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質
摘 要:黑山羊是長順縣較為主要的畜牧養(yǎng)殖種類之一,因此,對其高效率、高質量的養(yǎng)殖技術進行深入的分析以及研究十分重要。本文將以長順縣的基本地域特點等為基礎,對黑山羊養(yǎng)殖的重要技術經驗以及做法進行探析,并且會主要對其中的高效率、高質量養(yǎng)殖技術實施具體分析。
關鍵詞:長順縣;黑山羊;養(yǎng)殖技術;經驗
黑山羊高產養(yǎng)殖技術,始終是多數地方區(qū)域從事畜牧養(yǎng)殖的農戶較為關注的問題之一。同時,由于黑山羊擁有發(fā)育時間短、適應力以及繁殖力強、對飼料的要求較低且肉質鮮美等特性,因此,廣泛受到人們的歡迎和喜愛,于國內外的市場中銷量始終較為良好,市場競爭力較強。
一、養(yǎng)殖環(huán)境的設計以及擇選
在長順縣從事黑山羊養(yǎng)殖,其具體的養(yǎng)殖環(huán)境應符合以下要求:首先,長順縣為較為典型的丘原區(qū),地勢呈現出北高南低的狀態(tài),因此,在具體擇選黑山羊養(yǎng)殖區(qū)域時,應則擇選氣候條件較為干燥、地勢較高,且以背風向陽處為最佳。同時應優(yōu)先考量坐北朝南地區(qū),倘若并未發(fā)現合適的區(qū)域,則隨后應考量坐落于西北朝向為東南的地區(qū)。并應嚴禁在潮濕封口處進行黑山羊養(yǎng)殖。其次,應擇選具備優(yōu)良水源條件的地區(qū),且應保證相應區(qū)域內的水源質量優(yōu)良、無污染。再次,在具體實施黑山羊養(yǎng)殖的過程中,應防止其飲用死水。然后,所擇選區(qū)域應盡可能的遠離市區(qū)以及主要交通道路等環(huán)境較為復雜的地區(qū)。最后,應利用自然中存在的天然屏障從事具體的黑山羊養(yǎng)殖。
二、黑山羊養(yǎng)殖技術經驗及做法
通常情況下,在黑山羊長至3到4月齡時,開始進入性成熟期,并于其5到6月齡時可對其實施配種操作。成熟雄性黑山羊的體高一般為50cm、體長為56cm、重為24kg左右;成熟磁性黑山羊的體高一般為49cm、重為25kg左右。
1.母羊飼養(yǎng)管理
第一,在羔羊斷奶后,母羊體質恢復狀況良好時,應將母羊牽至草質較高的草地中,再對其實施放牧操作。第二,首先應重視對孕期母羊進行的營養(yǎng)管理,并對其實施定期、科學的放牧操作,同時,應著重于對孕期母羊實施良好的孕期護理,以有效降低其流產可能性。第三,應在母羊的哺乳期階段,對其實施科學、合理的飼養(yǎng)管理,以有效提升其產奶量,同時,應重視在此階段后期,對母羊進行的飼喂管理,且應確保所飼喂飼料的營養(yǎng)充足,有助于幫助母羊快速恢復到健康體質。
2.公羊飼養(yǎng)管理
首先,應對種公羊的羊種實施科學、合理的擇選。其次,應對其進行高效率、高效率的飼養(yǎng)管理,其中應包括:第一,重視提升公羊運動量;第二,注重日常所飼喂飼料的營養(yǎng)搭配;第三,對其實施科學的配種操作,其中,對公羊實施的配種,應以一日1到3次為最佳。并應在此階段內,為每只公羊個體施加0.8到1kg的精料,以確保其可以吸收充足的營養(yǎng)。此外,應不間斷的為種公羊飼喂適量的骨粉和食鹽,對保證其體質健壯具有積極意義。
3.羔羊飼養(yǎng)管理
