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奕棟
摘 要:學習倦怠現(xiàn)象是中學生中間的一種普遍現(xiàn)象,是一個社會值得關注的問題。中學生學習倦怠與心理健康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lián)性,本文在探討了中學生學習倦怠結構特征的基礎上,分析了中學生學習倦怠與心理健康之間的相關性,并且提出了豐富中學生校園文化生活、提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等具有針對性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中學生;學習倦??;心理健康;情緒管理
中學學習階段是中學生步入好的高中,進入名校至關重要的階段,由于來自社會發(fā)展、老師、家長等各方面的壓力原因,中學生學習倦怠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不可忽視的現(xiàn)象,其與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本文以此為視角進行了討論與研究,并且針對中學生學習倦怠的結構特點與心理健康的關聯(lián)性提出了相應的策略與建議。
一、中學生學習倦怠及心理健康概述
學習倦怠的概念來源于工作倦怠,由于工作升職,工作量大等原因產生對于工作的懈怠,缺乏信心等不良情緒,從而產生工作倦怠的情況。對于學習倦怠,國內專家有著不同的解釋,其主要是指中學生面臨升學、作業(yè)任務繁重、課程較難等學習壓力,同時還有來自父母、教師等過高的期待,部分中學生對于學習逐漸失去了興趣。長期以往,導致產生了厭學、逃學等不良的現(xiàn)象,是一種學習倦怠的體現(xiàn)方式。
根據(jù)林崇德的觀點,首先心理健康要在心理上沒有疾病,其次主要是一種主觀體驗,心態(tài)良好,能夠積極向上,以一種樂觀、開朗的心態(tài)去迎接每一天,以愉快的心情去面對生活、工作、學習。從本文的視角,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心理健康程度有利于避免學習倦怠現(xiàn)象的產生,是提升學習效率,增強學習實效性的重要動力之一。
二、中學生學習倦怠的結構、特征及與心理健康的相關性分析
1.中學生學習倦怠性別特征
根據(jù)相關的調查分析研究,在學習倦怠差異上,中學男生的倦怠程度略高于女生。分析其原因主要可能是由于家庭對于男生的期望值相對而言略高于女生,承載了家庭較大的希望,在學習上希望他們可以取得更加優(yōu)異的成績。有時成績的不理想會對男生具有較大的打擊,部分心理素質不好、承受能力不強的學生會產生學習興趣降低,學習倦怠的現(xiàn)象。
2.中學生學習倦怠城鄉(xiāng)結構
農村學生的與城鎮(zhèn)學生相比,農村學生的學習倦怠水平低于城鎮(zhèn)學生的倦怠水平,主要原因存在以下幾個方面,農村的學生從小生活在教育環(huán)境、生活環(huán)境相對于城鎮(zhèn)學生不好的環(huán)境中,有時會存在自卑的心理與想法,面對較重的學習壓力,可能會產生的一定的不良情緒,產生一定的心理問題。但是相對惡劣的生活環(huán)境,也培養(yǎng)了農村學生堅強的性格、獨立的生活意識、頑強的品質,面對學習中的困難,會不拋棄,不放棄,積極地去尋找解決方式,取得成功。城鎮(zhèn)的中學生由于父母從小精心的呵護與關照,對于家長具有一定的依懶性,當學習成績出現(xiàn)問題時,會產生較大的不良情緒,認為會使其自尊心受到傷害,從而產生厭學、學習倦怠的情況。
3.中學生學習倦怠與心理健康相關性分析
中學生學習倦怠與心理健康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具有相互影響的作用。一方面,部分中學生長期學習倦怠的狀態(tài),對于學習缺乏興趣和積極性,會導致掛科、學習成績直線下滑等現(xiàn)象,因此會受到家長、老師的責備,同學的歧視。面對各方面的壓力,心理素質不好的中學生會產生一定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利于其身心健康發(fā)展。另一方面,積極向上,健康的心理水平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促進學習成績的提高。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低落的情緒、煩躁的心情會嚴重影響到學習效果的提升,很容易對學習失去興趣與積極性,從而產生學習倦怠的不良現(xiàn)象。
三、緩解中學生學習倦怠,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的對策
1.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緩解中學生學習倦怠情況
中學學習階段是升入名校、步入高等學府的基礎,也是中學生構建知識體系,樹立自己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階段,學習是重要的任務之一,但是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有利于調節(jié)中學生枯燥、乏味的學習生活。可以組織舉辦比如利用十九大勝利召開之際的演講比賽,一方面可以引導中學生學習十九大的相關精神和思想,了解我國新時代發(fā)展的新方向與新戰(zhàn)略。增強中學生的愛國情操與熱情;另一方面可以提升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口才,讓緊張的學習生活增添不少的樂趣,從而培養(yǎng)中學生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緩解學習倦怠情況。
