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輝
[摘 要]當前高校教育課堂教學存在的很多典型問題,如低頭族、手機控等,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催醒昏昏欲睡的課堂文化,研究與改革當前高校的教育教學模式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翻轉課堂實施中學生存在課前學習時間太長與課堂學習時間浪費、學生課前學習方式與課堂討論方式的不適應、翻轉課堂耗費時間太多、學習效率低等問題,提出了相關建議,旨在探討適合大學生的翻轉課堂學習方式,進而促進民辦高校大學生的健康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翻轉課堂;學習方式;學習效率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隨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用于教育學習的新型媒體技術層出不窮,“互聯(lián)網+教育”成為教育改革發(fā)展的新方向,深刻影響著人們的學習方式。翻轉課堂作為混合式教育的一種具體形式,再次把認識課堂與教師的重要性提到首位,通過對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的顛倒安排來實現(xiàn)教學結構的翻轉,這種教學模式一經推出便迅速得到推廣。但由于教育技術手段與教學活動的結合度不深,部分學校師資或者教學研究等問題,使得新型教學手段與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并不能充分得到體現(xiàn)。而且,翻轉課堂在實施中,由于學生特點、學習深度、教學方式、教學課時和時間分配等各個方面的因素影響,使得翻轉課堂的實施效果大大折扣。筆者認為,一方面要正視傳統(tǒng)課堂教學存在的必要性,對于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優(yōu)點,應繼續(xù)保持并發(fā)揚光大,對于傳統(tǒng)課堂的不足之處需要繼續(xù)深化改革;另一方面,對翻轉課堂應持積極鼓勵,但也不能盲目地開展,在翻轉課堂實施中要做到“因生制宜”“因課制宜”和“因時制宜”。
1 翻轉課堂實施中學生存在的問題
1.1 課前預習自主性差,學習時間過長
課前學習是翻轉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學生課上順利學習的保證,但現(xiàn)實情況大相徑庭,現(xiàn)在學生普遍存在的“學習綜合癥”特點:課前不預習,課后不復習,考前大突擊。傳統(tǒng)課堂中教師根據(jù)教學內容的需要主導課堂,對知識點如何講解、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安排教學實施環(huán)節(jié)的具體步驟以及如何采用合適的教學評估體系來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考核等問題全程主導。很多學生即使不預習,發(fā)現(xiàn)只要課堂認真聽講、課后認真復習,基本也能夠掌握知識點,長此以往,便不會重視課前預習的重要性。而翻轉課堂卻恰恰相反,采用的是“以學定教、以學定學”的思維模式。教師根據(jù)教學內容的需要提前錄制小視頻及相關資料,學生在課前需要花費相當?shù)臅r間進行學習,這種學習不是簡單的預習,需要學生自己理解和內化。課題組在問卷調研時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忘記課前學習,上課的時候根本不知道具體的學習內容和討論內容,如果班級人數(shù)過多時,教師根本無法推進課堂的進行。此外,有的學生表示自己不適應翻轉課堂課前學習的學習方式;有的學生由于自身的自控力太弱,“預習學習”變成“娛樂游戲”;有的學生認為課前學習需要耗費大量時間,短期可以,長期不能堅持。
1.2 課堂學習時間浪費,學習倦怠現(xiàn)象顯現(xiàn)
在翻轉課堂上,首先學生在虛擬課堂中課前學習教學視頻和相關資料,在實體課堂中分組討論、解決疑難問題或擴充更多的知識,而學生是“主動”者,教師只是學習的“指導者”,其核心主張是“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在翻轉課堂中,教師主要采用課堂學習小組討論學習為主,約占課堂總時間的三分之二。但學生在翻轉課堂學習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一是當教學知識點比較單一時,過長時間討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迅速下滑,學生便會認為自己學懂了,沒有必要討論;二是同一知識點,讓3個人以上的人演示,造成課堂學習時間過多浪費。另外,部分課堂是大班授課,因為人數(shù)太多,教師只能參加部分小組的討論,教學兼顧性過差。
1.3 翻轉課堂耗費時間太多,有時學習效率低
在翻轉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主要方式分為課前學習和課上討論。教師采用的授課形式主要是組織討論和疑問解決,課堂正常的教學講授時間只是把知識點串講,對個別難點和重點內容會詳細講解,但大部分內容會留給學生討論。教師不再是傳統(tǒng)課堂中“一講到底”,而是把更多的話語權留給學生,采用的是“蜻蜓點水”“一帶而過”的形式,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闡述知識點。這樣的好處是學生有大量時間參與課堂,充分展示自己對知識點的不同理解,但也存在“易點都通、難點都差”的情況。更嚴重的是,由于教師對課堂的駕馭能力的高低,使得自己翻轉課堂的教學秩序就其規(guī)范性來說有可能遠遠不如傳統(tǒng)課堂,這使得部分學生在課堂上出現(xiàn)渾水摸魚偷懶的現(xiàn)象,不認真學習。在課題組調研時也發(fā)現(xiàn),翻轉課堂上很多時間是學生討論完成習題,當授課班級人數(shù)較多,有時課堂略顯吵鬧,造成好學生不能靜心學習,課堂學習效率較低。更有部分學生表示習慣了教師上課講授的教學方式,表示“只想安安靜靜地上課”,“很討厭討論”,“有時課堂秩序凌亂,感覺教室都和菜市場一樣了”。
2 提升翻轉課堂實施效果的具體措施
在翻轉課堂的學習中,一方面學生需要有較強的學習動機、濃厚的學習興趣、正確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基本可以保證自主學習的順利進行。另一方面,教師在翻轉課堂的實施中,要“因生制宜”“因課制宜”和“因時制宜”。
2.1 學生層面
2.1.1 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參與翻轉巧堂的積極性
