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世清
【摘要】每個孩子都是未來的花朵,需要班主任用愛心去澆灌才能綻放出精彩。這就需要講究教育藝術了,班主任必須善于撥動孩子的自信之弦,激發(fā)他們的內驅力;還要努力奏出愛的旋律,盡可能拉近師生的距離;還要善于把握時機,讓教育轉化變得水到渠成。
【關鍵詞】小學教育;班主任;轉化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人們常說,孩子是花朵。這些花朵中有的是應季而開,綻放得絢麗多彩;有的則需要園丁的辛勤而細心地栽培和呵護。如果讓蓓蕾也開放出奪目的花朵,我們班主任就要用更多愛的源泉,去催開秋冬的蓓蕾。有經(jīng)驗的園丁都知道催開秋冬的蓓蕾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
一、撥動自信之弦,讓琴弦奏出強大內部動力
班級中的待放蓓蕾,并不是天生就是“后進”,后進的原因是多種的。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說話、表現(xiàn)的機會相對較少,他們的表現(xiàn)欲得不到滿足,他們索性“閉關自守”,與“外界”不接觸。久而久之,對一些新的知識信息接受不全面,反應也不及時,逐漸跟不上形式,行成了“后進”。在這部分后進生中,大多人缺乏自信,總認為:我不如人,不如人就算了吧。
在教育工作中,我以撥動他們的自信之弦為突破口,讓自信的琴弦奏擊強大的內部動力,因為這是轉化的內容之一。在轉化教育中我不歧視,不厭棄,不公開批評,千方百計地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培養(yǎng)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我班楊××,調皮好動,上課不是跟張三講話,就是與李四講話。上專任老師的課,經(jīng)常唱花臉,出洋相惹得同學哄堂大笑。老師批評他,他只知道嬉皮笑臉。語、數(shù)兩科雖然不敢玩一些把墨汁抹在臉上的小動作,但在學習成績上總是跟不上。我鼓勵楊××培養(yǎng)自信心,在一次中隊主題班會上,我就特意舉起他做的一道菜向大家作了介紹,我表揚他的作品色、形、味都很不錯,有特點,而且還讓他親自談一談這道菜的制作方法。隊員們都贊賞他,個個伸出了大拇指。在這之后,好多機會,我都注意在同學面前有意無意地抬高他的地位。如在班級聯(lián)歡會上,互贈自制的書簽,我特意讓楊××談一談這張書簽的制作經(jīng)過及這張書簽的含義。他振振有辭地說明了自己精心繪制的菊花書簽的過程及提寫陳毅的菊花詩的用意,受到同學們的一致好評。楊××同學在活動中看到了自己的成績,撥響了他心中的自信之弦,他自己對提高學習成績也有了自信。目前,他已經(jīng)能做到課外聽話,課上不隨便與人講話,正往更好的方面發(fā)展。
二、奏出愛的旋律,讓愛之共鳴拉近師生距離
要讓待放蓓蕾開放出奪目的花朵,就要用更多愛的源泉去滋潤。
一些后進生總認為自己是老師心目中的“破罐子”,于是就“破摔”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就與老師產生了對立情緒和疑懼心理。我們做教育轉化工作就應努力消除后進生的疑懼心理與對立情緒。當然,一旦消除,可以大大增強轉化教育的效果。
去年我教的鄭××,因為父母離異,長期跟爺爺奶奶生活,而他的母親一走了之,父親動輒棍棒,他得不到愛,就從電視中尋找精神寄托。他模仿電視上的人物練武功,從樓梯上跳下去,逃學、小偷小摸、忽視集體紀律,一直對教師抱疑懼心理與對立情緒。只要是老師要他留下來,他總設法逃之夭夭,溜之不去就閉口不答。從開展的一些活動中,可以看出他最不喜歡美術課。我就從親近他的人入手,找他談心,用心去關愛他,得知他不喜歡美術是因為美術老師總是讓他們帶水彩顏料、調色板、水彩筆等。因為缺少家庭的溫暖,家里根本就沒有這些,美術課上他壓力大。我就召開班委會商量,大家決定用班費給他買一套。這回,他上美術課的情緒積極多了。我又引導隊委幫助他,使他漸漸消除了疑懼心理和對立情緒。我也經(jīng)常給他補課。他自己也不再逃學了。學習成績有了進步,也主動為集體服務了。事后,我經(jīng)常找他談心,談談他家里還有什么困難,一些問題能幫上忙的,盡量去幫助解決。用心去關愛他,自然也就拉近了我倆的距離。這不,要是遇到不順心的事,他就會主動找我談心。有時家里遇到的一些事,他甚至摸到我家里找我傾訴。在他的心目中,我儼然是他的知心朋友。
像這樣“動之以情”消除了對立情緒,讓他確信了老師的善意,然后再曉之以理,可以增強教育的效果。
三、把握教育轉機,讓教育轉化變得水到渠成
所謂教育中的轉機,是指孩子們升入新的年級,上了某一堂課,參加了某一次活動,或看了某一本書時,產生的主動進步的愿望。我努力把握住教育中的轉機,促進待放蓓蕾的醒悟和轉變,使教育轉化水到渠成。
我班劉××,其父母雖未離婚,但小兩口只知道自己貪圖享受,把教育孩子的重擔全部推給愛護有加的爺爺奶奶,結果其行為習慣可想而知。不但學習成績不理想,字寫得差,而且有小偷小摸等不良習慣。父母知道后,自然拳腳相加。老師經(jīng)常說服教育,收效甚微。一次,他因上學路上摔了一跤,手臂骨折,我特意買了點東西領著班委去看他,使他感到集體的溫暖和老師的親切。每次春游或外出實踐活動,他愿意跟老師在一起了。我就抓住這個轉機,對他進行了教育。在晨會上,劉××主動上臺向大家說起了自己的故事,并立志改掉不良惡習。會后,他找到我,主動承認經(jīng)常在爺爺奶奶那里拿錢買吃的等壞習慣。我便利用這一轉機對其進行說服教育,給他指出改正的方法。從此以后,劉××學習興趣也濃了,成績也上來了,許多惡習也克服掉了。
這一實例說明,抓住教育的轉機,以四兩撥千斤,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待放蓓蕾的形成非一日之寒,轉化教育工作更不會得之朝夕。出現(xiàn)反復是正常的。只要我們沉住氣,以更高的熱情,更執(zhí)著的愛心去面對,耐心疏導,不怕反復,堅持到底,就沒有熔化不了的鋼板;只要我們園丁再付出一些努力,就沒有催不開的秋冬蓓蕾。
總之,催開秋冬的蓓蕾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使命,要想出色地完成需要巧妙的方法。當然巧妙的方法是無盡的,只要我們去探索,我相信一定會“人勤地不懶”的!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