2.減輕學生的學業(yè)負擔
繁重的學習任務是如今部分中學生產生學習倦怠,導致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為了升學率與學生成績的提高,部分教師給學生布置了大量的作業(yè),導致了學生學習負擔的增加,部分同學為了完成作業(yè)會熬夜,導致了第二天上課效率的降低,影響到了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有時會產生學習倦怠的現(xiàn)象。一方面中學生要根據(jù)自己的學習情況不斷調整學習方式,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高效利用課堂學習的時間,盡量將知識點在課堂上掌握、領悟,避免在課后補習、增加不必要的負擔。另一方面上課教師應該具有針對性的進行布置作業(yè),讓中學生在快樂輕松的環(huán)境中學習、進步。
3.中學生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提高自我效能感
幫助學生轉變錯誤的信念及思維認知,可引導學生學習情緒想象技術,引導學生在空曠的區(qū)域大喊、進行短途旅行、參與公益活動、進行體育鍛煉等,使學生掌握宣泄情緒的途徑,調節(jié)自身的負面情緒。在選擇情緒管理方式的同時應注意因人而異,針對個體的差異性特征選擇合理的形式。
提高自我效能感。教師可給予學生積極的鼓勵及肯定評價,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長處,給予學生更多的表現(xiàn)機會,增強學生的成功體驗,從而提升學生自我效能感。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在教學中幫助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制定合理的發(fā)展目標,使學生逐漸增強學習信心,提升學習動力。
4.培養(yǎng)興趣愛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培養(yǎng)良好的興趣愛好,有利于中學生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與愉悅的心情,形成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有利于學習倦怠情況的消除。中學生在自己的興趣愛好里能夠尋找到其發(fā)自內心的那份歡樂與放松,也是對于平時緊張學習任務的一種調節(jié),有利于其養(yǎng)成良好的性格與興趣,進一步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在放松過后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不會因為長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而產生郁悶、煩惱的心情。同時,作為中學生的家長要密切關注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對于其取得的成績要給予肯定與表揚。在其學習成績發(fā)揮失常、情緒低落時,應該要多鼓勵,多開導,引導其從低落的情緒中走出來,用積極、樂觀、向上的態(tài)度去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與不如意。家長應該對中學生興趣愛好在一定程度上給予支持,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從而有效緩解中學生學習倦怠的狀態(tài)。發(fā)現(xiàn)有學習倦怠的情況應該盡早、及時的進行引導、溝通,找到原因,增強學習的信息與動力。
綜上所述,中學生學習倦怠是中學生群體中存在的一種不良現(xiàn)象,其與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程度有著密切的關系,也是值得中學生、家長、教師、社會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本篇論文在分析了中學生學習倦怠結構性特點,中學生學習倦與心理健康水平關系的基礎上,針對緩解中學生學習倦怠,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建議與思考,希望通過諸多學者的討論,對于解決中學生學習倦怠問題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坤杰.初中生學習倦怠和心理健康的關系及對策研究[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12
[2]李香云.農村中學生學習倦怠現(xiàn)狀及教育對策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學,2012
[3]黃鳳.初中生學習倦怠與發(fā)展資源、學業(yè)自我效能感的關系[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