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長笛課程已經(jīng)作為高校一門重要的專業(yè)課受到了人們的重視。長笛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效果對之后的教學起著重要的作用。通過相關的教學評價,能夠有效發(fā)揮長笛教學的優(yōu)勢,對學生起到激勵和促進作用。本文提出了長笛課程教學水平評價指標體系,對當前大學長笛專業(yè)學生的現(xiàn)狀做了簡單的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提高長笛課程教學效果的對策,希望以此能夠對長笛教學效果有一個清晰的把握,進而有效的提高長笛課程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主成分模型;長笛課程;教學效果;評價
【中圖分類號】J621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長笛課程是高校教學中一門重要的課程,越來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視。很多高校對長笛課程教學的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長笛教學效果需要滿足教學目標。目前,人們對長笛課程教學效果評價的研究較少,所表現(xiàn)出的成果也較少,在定量化研究中成果更少。因此,新時期,如何運用新興的技術,采用定量化的手段來評價長笛課程教學效果則成為了研究的重點。本文將采用主成分模型分析法對長笛課程教學效果做出客觀、有效的評價,從而提升長笛課程教學的效果。
一、長笛課程教學水平評價指標體系
為了能夠公平、客觀對長笛教學效果做出評價,首先需要建立起公平、公正的指標體系。在對長笛課程教育進行評價,調研了相關實踐工作者,經(jīng)過專家評估的基礎上提出的具體指標為:教育者開發(fā)出了能夠適應不同受教育者偏好以及能力的長笛課程;教育者能夠很好的把握當前長笛教學課程的先進理念以及發(fā)展趨勢;教育者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根據(jù)學生的情況,適當?shù)恼{整教學安排,以更好的滿足學生的發(fā)展;教育者注重對學生長笛演奏能力的培養(yǎng);教育者能夠及時的發(fā)現(xiàn)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并予以改正。通過這些評價指標,應用到主成分模型中,可以發(fā)現(xiàn)第五個教育者的教學效果最好。
二、大學長笛專業(yè)學生現(xiàn)狀
從當前大學長笛專業(yè)學生的現(xiàn)狀來看,在招生時,受招生條件所限制,不僅僅需要注重學生的音樂水平和技能,也需要考慮考生的文化成績。因此,學生的音樂基礎差別很大。一般情況下,主要有以下兩種情況。一種學生是,自己學習場地的時間較長,基礎也較為扎實,對音樂曲目接觸的也較多,彈奏能力較強,經(jīng)過藝考而上來的學生其本身具有一定的競爭力,在進入大學之后能夠很快地適應學習目標,技能得到穩(wěn)步提高;第二種學生為了能夠考上大學,短時間之內采用突擊學習法,雖然最終考上了大學,但是,基礎比較薄弱,對于一些簡單的曲子通常也需要花很長時間才能完成,對于音樂節(jié)奏的掌控能力較差,所以完成音樂演通常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
三、提高長笛課程教學效果的對策
(一)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
在長笛課程教學中,要盡可能地運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制定出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選擇不同難度的教學方法。作為教師,在上課時,要盡可能的對課程的重點和難點進行講解,指導學生有效的把握曲子的音準,嚴格把握音樂曲目的節(jié)奏,教學生一些技巧,教師要能夠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對于那些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教師可以為他們選擇一些簡單的曲目,將教學的側重點放在基本功的訓練中。在實訓過程中,可以一對一有針對性的教學,強化學生的基本功訓練,最終達到穩(wěn)步提高的效果。
(二)把握作品時代背景和思想內涵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僅要給學生示范演奏樂曲,而且還要引導學生把握作品的時代背景和思想內涵,幫助學生了解不同時期樂曲和流派風格特點。在課前,可以讓學生們去查閱相關的資料,在課上教師再進行講解,幫助學生加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藝術作品能夠反映出時代的氣息,同時也能夠表現(xiàn)出文化的審美,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思想內涵這一方面,以便更好地把握音樂作品,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運用合適的練習方法
學生在練習過程中要選擇合適的方法,這樣,不僅可以很好地深化課程理論知識,而且還能從實際的練習過程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練習時,要使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避免出現(xiàn)錯音的現(xiàn)象,減少大腦慣性所引發(fā)的錯誤,這樣,盡可能通過極少的時間來掌握音樂技巧,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加強實踐與交流
教師要盡可能地給學生們提供一個互相學習的平臺,讓學生能夠有足夠的機會來進行表現(xiàn),相互傾聽,共同點評。通過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可以達到相互促進,進而很好的提升專業(yè)化水平。教師要鼓勵學生們經(jīng)常參加一些文藝演出和比賽,拓展學生們的知識面,從而加快學生自我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趙仁鈴.基于個人信息的研究生考生評價模型研究[D].南京:南京大學,2016.
[2]劉堅,曹冰玉,顏李朝.基于多元統(tǒng)計分析的高校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研究[J].保險職業(yè)學院學報,2012,26(03):84-87.
[3]徐春宏.基于因子分析的教學評價策略分析[J]. 湖南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1(04):232-233.
[4]楊德芹.教學質量評價模型及案例分析應用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8.
作者簡介:趙騫(1990—),女,貴州貴陽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長笛演奏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