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泉河
【摘要】初中語文教學,朗讀是一種重要的方法和手段。漢語有它獨特的音樂性特征,漢字的進化和演變也是由形、音、義三個方
面而來。漢字形、音、義三者的統(tǒng)一,決定了漢語語文教學中朗讀的重要性。在我們印象中,校園應該是書聲瑯瑯的。這種讀書聲就是來自語文課文內(nèi)容的朗讀。本文對朗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進行粗淺的探究,以期為從事語文教學活動的人士提供建議。
【關鍵詞】朗讀;初中;語文教學;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語文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一門基礎教學科目,初中語文是小學語文的延伸,學好初中語文,可以加強對其他任何學科知識的學習和理解。學好初中語文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有效朗讀就是最好的手段和方法。朗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它既是傳統(tǒng)的又是新興的,使用有效的朗讀手段進行語文教學,可以全面調(diào)動學生對語文學習的審美感受和情感體驗,增強學生審美意識和情感意識,達到加深對語文知識領會和理解的目的。隨著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樂于交流、合作與探究的學習方式,朗讀成了實現(xiàn)這些目標的有效手段。
一、加強朗讀學習的意義
(一)朗讀可以有效提高初中學生的普通話水平
朗讀是一種有聲的語文學習方式。根據(jù)語文課文內(nèi)容,進行有情感的朗讀,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普通話水平。普通話是中華民族的母語,提高初中學生的普通話水平,初中語文教學肩負著重大的責任。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能增強學生與學生間的交流與學習,增強學生間的互助友愛精神。把朗讀作為提高初中學生普通話水平的一種手段,是語文課堂教學的一種創(chuàng)新。
(二)朗讀可以增強初中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光靠掌握一些語言語法規(guī)則是遠遠不夠的。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用朗讀的方式,反復朗誦中外名家的優(yōu)秀作品,通過有效朗讀,模仿經(jīng)典語言名句,對名家名著中的詞匯、詞句搭配、句子格式和語言風格進行融匯,深刻領會其中的寓意,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學生語言感悟和感知能力的增強,意味著學生語言思維能力的有效形成。同時也充分證明了朗讀方式的實效性。
(三)朗讀可以提高學生語文的綜合學習能力
有效的朗讀方式,對提高學生語文綜合學習能力有很好的幫助。要做到有效的朗讀學習,必須要經(jīng)過這樣幾個步驟:第一,初步分析和研究文章內(nèi)容,朗讀作品。第二,進一步分析研究文章內(nèi)容,創(chuàng)設朗讀方式(語言、語氣,情感表現(xiàn)等)。第三,綜合分析研究文章內(nèi)容,進行總結(jié)(評判朗讀方式的正確與否)。第四,朗讀融化,心靈感悟。通過這些朗讀步驟,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認知變得透徹,學習理解自然變得深刻。對語文知識的綜合學習能力也相應地得到提高。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朗讀的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讓初中學生充分享受朗讀,在朗讀中感知課文的思想內(nèi)涵,在朗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在朗讀中體驗情感熏陶。語文課堂教學中,有效使用朗讀這一語文教學根本手段,能增進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能力和寫作的語文能力,輕松地掌握語言和語法技巧,為進一步學習好語文和其他學科打下堅實的基礎。正確有效的朗讀方法很多,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究。
(一)比較朗讀法
在語文朗讀教學中,引入比較的方法,是通過兩種和兩種以上的朗讀方式比較,確立適合特定內(nèi)容的最佳朗讀教學方式。比較朗讀法一般條件下是對朗讀中語氣、情感、字、詞、句等方面的比較。什么時候、什么段落、什么語句用什么情感,什么字、詞、句用什么語氣,必須有一個恰當?shù)谋容^。通過幾種方式的比較,確定最佳朗讀方式,增強朗讀效果。以《散步》為例,朗讀者在朗讀傍晚景色的描寫語句時,仿佛置身大自然落日余暉的夕陽美景情境中,語氣應以平緩深情為主。比較朗讀方法,男生與女生的朗讀效果也不一樣,男生朗讀所表現(xiàn)的是深沉、有力,而女生所表現(xiàn)的是細膩、精致。
(二)運用示范朗讀引導學生進行有情感的朗讀
示范朗讀的方法就是老師親自朗讀,讓學生聽。也可以請朗讀能力較強的學生作示范朗讀,并讓學生模仿朗讀。示范朗讀是語文朗讀教學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語音是口耳之學,老師用標準的朗讀方式示范學生,準確傳達課文作品內(nèi)容情感,使學生能以聽助讀,在模仿中糾正自己不正確的發(fā)音、語氣等方面的不足,從而掌握正確的朗讀方法。
(三)精心設計朗讀環(huán)節(jié)
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是學習語文的重要步驟。精心設計朗讀環(huán)節(jié),使學生親自體驗、揣摩和感受。以《夏》初中語文蘇教版為例,學生在朗讀第一遍時,大聲朗讀課文并要求咬準字、詞、音,如芊芊、主宰、磅礴等。讀第二遍時,“充滿夏天的是一種緊張、熱烈、急促的旋律”。把這種情境從課本內(nèi)容中找出來。根據(jù)朗讀課文設置符合課文內(nèi)容要求的情景環(huán)節(jié),襯托朗讀效果,是語文朗讀教學不可缺失的手段。這種情景環(huán)節(jié)有可能是一個動作,也有可能是一個詞句,能起到良好的朗讀效果。
三、結(jié)語
朗讀是一首詩,朗讀是一首歌。朗讀為初中語文的學習插上騰飛的翅膀,朗讀為語文教學帶來新的模式。當前我國語文基礎教學中,朗讀成了一種普遍的教學和學習現(xiàn)象,但仍然不夠深入和有效。分析其中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朗讀只是停留在表面現(xiàn)象。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有效地實施朗讀,使朗讀真正成為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一種重要手段,是初中語文教學中一個值得關注和重視的問題。
(編輯:張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