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藝術作品的本身是審美意象,作為建立在共同的哲學基礎上的兩個不同藝術門類——中國畫與中國古典音樂,它們之間存在著必然的內在聯系。本文從中國畫與音樂之間的內在聯系,闡述了中國畫中所蘊涵的音樂藝術之美。
【關鍵詞】中國繪畫;音樂感受力;藝術形態(tài);隱喻
中國畫自身的音樂感,通過被稱之為中國畫中所蘊含的音樂表現或者音樂美。事實上,與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以塊面明暗為造型語言的西方繪畫藝術相比較,中國畫自誕生之初,就以抽象的線條來構造形象,其獨特的抽象性使其更為接近以抽象為本質的音樂藝術。因此,法國人雅克·馬利坦才會說:“中國繪畫特別的近似音樂?!毙蕾p中國畫,就像欣賞一首歌,兩者包含了很多相似的藝術形態(tài),比如意境、情感、創(chuàng)作過程、視覺和聽覺的感官等等。
繪畫與音樂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形態(tài),繪畫以線條、色彩來描繪客觀事物,主要作用于人的視覺,是“看”的藝術。音樂以聲音為媒介,表現人的主觀情感,主要作用于人的聽覺,是“聽”的藝術。一個是有形有相的視覺藝術,一個是無形無相的聽覺藝術,它們之間有著明確的界限,但同樣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在現代人的心靈之中,自我表達的精神渴望尤為強烈,一個不滿足于再現生活和自然的畫家,會強烈渴望能在作品中藝術地表現自己的精神生活,因此在繪畫藝術中追求更加明確的音樂感受力也成為現代畫家的一個藝術追求。
音樂沒有顏色,繪畫沒有聲音,人們卻要超越物質媒介的局限,從事藝術創(chuàng)造和欣賞活動。音樂家要譜寫出色彩音樂,畫家要繪制出音響,欣賞者則要從樂曲聲中“看”到色彩,從繪畫色彩中“聽”出聲音。如佛家所說的:“耳中見色,眼里聞聲。”這不是人們不切實際的奇思異想,而是符合審美心理活動規(guī)律的。聲音與色彩之間存在著相似性和感通關系。
一個民族的藝術是這個民族哲學思想的視知覺呈現,是一個民族哲學意蘊的隱喻與象征性闡釋。中國儒、道、釋三位一體的哲學構成制約著中國人的價值取向,也深層地影響著中國人的審美趣味。作為建立在共同的哲學基礎上的兩個不同藝術門類——中國畫與中國古典音樂,它們之間存在著必然的內在聯系。
在繪畫藝術中,以視覺形式傳達音響效果是較為常見的,線條有節(jié)奏,色彩有音階,圖形有樂感。英國文藝理論家沃爾特·佩特在所著《論文藝復興》的“淪喬爾喬奈畫派”一章中,認為威尼斯畫派的風景能將具體的山川取線、形、色而抽象地表現,就是一個“逼近音樂”的范例。達芬奇是一個音樂愛好者,“蒙娜麗莎的笑容含有音樂的攝魂制魄的力量。與飄忽的旋律有同樣的神秘性。”康定斯基用大小不同的圓形來翻譯樂譜,蒙德里安以矩形彩線來表現百老匯的爵士樂,白石老人更有“蛙聲十里出山泉”的佳作,這表明了繪畫與音樂之間存在著某種聯系,而且也表明了繪畫中可以表現某些音樂性的內容。
藝術作品的本體就是審美意象。意象就是藝術家審美創(chuàng)作構思的核心,是藝術家審美理念物態(tài)化的基本形態(tài),是藝術家審美生命的呈現形式,也是審美體驗活動的中介和成果。作為中國美學范疇的意象,在中國古代美學中有兩個基本含義:其一,是意中之象,即“人心營構之象”,是由想象力形成的表象。它是藝術家對客觀物象進行能動反映的產物,是主觀的情思與客觀的景象的有機融合,是審美意識與審美特性的有機統(tǒng)一。中國繪畫理論中所強調的“意存筆先”“意在筆先”中的“意”實際上就是意象。
中國藝術與西方藝術一個重要的區(qū)別,在于西方藝術是由塊面結構而成,中國藝術則是由線條連貫而成。西洋繪畫的基本手段是色塊、體與面,西洋音樂的基本單位是和聲結構和大塊樂章,都具有塊面的形態(tài)。而中國繪畫的基本手段是線條,以線條的流動為主,中國音樂也不重和音,不分單元,而專注橫向的線型旋律和全篇的貫通一體。因為以塊面為基礎,故西方藝術以物理空間的直觀展示為主,是靜止的、固定的、有邊界的。而以線條為語言的中國藝術,則以心理時間的延展為主,是游動的、不定的,沒有邊界的。由此而言,西方藝術主要是以由塊面的疊置組合而成,而中國藝術則以線條的游動貫穿而成。
繪畫以線條的長短、粗細、曲直、剛柔結構形體創(chuàng)造形象。音樂通過聲音在時間的持續(xù)中表現情感,通過不同的聲調、節(jié)奏、旋律來組成樂章,可以說是一條情感的流水線。繪畫中的線條是雖靜尤動,富于節(jié)奏感、韻律感與音樂無形的,聲音的流水線有著心理動力學上的相似性。這就使得藝術家能夠把時間持續(xù)的音樂和空間并列的繪畫溝通起來,用有形的形象“造”出無聲的音響,用無形的聲音“畫”出有形的形象。
中國畫在一片朦朧中所幻現的一山一水、一人一物,都承載著畫家無邊的深情和無限的深意,它這一切的創(chuàng)造都是浪漫的、詩意的、天才的。它使一切再現都化為表現,一切模擬都變?yōu)槭闱椋磺凶匀晃镔|存在被變?yōu)榍楦械氖惆l(fā)過程,這一切本身不就是音樂嗎?
參考文獻
[1]徐岱.藝術的自律與他律[J].東疆學刊,2006(01).
[2]王志強.自由飄灑話飛天——佛教藝術形象解析[J].美術大觀,2007(10).
[3]賀西林,趙力.中國美術史簡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王伯敏.中國繪畫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2.
作者簡介:安娜,蘭州市文化館,館員,研究方向:美術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