每位同學的實際情況,根據(jù)他們自身的情況制定符合他們的教學方法,使每位孩子能得到最好的發(fā)展。比如在教打擊樂時,有的同學的音律掌握的不是很好,或者頭一次接觸打擊樂器,我們可以先不讓其直接上手,先通過熟練一些節(jié)奏規(guī)律,慢慢的在讓同學試一下;有的同學有音樂方面的天賦,或者家里有從事音樂方面的工作的,從小耳睹目染,他們得接受能力會強一點,那么我們應該讓這些人直接上手練習,那么他們能夠花最少的時間就能學到知識,這樣得到的效果應該會好很多,課堂效率也會相應的提高。
三、結(jié)束語
音樂鑒賞是學生們了解美育的最佳方法,在劇院欣賞一場震撼的交響樂可以提高我們的審美觀,在聽一首流行歌曲也是進行自身的音樂修養(yǎng)。身為圓丁,我們應著重培養(yǎng)孩子們的對美好的事物的享受,帶領學生們積極健康的走向社會,只有這樣才能對得起這個高尚的職業(yè)。
參考文獻
[1]盧杭林.淺談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J].音樂時空,2015(15):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