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錦群
【摘要】作為主要的基礎性學科,語文水平的高低對于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良好的語文素質也是學生綜合素質的直接體現。識字是語文學習的第一步,也是學習語文的基礎。本文在深入分析低年段識字教學特點的基礎上,較為詳細地闡述了識字教學生活化的實施對策,希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升教學質量的作用。
【關鍵詞】低年段;識字教學;生活化;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識字是學習語文知識的基礎,良好的識字教育對夯實學生的語文基礎,更好地進行后續(xù)學習,具有較為明顯的作用。但是從當前的教育發(fā)展形勢來看,低年段的識字教育過程中還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這些問題成為制約學生語文綜合素質提高的主要障礙。另外,低年段的學生教育具有一定特殊性,學生年紀較小,應該采取具有針對性的、適合低年段學生的教學方式,只有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幫助低年段學生更好地掌握文字知識??傮w來看,在低年段識字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生活化教學措施。
一、低年級識字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
隨著國家對基礎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小學低段教育逐漸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對語文學科來說,低年段正是打基礎的階段,如果識字教學的質量不高,那么將對學生以后的深入學習產生較大的不利影響。生活化教學的運用,可以有效消除學生對語文知識的陌生,幫助低年段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學習文字知識。因此,深入分析生活化教學在識字教學中的運用方式,對促進低年段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十分積極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二、應用生活化教學開展低年級識字教學的措施
借助生活化教學模式的開展,能夠將低年級識字教學和學生的生活有機結合在一起,增強教學生動性和形象性,輔助學生對漢字知識的學習,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結合生活化教學進行深入探索。
(一)運用生活化教學激發(fā)低年段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低年段學生來說,語文學科尤其是識字教學具有一定的復雜性,所以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由于低年段學生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愛玩是他們的天性,所以學生很難長時間將注意力集中在同一件事情上,因此,語文識字這種相對較難的課程很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影響后續(xù)教學的順利進行和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針對這一問題,老師應該及時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培養(yǎng)低年段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文字學習熱情。語文知識包羅萬象,有時也相對枯燥,但是絕大多數的語文知識又與生活密切相關,文字教學更是如此。所以,在低年段識字教學實踐中,老師可以利用文字知識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這一特點,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幫助低年段學生更好地認識和理解文字。具體來說,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在講解一個全新的文字知識點過程中,可以首先利用一個或者幾個生活中常見的例子來引出將要講解的內容,并且在講課過程中注重與現實生活的關系,不斷聯(lián)系生活實際,使日常生活與教學內容融為一體,這樣低年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不會覺得枯燥和乏味。
運用這種生活化的教學形式,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習語文的重要意義,讓學生知道語文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性,從而展現出語文學科的價值,也可以使低年段學生在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過程中逐漸體會到一定的成就感,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構建高效的識字教學課堂,從而提升語文識字教學質量。
(二)通過生活化教學培養(yǎng)低年段學生的識字能力
在開展低年段識字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而當前的教育體系下,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方面卻存在一定問題。在傳統(tǒng)的低年段教育過程中,老師一般只關注學生應試成績的提升,認為只要學生的考試成績理想了,相應的知識也就掌握了,這樣的教學模式存在較多弊端。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掌握相應的知識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學習能力才是學生培養(yǎng)的目標和關鍵,也是開展識字教學的基礎。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教學大綱也不止一次強調,要將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和學習能力培養(yǎng)貫穿在教育的始終,讓學生真正掌握自主學習的能力,形成自主學習意識。在新課程背景下,老師應該對低年段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引起足夠的重視,因為只要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了,語文成績自然就會提高,而且對于學生以后的深入學習也將具有十分積極的影響。具體來說,在教學實踐中,老師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育策略,啟發(fā)小學生開動腦筋,引導小學生多動腦,多思考,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思考和發(fā)揮空間,讓學生真正成為語文識字課堂的主人,解決低年段學生在思考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使學生逐漸學會問題的思考和解決辦法,擺脫對老師的依賴,養(yǎng)成獨立自主的思考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營造良好的語文識字教學環(huán)境。
比如老師在教學生認識“雨”這個字時,就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學形式。具體來說,老師可以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將和“雨”有關的生活中內容制作成多媒體課件,然后讓低年段學生在課上觀看,在此過程中,老師還可以適時向學生講解雨水形成過程以及成因,也可以給學生講一些和雨水有關的故事,只要采用的形式接近生活,讓學生不會感到陌生就可以,這樣學生不僅能夠深刻記住“雨”字,而且對雨水的形成過程、演變方式以及相應的文學故事也會有一定了解,這些故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低年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從而提高識字教學的質量。
(三)借助生活化教學對識字教學進行拓展延伸
識字教學過程中,老師不能僅關注學生對文字知識的掌握程度,應該在講課過程中注重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語文教師可以在學生已經掌握基礎知識的情況下,深入挖掘教材內容,立足課本知識進行適當的擴展和延伸,幫助學生了解文字知識的演變過程和認知規(guī)律,構建起一個較為完整的語文知識體系,適時地開展生活化教學。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更好地認識文字,而且長此以往,將會讓學生逐漸形成對文字的認知能力,構建高效的識字教學課堂。
例如教師在對“火”“山”等象形字進行講解過程中,就可以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回想生活中真實的場景,并借助多媒體視頻讓學生直觀地觀察“火”和“山”,并以三維動態(tài)模擬的方式將“火”“山”的實物轉變?yōu)榧坠俏牡那闆r展示給學生,讓學生了解象形文字的形成和變化。在此基礎上,教師為學生提供一些與生活中真實場景相關的文字,讓學生猜想漢字的形成和演化過程,如“木”“日”“田”等字的形成和演化過程,讓低年級學生對漢字知識形成形象的認識,輔助學生對漢字的認識和理解。如此,就能夠借助生活化教學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和延伸,在豐富識字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為學生更好地學習漢字方面知識創(chuàng)造條件,也有效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為學生的未來全面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結語
生活化教學形式在低年段識字教學中的運用,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改革實踐中,語文教師應該正確認識生活化識字教學的重要性,并結合生活化教學理念不斷創(chuàng)新和改進教學的方式,從而促進低年段識字教學質量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馮文靜.尋找識字的金鑰匙——淺談低年級生活識字的滲透策略[J].小學教學參考,2014(13).
[2]梁夢園.讓低年級學生盡享“生活化”識字的樂趣[J].少兒科學周刊(教育版),2014(2).
[3]楊晶.趣味識字——讓識字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40).
(編輯:張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