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芳
[摘 ? ? ? ? ? 要] ?在分析中職數學教學現狀、混合式教學模式、信息技術教育發(fā)展的基礎上,利用超星學習通的交互功能,嘗試構建基于超星學習通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以中職數學“函數的奇偶性”為例,介紹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流程。與傳統(tǒng)模式相比,混合式教學模式不僅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性,而且能使教學的實施過程更加靈活,更具有針對性。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互相補充,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效率,使教學效果得以提升。
[關 ? ?鍵 ? 詞] ?混合式教學;超星學習通;中職數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7-0164-02
一、背景
數學學科是整個中等職業(yè)教育中的一門基礎學科。數學研究的對象是現實世界中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具有嚴謹的邏輯性和高度的抽象性,在發(fā)展和完善人的教育活動中,在形成人們認識世界的思想和態(tài)度方面以及在推動整個社會進步和發(fā)展的過程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從小的方面說,數學作為職業(yè)學校學生專轉本、專升本的必考科目,是學生進一步深造的基礎。所以數學在中職教育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通過對數學的學習,學生能掌握數學的基本知識點、基本的數學思想以及一些基本的技巧,同時能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一些非智力因素:記憶力、想象力、觀察力等,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然而,中職學生在入學的時候數學成績普遍較低,數學基礎非常薄弱,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更是不濃。有些學生一到聽不懂的地方就不想繼續(xù)聽下去,對數學的學習產生抵觸情緒,再加上不好的學習習慣,不會及時預習和復習,使得他們的數學成績不夠理想。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在職業(yè)學校學習一技之長就可以了,對基礎課程的學習不夠重視。學校部分教師因為課堂上學生的紀律問題以及學生對數學課不夠重視,感覺上課沒有成就感,所以在上課的時候以完成任務的心態(tài)進行教學。種種原因使得職業(yè)學校的數學教師急需探索全新的教學方式,并以此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同時也能提高教師的基本素養(yǎng)。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已成為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比如微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手段,逐漸成為國內外教育領域關注的焦點。數學教學信息化,是以現代教育思想和理論為指導,以幾何畫板等軟件設計的數學資源庫為平臺,優(yōu)化教育過程,促進數學教育的發(fā)展,實現更好地學習知識、提高學生能力的目標[1]。
二、超星學習通移動平臺
超星學習通APP是一款由超星集團開發(fā)的學習教育應用軟件。客戶端是面向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的移動學習專業(yè)平臺。用戶可通過下載登錄,在客戶端自主完成圖書館書籍借閱查詢、電子資料的下載、學習學校各門專業(yè)課程、小組討論、查看本校通訊錄,同時該平臺擁有百萬冊電子圖書,大量中外文獻數據庫,用戶也可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圖書等訂閱到自己的空間,并進行分類管理,為用戶提供方便快捷的移動學習服務[2]。
目前,我校與超星公司合作進行課程資源建設。數學教研室已經完成了一年級上冊數學微課的制作,并將對應的測試題上傳到該平臺,且將部分班級的學生名單導入系統(tǒng)中。在使用的過程中,學生為用戶,教師為管理者。教師可在平臺上上傳微課、作業(yè);發(fā)布通知、討論話題;簽到考勤等。當學生完成作業(yè)提交之后,系統(tǒng)會自動統(tǒng)計每一題的正確率,每一題中每個選項的被選率以及每一個學生的答案,同時教師還可以看到哪些學生未提交作業(yè),有助于教師實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與學習反饋情況,并實施相應的教學策略。
三、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特點
混合式教學模式是面對面教學和在線教學的一種混合的教學模式,它有以下特點:
(一)教學理念的混合