翻轉課堂的最大優(yōu)勢是借助新媒體的力量,讓學生巧用互聯(lián)網、善用手機、熟悉小視頻、APP等新媒體,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動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在使用手機和互聯(lián)網方面的優(yōu)勢,讓學生參與到課件制作、課堂小視頻的錄制中來,一方面可以提高課前資料的充實度和新穎度,另一方面讓學生參與課件的制作來加強學生的成就感。除此以外,在校園中以講座、海報、展板等形式詳細地介紹翻轉課堂,營造大氛圍。在課程上,選擇有代表性課程的試點使用,讓學生直接地體驗和認識,并通過其與其他同學的交流帶動他它同學參與的積極性,來營造小氛圍。教師要善于把枯燥的理論知識傳授為豐富、生動的教學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民主的教學氛圍中,自情自愿地學習知識、理解知識、掌握知識。
2.1.2 明確教學重點,輔導學生對翻轉課堂的學習方法
在翻轉課堂教學方式中,學生要根據(jù)虛擬課堂準備大量的課前資料,全面學習知識點,這些知識點教師會提供不同的資源進行展示,利用微視頻、PPT、書籍、文章等多種資料。教師在重視教法改革的同時,更要重視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如果學生細心、耐心以及有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通過課前學習基本將會掌握70%以上的知識點內容;當掌握情況不好的時候,學生可以反復觀看資料庫,這樣大大提高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加之,當學生通過一定時間的課堂討論以及看到別的同學討論,學生之間會相互比較,一方面會提高課程的參與度,另一方面會提高學生的表達水平和自我展示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新媒體,學會利用視覺媒體、聽覺媒體來學習。
2.1.3 加強平臺建設,提高學生獲取學習資源的便捷性
無論一種教學方式多么先進,首先要保證學生與教學方式參與度是激發(fā)學生接受和參與積極性的基本前提。對于翻轉課堂而言,將大量的教學內容放在虛擬課程中,學生借助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完成學習。因此,要通過合理的方式讓學生方便、快捷地獲得所需的學習資源,學校要應該加強課程中的網絡平臺建設,教師也要應試圖尋找更好的學習資源分享的方式。課前教學資源趣味、精練,吸引學生很快進入課前學習,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后教學資源全面、翔實,幫助學生有針對性復習鞏固。
2.1.4 打造智能教室,形成自主學習的集聚效應
在課堂功能上,打破傳統(tǒng)教室的局限性,積極利用新媒體、新技術,提高教室的新穎性。為有效地達到課前學習效果,需要根據(jù)學習資料形式等設計開發(fā)相應的自主學習軟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愛走進教室,在學習課前的每一個知識點時,都像看了一個經典的小視頻;學習一個大知識點時,像看了一部大片,回味無窮。另外,對于大學生而言,設置專門的自主學習教室,當有一個團隊互相監(jiān)督、相互學習時,有利于形成集聚效應和蝴蝶效應,更有利于促進良好自主學習氛圍的形成,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效果。
2.2 教師層面
2.2.1 建立合理的教學資源庫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將大量的教學內容放在虛擬課程中,學生事先可以充分借助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完成學習,倡導學生在課下完成知識的學習,課上成為師生、生生交流互動的場所,完成知識的內化,從而使學生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教學資源庫是翻轉課堂實施的最基礎環(huán)節(jié),其優(yōu)劣將直接影響學生的課前學習效果,進而影響翻轉課堂的實施有效性。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習慣、學習態(tài)度、學習興趣等因素,制定出一個由易到難、由淺入深階梯式學習資源庫。在翻轉課堂中,注重聯(lián)合學生的多維感覺通道,通過“多感官學習法”滿足不同學生學習方式的差異,讓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刺激最適合自身的感覺通道,實現(xiàn)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教師也要結合教學內容,對教學資源庫進行合理的整合加工,提高信息篩選能力和制作能力。教學資源也并非越多越好,要做到簡而精,教師可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內容自己設計制作微視頻,根據(jù)學習資料確定學習主題。
2.2.2 分類分步分時實行翻轉課堂
從教師角度看,教師實行翻轉課堂的本意是好的,但為了提高翻轉課堂的課堂實施效果,但也不能盲目地開展,在翻轉課堂實施中要做到“因生制宜”“因課制宜”和“因時制宜”。首先,教師要根據(jù)所帶學生的狀況,制定出適合學生的教學視頻以及輔助資料,學生在課前就可以自由學習,通過虛擬課堂隨時隨地都可以在線學習,這不僅解決了學習的地域限制,更大大提高學生的靈活性,當有的知識點沒有學懂時,可以反復觀看視頻,甚至有的知識點遺忘時,可以通過視頻庫再次進行溫習。如果學生基礎薄弱則相應課程資源就應該更豐富一些,盡可能將教學內容以學生易于理解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在實體課堂中,學生主要聽教師講解習題和小組討論,當聽到不同的觀點時,學生的思維自然會“百家爭鳴”,學生見解也“百花齊放 ”。其次,要根據(jù)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課程類型選擇實施翻轉課堂的課程類型,一般可以選擇一些實踐型、應用型課程,這樣不僅增強課程的趣味性,也提高了課程的吸引力。最后,在翻轉課程的實施時間上以開學初最為適宜,這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空余時間較多能做到自主學習,對課程的變化和關注度也相對較高。
總之,根據(jù)時代的變化探索適合大學生的學習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chuàng)建適合學生進行翻轉課堂學習的學習環(huán)境、正確引導學生進行翻轉課堂的學習是高校教師需要解決的問題,對探討適合大學生的翻轉課堂教學方式,進而促進大學生的健康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刑文利.高校課堂教學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5.
[2] 賈楠.基于翻轉課堂的高校教學模式改革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