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正文 胡琳 姚元平 高世超 陳小敏
摘要 利用長順縣歷史氣象資料,對比分析氣候因子和紫王葡萄生長期所需氣候條件。結果表明,紫王葡萄在長順縣可以大面積推廣種植,縣的南部和中部為適宜區(qū),縣的北部為次適宜區(qū);4—9月≥10 ℃有效積溫為2 944~3 225 ℃·d、旬平均氣溫為13.5~23.5 ℃、降雨量為808~1 601 mm,能滿足紫王葡萄生長期對溫度和水分的需求;在漿果成熟期,7—9月平均日照時數(shù)達386.0 h,太陽能資源豐富,能有效滿足紫王葡萄漿果成熟期對光照的需求;但在萌芽期、新梢生長期需注意防范冰雹災害;在開花座果期需注意防范≥7 d的連陰雨過程;在漿果成熟期,氣溫日較差平均為7.3 ℃,不利紫王葡萄中糖等有機物的積累。
關鍵詞 紫王葡萄;生長期;氣候適宜性;長順縣
中圖分類號 S16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0517-6611(2018)01-0155-02
Abstract Using the historical meteorological data of Changshun County, the climatic factors and the climatic conditions required for the growth of Ziwang grape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Ziwang grape could be widely planted in Changshun County, and the southern and central parts of the county were suitable areas, and the north of the county was sub-suitable area.From April to September,the effective temperature of ≥10 ℃ was 2 944-3 225 ℃·d,the ten-day average temperature was 13.5-23.5 ℃ and the precipitation was 808-1 601 mm,which all could satisfy the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demands of Ziwang grape in growing period;in the ripening stage of berries, the average sunshine time from July to September was 386.0 h, and the solar energy was abundant, which could effectively satisfy the demand for the light in the ripe stage of grape berry.however, in the germination period and the new shoot growth stage, guarding against hail disaster was necessary; it was necessary to guard against the continuous rain more than 7 days in the flowering fruit stage; in berries mature period, the average daily range of temperature was 7.3 ℃, which was not good for the accumulation of sugar and other organic compounds in the grape.
Key words Ziwang grape;Growing period;Climate adaptability;Changshun County
葡萄作為一種經(jīng)濟效益高、氣候適應性廣泛的經(jīng)濟作物,在貴州省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日益受到重視,2012年全省種植面積達1.16萬hm2。由于紫王葡萄品質優(yōu)、抗旱耐澇、耐貯運、經(jīng)濟效益較好,近年來在長順縣發(fā)展迅速,成為繼綠殼雞蛋、高鈣蘋果之后發(fā)展的主要產(chǎn)業(yè)[1],2012年全縣種植面積達1 056 hm2。筆者根據(jù)紫王葡萄對氣候因子的要求,分析了長順縣光、溫、水等氣候條件,得出紫王葡萄氣候適宜區(qū)域,以作為長順縣調整農(nóng)業(yè)種植結構的依據(jù),為發(fā)展紫王葡萄產(chǎn)業(yè)提供更好的農(nóng)業(yè)氣象服務。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區(qū)概況
