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流行音樂興起,爵士鼓逐漸被音樂愛好者重視。爵士鼓在流行音樂中屬于較重要的打擊樂器,擁有其他樂器所無法比擬的節(jié)奏感,情感表達方式獨特。在爵士鼓得到重視后,其演繹不同音樂風格的嘗試也逐漸成熟,在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音樂愛好者努力下,爵士鼓現已能演繹多種音樂風格,音樂表現能力有所提升。通過研究不同音樂風格下爵士鼓演奏技巧,使爵士鼓教學工作得到有效指導,能夠進一步傳播爵士鼓,促進爵士鼓深入發(fā)展。
【關鍵詞】音樂風格;爵士鼓;演奏技巧
【中圖分類號】J625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爵士鼓屬于一種打擊樂器,20世紀初發(fā)明于美國。在流行音樂中,爵士鼓是樂隊成員之一,與吉他、鍵盤、貝斯三大樂器進行合作,共同把控音樂變化,在樂隊中具有重要地位。爵士鼓在音樂中負責把控節(jié)奏,利用鼓與镲片的打擊組合,配合音樂節(jié)奏變化,完成音樂演奏。隨著流行音樂多樣化發(fā)展深入,各種風格的音樂作品出現,對爵士鼓演奏提出了挑戰(zhàn)。搭配不同音樂節(jié)奏,調整自身演奏狀態(tài),結合多種組合,運用演奏技巧,使爵士鼓演奏適應流行音樂變化,從而使爵士鼓演奏體系更加豐富。隨著音樂風格的創(chuàng)新,爵士鼓的演奏技巧多樣化逐漸得到發(fā)展,音樂表現力得到提升,爵士鼓的獨特魅力得到宣揚。隨著爵士鼓在音樂場合的運用擴大化,爵士鼓的演奏技巧越顯重要,圍繞其展開的教學逐漸增多。
一、爵士鼓演奏技巧分析
(一)基礎節(jié)奏
在演繹各種音樂風格時,爵士鼓均需完成基礎節(jié)奏演繹,以襯托音樂變化,將音樂中蘊含的情感充分抒發(fā)。爵士鼓中共有高中低三大節(jié)奏,分別以軍鼓、踩镲、低音鼓三種樂器表達,通過三者互相組合,演繹出多變的音樂。軍鼓能夠演奏出高音部,用于表達激烈情感;踩镲負責中音部,在音樂轉折處使用,能夠緩和情感;低音鼓則用于表達節(jié)奏,運用頻率高,且屬于節(jié)奏變化的基礎。基礎節(jié)奏伴隨著音樂變化,在整體音樂節(jié)奏中均有一定運用,貫穿起始、轉折、結尾各部分,引領音樂整體變化,以豐富多變的節(jié)奏調整音樂情感,具有音樂場景塑造效果,可變性強,并且在各種音樂演繹中均為基本功。
(二)加花演繹
通常在樂句或者樂段結束前1-2小節(jié)會出現鼓組聯合演奏,被稱為加花,通過此類表演,將終止端演繹得更有表演感,同時強化節(jié)奏表現力。加花時,會將爵士鼓上的所有樂器進行演奏,演奏時間短,但整體演奏表現較為精彩。一定程度上,加花演繹是鼓手的水平展示,也是演奏技巧的高級表達。鼓手需要對演奏的音樂進行深刻了解,并且了解音樂表達內涵,才能在音樂節(jié)奏基礎上進行自由發(fā)揮,從而使音樂演奏更具觀賞性。在加花演繹過程中,鼓手以雙手交叉演奏、手腳交替、四對三等高級演奏技巧,帶來聽覺享受的同時,給人以較高視覺享受。通過加花演繹,使爵士鼓深入表達句段結束階段,強化節(jié)奏感,使整體演出過程更加秩序。
二、爵士鼓演奏技巧在不同風格音樂作品中運用
(一)拉丁風格音樂中爵士鼓演奏技巧