混合式教學模式是在構建主義、人本主義、認知主義、傳播學理論等多種理論指導下形成的。建構主義認為知識是學生在不斷建構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教師通過提供一些幫助來指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構建,然后再由學生內化為自己的能力。人本主義和認知主義認為學習是學生的一種自主行為,這種行為需要教師通過給學生提供一些合適的學習資料來不斷激發(fā)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3]。傳播學理論就是傳播者利用自身的圖片、語言、文字等傳遞信息、情感、想法等方面的信息內容,以至于影響到受傳者的行為?;旌鲜浇虒W就是教師利用微課視頻、微練習和課堂講解等向學生傳播知識,學生則是被傳播的對象。
(二)教學環(huán)境的混合
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課前在平臺上查看學生預習任務的完成情況,對學生有疑問的部分做出解釋,實現在虛擬環(huán)境中教學。課中,教師亦在真實的教室環(huán)境中進行教學。
(三)教學資源的混合
隨著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傳播媒體的衍變使教學資源的內容和形式也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從傳統(tǒng)的紙質教學資源到現在的基于互聯(lián)網的多媒體教學資源,包括視頻、音頻、幾何畫板等各種教學軟件?;旌鲜浇虒W模式在課前使用的就是多媒體教學資源,在課中或者課后使用更多的是紙質教學資源。
(四)教學模式的混合
從表面上來看,混合式教學模式就是面對面教學和在線教學的一種混合,實質上,它是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教育者、受教者、教學資源、教學內容等各方面的混合。學者Ryberg從教師和學生的關系角度把混合式教學描述為一個具有社會網絡特征的,助學者和學習者可以相互討論、協(xié)商、交流某方面知識經驗的系統(tǒng)[4]。
四、基于超星學習通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以“函數的奇偶性”為例
(一)課前
教師上傳已錄制好的視頻、隨堂測試題以及題庫中的練習題,并引導學生閱讀教材進行預習,登錄超星學習通APP觀看微課視頻,總結出本節(jié)的知識點:(1)奇偶性的定義;(2)判斷奇偶性的方法。將教材中不理解的地方和視頻中看不懂的部分發(fā)布在討論區(qū),學生之間互相討論、答疑。教師將討論區(qū)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
(二)課中
教師結合整理好的問題將重難點進行詳細講解,簡單的內容點到為止,對知識點進行匯總,將本節(jié)內容的知識框架搭建起來,讓學生對知識有一個整體的把握。請學生登錄超星學習通客戶端完成隨堂測試中的題目并提交。教師通過系統(tǒng)后臺隨時查看學生的完成情況以及正確率,具體情況包括:第一題每位學生的答案、第一題每個選項的得分率、本節(jié)隨堂測試五個題目的正確率。教師選擇正確率較低的題目進行講解。比如第四題得分率幾乎為0,教師對該題涉及的知識點再鞏固一遍,找出學生出錯的原因:對偶函數的圖象關于原點對稱的理解不到位。錯題講解之后,教師在作業(yè)板塊從題庫中導入類似的題目并發(fā)給學生,讓學生對易錯知識點進行鞏固,教師再根據學生的答題情況對部分學生進行個別輔導。最后,如果時間允許,全班一起觀看視頻講解,起到一個小結的作用。如果時間較少,觀看重難點部分即可。
(三)課后
除布置傳統(tǒng)的作業(yè)外,教師在討論區(qū)發(fā)布如下問題:(1)奇函數和偶函數的圖像各自有什么特點?(2)判斷函數奇偶性的方法有哪些?請舉例。同時,教師針對學生隨堂測試的結果,在題庫中增加或刪除一些題目,對資料進行修改完善。
五、結論
相對于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模式來說,基于超星學習通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有其特有的優(yōu)勢。新模式不僅提高了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而且也拓寬了教師的教學方式,使教學的實施過程更加靈活,更具有針對性。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互相補充,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效率,使教學效果得以提升。另外,通過對教學資源的不斷補充和完善,使教學資源越來越全面,越來越豐富,有利于課程資源的建設。
但是,線上教學在實施的過程中,對學生的自覺性要求較高,而過半的中職生學習習慣并不是太好,所以需要將學生在線的學習情況,包括完成度以及正確率等都納入平時成績的考核中,所以需要教師制訂一套合理的平時成績考核體系,更注重學生的過程性學習。
參考文獻:
[1]石永福.數學的信息化教育方法探究[J].西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109-112.
[2]張麗君.基于超星學習通的英語閱讀移動教學模式應用研究[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16(12):91-96.
[3]馮威.混合式學習模式在中職示范校的應用研究:以陜西省榆林林業(yè)學校為例[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6.
[4]周天涯.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以《大學生心理健康》為例[D].南京:南京郵電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