長順縣位于云貴高原東部、貴州省中南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部,地理位置是106°38′13″~106°38′48″E、25°38′48″~26°17′30″N,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qū)[1],雨熱同季,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15.5 ℃,最冷月為1月,平均氣溫5.7 ℃;最熱月為7月,平均氣溫23.1 ℃;最高氣溫33.9 ℃(1988年5月20日),最低氣溫-6.7 ℃(1983年12月29日),雨量充沛,年降雨量為1 347 mm,年平均相對濕度80%,年平均無霜期295 d,全年日照時數(shù)1 073.9 h,年蒸發(fā)量為1 129.6 mm。全縣地勢北高南低,平均海拔1 300 m左右的北部地區(qū)有廣順、白云山、馬路、凱佐、新寨、種獲、擺塘;平均海拔1 100 m左右的中部地區(qū)有縣城、擺所、中壩、睦化、云盤;平均海拔1 030 m左右的的南部地區(qū)有鼓揚、代化、敦操、威遠、交麻。
1.2 資料來源和分析方法
利用長順縣氣象局提供的1981—2010年氣象觀測資料,采用統(tǒng)計分析方法,分析紫王葡萄生長期氣候適宜性指標和生長期不利、有利的氣候條件。
2 紫王葡萄生長期氣候適宜性指標分析
長順縣紫王葡萄為喜光作物,對光照要求較高,對溫度和水分要求適中。在一年中,將紫王葡萄的生育期通過以下幾個階段表現(xiàn)出來:萌芽期(4月上旬—中旬,持續(xù)時間為15 d 左右)、新梢生長期(4月中旬—5月中旬,持續(xù)時間為30 d左右)、開花座果期(5月中旬—6月上旬,持續(xù)時間為5~15 d)、漿果成熟期(6月上旬—9月下旬,持續(xù)時間為60~90 d)、落葉期(9月下旬—11月上旬,持續(xù)時間為50 d左右)、休眠期(11月上旬—翌年3月下旬,持續(xù)時間為140 d左右)。所以,長順縣紫王葡萄生長期主要集中在4月上旬—9月下旬。
2.1 氣溫、積溫適宜性
10 ℃為葡萄的生物學零度[2],當日平均氣溫穩(wěn)定在10 ℃以上時,紫王葡萄開始萌芽,當平均氣溫12 ℃以上紫王葡萄開始抽出新梢,日平均氣溫達20 ℃時開始開花。紫王葡萄開花期早晚及時間長短與氣溫有關,氣溫高開花就早、花期也短;氣溫低或陰雨天氣多時,開花遲、花期也長。
縣城本站日平均氣溫≥10 ℃年平均初日是4月2日、年平均終日是11月10日,初終日達222 d;日平均氣溫≥10 ℃初日最早出現(xiàn)在1981年3月17日,最晚出現(xiàn)在1987、2006、2010年的4月15日;日平均氣溫≥10 ℃終日最早出現(xiàn)在1981年10月22日,最晚出現(xiàn)在2007年11月27日。長順縣北部紫王葡萄生長期平均氣溫在13.5~23.1 ℃,處于較適宜生長溫度范圍內??h的中部到南部紫王葡萄萌芽期平均氣溫在15.0~17.1 ℃,處于最適宜生長溫度范圍內,表現(xiàn)為萌芽整齊、快速;開花座果期平均氣溫在18.9~22.1 ℃,處于最適宜生長溫度范圍內,表現(xiàn)為開花迅速、授粉授精較良好,葡萄座果率較高;新梢生長期平均氣溫在15.7~20.4 ℃(大部分地區(qū)低于最適宜溫度20.0~30.0 ℃),處于較適宜生長溫度范圍內,表現(xiàn)為新梢生長一般,一晝夜新梢延長生長6 cm左右;漿果成熟期平均氣溫在21.0~24.4 ℃(大部分地區(qū)低于最適宜溫度28.0~32.0 ℃),處于較適宜生長溫度范圍內,表現(xiàn)為漿果成熟較緩慢,成熟時間較長。
葡萄極早熟品種有效積溫需2 500 ℃·d,早熟品種需2 900 ℃·d,中熟品種需3 300 ℃·d,晚熟品種需3 700 ℃·d??h城本站 4—9月日平均氣溫≥10 ℃有效積溫為3 113 ℃·d,縣的北部、中部、南部4—9月日平均氣溫≥10 ℃有效積溫分別達2 991~3 225、2 944~3 113、3 083~3 121 ℃·d,全縣除晚熟品種外,其他品種都比較能滿足紫王葡萄生長期對有效積溫的需求。
2.2 日照適宜性