在流行音樂中,拉丁風格節(jié)奏歡快,同時韻律感強烈,通常作為舞曲使用。在拉丁風格音樂發(fā)展中結合拉丁美洲文化與外來文化,目前在世界范圍內均有廣泛運用。利用爵士鼓演繹拉丁風格音樂時,緊抓其韻律感,要著重演繹出其節(jié)奏感,同時在句末交換時插入低音鼓密擊,強化整體節(jié)奏演奏,從而使爵士鼓演奏出強烈拉丁風味。通過小節(jié)緊密節(jié)奏,演繹出拉丁音樂中獨特的韻律,將其特色作品中的感情進行深刻表達。因此,拉丁音樂通常具有舞曲感。就拉丁風格整體上看,無論節(jié)奏快慢,其特征均為舞蹈感,通過音樂變化,提升韻律表達能力。表演的方式是結合手腕控制和鼓的反彈,這種技術看似簡單,但實際上很難實踐。從鼓錘開始反復地在鼓皮上彈跳,然后達到均勻性,并且在不同的表演中結合多種連奏技巧,不像想象的那么簡單。練習方法的正確速度是緩慢的,需要每一次沖程使鼓錘完全擊鼓表面并控制鼓追逐跳躍高度直到它停止,然后改變另一只手做同樣的練習。在爵士鼓演奏中,對此深入表達,能夠使音樂節(jié)奏被精準把握。在演繹拉丁風格音樂作品時,適當加入肢體語言,提升韻律感,使演奏風格更加熱烈。
(二)布魯斯風格音樂中爵士鼓演奏技巧
布魯斯風格音樂也稱為藍調,其普遍為五音階,起源于勞動歌曲,在音樂整體上情感表達宣泄熱烈,強調個人情感抒發(fā),布魯斯風格音樂影響范圍較廣,從古典音樂到現代流行樂均有所涉及。爵士鼓在演繹布魯斯風格音樂作品時,需要將整體節(jié)奏進行調整,延長初始音符,從而整體音樂變化更具跳躍感,強化律動表現。通過利用軍鼓與低音鼓,使韻律產生強弱的明顯對比,獲得音樂層次感,以配合其他樂器演奏。而且在音符結束端,通過拉長尾音,使音符表現更加突出,從而獲得較強節(jié)奏感。通過基礎音演繹,配合加花,使音符表現功能提升,抒發(fā)個人情感。爵士鼓在布魯斯音樂作品演繹中,多利用三連音節(jié)奏,加強節(jié)奏表達,能夠與其他樂器形成良好配合,更具和諧感。包括直腕手法:右手和左手的手杖,用拇指、食指、中指捏在三分之一的鼓棍位置,無名指和小拇指自然緊貼在一起,輕輕地貼在后面,不影響手杖的運動,雙手相對,注意對稱,雙手伸直,鼓桿的打擊點要相對集中。水壺、梯形木風琴等樂器都是用手腕法演奏的。標準手法:右手像直腕型,左手虎口保持距鼓桿末端約三分之一的距離,握在無名指和小拇指的關節(jié)后半抓,食指和中指自然彎曲,W洞手形半咬緊。掌心向內,用虎鉗拇指,用無名指和小指握住棍子。兩鼓大約九十度,左手受到傾覆力的撞擊。這種手腕法主要用于打鼓以及手腕扣緊的手法:握持手杖和直腕大致相同,但雙手應向內翻轉,使手掌向下,兩個鼓桿集中在撞擊點上,兩根棍子的角度約為90度。絕大多數鋼豎琴、架子鼓和室內彈奏小鼓都是采用這種手腕的方法。
三、結語
在流行音樂體系中,爵士鼓是節(jié)奏掌控者,能夠把握整體音樂走向,對氣氛渲染以及情緒表達均有強烈演繹。在音樂風格變化中,對爵士鼓演繹影響較大的因素有鼓組、鼓棒以及镲片等,其音色與音樂演繹有較大關聯,通過擊鼓、敲镲,并將兩者組合,從而演奏出不同的音樂。在不同的音樂風格中,對爵士鼓的演奏要求不一,需要鼓手根據自身特長,結合對音樂的理解,演繹出對應的音樂曲目。因此,在演奏上,通過轉換鼓點節(jié)奏,改變重音節(jié)拍,以及將镲片節(jié)奏點鮮明化,以突出不同音樂風格變化特點。在實際演奏中,根據音樂的不同以及音樂內容表達需要,鼓手根據自身喜好,進行適當調整,修改節(jié)奏框架,使音樂演奏更加多變,從而使爵士鼓演奏氛圍活潑,演奏時得到優(yōu)秀表現。
參考文獻
[1]戴樂.淺析音樂表演心理在爵士鼓演奏中的啟示作用[J].當代音樂,2018(06):127-129.
[2]張爨轠.爵士鼓視頻研究的意義與方法[J].樂器,2017 (04):69-71.
[3]洪杰.淺談作品《芬克第一頁》爵士鼓演奏技巧分析[J].藝術科技,2016,29(08):170,221.
[4]蘭君.爵士鼓演奏藝術性的技巧初探[J].才智, 2015(24):285.
作者簡介:武文山(1985—),男,漢族,山西省運城市人,研究生,助教,運城職業(yè)技術學院,研究方向: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