第一,應在羔羊10日齡以后,重視培養(yǎng)其自主食草能力。第二,應在羔羊1到2月齡時,著重于對其實施科學的哺乳操作。第三,在羔羊2到4月齡時,重視對其所食用飼料進行科學調配。
4.疾病防治技術
對羊群實施高效率的疾病防治,對促進黑山羊的產量以及質量增加具有積極意義。因此,就需要重視對羊群進行的定期防疫措施,并應做到善于發(fā)現疾病,以便于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對疾病進行預防以及控制。首先,應對其實施科學、頻繁的驅蟲操作,究其原因為:通常情況下,當山羊體內無寄生蟲存在時,其染病概率普遍較低;而倘若其體內或者體外存在寄生蟲,則其會由于免疫力降低等原因,患病概率隨之提升。
第一,在實施具體的羊種引進時,應重視對其進行全方位的檢疫操作,并應在確保其并未感染疾病或者攜帶疾病源后,再引進。第二,在從事大規(guī)模的黑山羊養(yǎng)殖時,應重視對其進行定期的疫苗注射,并依據相應地區(qū)實際的疫情狀況,擇選最為適宜的疫苗品種。第三,應重視為每個山羊個體實施定期、有效的驅蟲,并應以2到3個月為單位,對其實行一次體外驅蟲。同時,應為其實行以年為單位的胸膜性肺炎疫苗接種,其中應注意的是,倘若需要在同一階段內為同一山羊個體實施多種疫苗接種,則應使每種疫苗接種的時間間隔保持在1周以上。第四,應對具體從事黑山羊養(yǎng)殖的區(qū)域進行徹底的清潔以及消毒,使其可以在干凈、整潔的環(huán)境下生長發(fā)育,有助于提升其產量以及質量。
5.驅蟲措施
(1)時間擇選。首先,應在對母羊實施具體配種之前的25天左右,對其實施驅蟲操作,并在7天之后再對其實施一次驅蟲操作。其次,不用對孕期母羊進行驅蟲,應于羔羊出生以后的20天后,再對母羊實施驅蟲操作。其次,通常情況下,應于每天的春季以及秋季,分別對公羊進行兩次驅蟲,并以具體實施的驅蟲時間為基準,于10天以后,再為其進行一次驅蟲。最后,應在羔羊出生后的50天左右,為其驅蟲,并于40天后,對羔羊實施二次驅蟲,并應以實施二次驅蟲的具體時間為基準,以每三個月為單位,對其采取后期的驅蟲措施。
(2)藥物擇選。想要使得所擇選的驅蟲藥物具備較高的實效性,則其首先應擁有低毒、無殘留、低毒等特性。廣譜主要指的是,可對山羊體內不同種類的寄生蟲之間形成的混合感染進行有效治療;高效主要指的是,利用少量的藥物便可以達到對山羊疾病進行有效治療的目的。在具體進行藥物擇選的過程中,應重視明晰不同種類的藥物所具有的特殊性質、具體用量等,例如,可對山羊胃腸道線蟲進行有效治療的左旋咪唑等。
三、結語
綜上所述,想要實行高效、高產的黑山羊養(yǎng)殖,就需要對其有效的飼養(yǎng)技術進行深入的探索以及研究,注重對種公羊、母羊、羔羊進行的管理,并應依據其實際的生長狀況以及體質特點等,對其實施科學的飼料喂養(yǎng)以及營養(yǎng)管理等,以確保其可以更為健康以及順利的生長發(fā)育。
參考文獻:
[1]韓慶典,李瑩瑩,王洪剛.高抗白粉病小麥-山羊草新種質TA002的創(chuàng)制和遺傳研究[J].中國農業(yè)科學,2016,4903:418-428.
[2]李大彪,邢媛媛,王衛(wèi)云.單寧和聚乙二醇對綿羊和山羊瘤胃纖維降解菌數量的影響[J].動物營養(yǎng)學報,2015,2702:596-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