由于長順縣處于黔中兩級剝夷面向廣西丘陵傾斜的斜坡面上,地形復雜,日照受地形條件影響較大,縣的南部邊緣地區(qū)達到太陽能資源豐富等級,其他地區(qū)達到太陽能資源一般等級。長順本站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為1 073.9 h,屬少日照區(qū),全年太陽能資源不是很豐富;4—6月平均日照時數(shù)323.7 h,占全年日照時數(shù)的30%,太陽能資源一般,能滿足紫王葡萄生長期對日照的需求;7—9月平均日照時數(shù)達386.0 h,占全年日照時數(shù)的36%,為全年太陽能資源豐富的3個月[3],有效滿足了紫王葡萄漿果成熟期對日照的需求。
2.3 降雨量適宜性
紫王葡萄忌濕,抗旱耐澇,年需降水量1 000 mm左右。縣城歷年平均年降雨量為1 347.0 mm,年降雨量最多為1 703.1 mm(2008年),年降雨量最少為905.5 mm(1989年),多雨年占56.7%,少雨年占43.3%,4—9月降雨量占全年降水的81%,達1 091.0 mm??h的北部地區(qū)年降雨量在808~1 425 mm,中部地區(qū)年降雨量在980~1 405 mm,南部地區(qū)年降雨量在843~1 601 mm,都能滿足紫王葡萄生長期對降雨量的需求。
3 紫王葡萄生長期不利氣候條件分析
3.1 冰雹對紫王葡萄萌芽期、新梢生長期的影響
經(jīng)分析,長順縣冰雹出現(xiàn)的季節(jié)和月份不均,冰雹主要出現(xiàn)在春季,發(fā)生頻率為88.2%;從月分布變化上看,4月出現(xiàn)冰雹的頻率最高,占38.2%,其次為5和3月,分別占26.5%和23.5%,使得冰雹災害是影響紫王葡萄萌芽期、新梢生長期的主要因素[4]。經(jīng)分析,長順縣的冰雹發(fā)生頻數(shù)呈現(xiàn)減少趨勢[5]。
3.2 連陰雨對紫王葡萄開花座果期的影響
按照鄒旭愷等[6]定義連續(xù)≥5 d、日降水量≥0.1 mm為一個連陰雨過程。經(jīng)統(tǒng)計,近30年長順縣4—9月連陰雨平均日數(shù)為48.9 d,最多為92 d(2000年),最少為26 d(1998年);連陰雨持續(xù)時間平均為7.2 d/次,極端最長連陰雨過程持續(xù)時間為2006年5月25日—2006年6月14日,達21 d,過程降水量達215.5 mm;5~7 d的連陰雨持續(xù)時間占出現(xiàn)連陰雨過程的72.9%。從紫王葡萄生長期4—9月連陰雨過程月分布(表1)看,6月出現(xiàn)最多,達44次,連陰雨持續(xù)時間平均為7.4 d/次;7月次之,達41次,平均為7.7 d/次;5月為35次,平均為7.3 d/次;表明連陰雨對紫王葡萄開花座果期影響較大,在5月中旬—6月上旬出現(xiàn)7 d或以上連陰雨時,就會引起黑痘病盛發(fā),造成生理落果嚴重,容易使紫王葡萄嚴重減產(chǎn)。
3.3 氣溫日較差對紫王葡萄漿果成熟期的影響
在紫王葡萄漿果成熟期(6—9月),縣城本站氣溫日較差平均為7.3 ℃,明顯低于漿果成熟期晝夜溫差變化10 ℃及以上的需要,不利紫王葡萄中糖等有機物的積累,影響了漿果品質。從月分布看,6—9月各月日較差分別為7.9、6.4、8.0、7.9 ℃;從旬分布看,8月上旬達到最高,為8.3 ℃;9月上旬其次,為8.2 ℃;最低為7月上旬,為6.0 ℃。當日較差≤6.0 ℃時,對紫王葡萄產(chǎn)量的影響極為明顯。
4 結論
(1)紫王葡萄在長順縣可以大面積推廣種植,縣的南部和中部為適宜區(qū),縣的北部為次適宜區(qū);
(2)紫王葡萄生長期≥10 ℃有效積溫2 944~3 225 ℃·d、旬平均氣溫13.5~23.5 ℃、降雨量808~1 601 mm,都能滿足紫王葡萄生長期對溫和水的需求;在漿果成熟期,7—9月日照時數(shù)達386.0 h,這3個月太陽能資源都達到豐富等級,能有效滿足紫王葡萄漿果成熟期對光照的需求。
(3)紫王葡萄在萌芽期、新梢生長期需注意防范冰雹災害;在開花座果期需注意防范≥7 d的連陰雨過程;在漿果成熟期,氣溫日較差平均為7.3 ℃,不利紫王葡萄中糖等有機物的積累。
參考文獻
[1] 張成禮,付成開,文永剛,等.長順縣紫王葡萄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J].植物醫(yī)生,2015(5):15-18.
[2] 趙鳳坡,丁國民.幾個葡萄品種生物學零度與花期預報的研究[J].中外葡萄與葡萄酒,1993(2):12-13.
[3] 谷曉平.貴州太陽能資源研究 [M].貴州:貴州科技出版社,2014.
[4] 黃麟媛,蘭昌明,羅明權.葡萄種植主要氣象災害防御措施[J].江西農(nóng)業(yè),2016(9):48.
[5] 周永水,汪超.貴州省冰雹的時空分布特征[J].貴州氣象,2009,33(6):9-11.
[6] 鄒旭愷,張強,葉殿秀.長江三峽庫區(qū)連陰雨的氣候特征分析[J].災害學,2005,20(1):8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