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華
【摘要】朗誦是把書面語言變?yōu)榭陬^語言,把無聲語言變?yōu)橛新曊Z言,把一般語言變?yōu)樾蜗笳Z言,瑯瑯成韻的朗誦,可以感悟文章真諦,把朗誦藝術真正地引入到初中語文教學的實踐中去。
【關鍵詞】朗誦藝術;語文教學;訓練
朗誦是把書面語言變?yōu)榭陬^語言,把無聲語言變?yōu)橛新曊Z言,它在語言活動中的影響遠比文字大得多,因此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語文教學中的朗誦藝術對學生語文水平的提高理應受到重視,否則就會像呂叔湘說的那樣:“撇開語言教文字,這是一種半身不遂的語文教學?!?/p>
一 、初中語文教學中朗誦教學的現(xiàn)狀
初中新課程改革,重點進行了語文課程功能的開發(fā)。主要體現(xiàn)在三方面:一是闡明了語文課程的性質: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二是突出了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教學中的地位,并根據(jù)課程的特點,將其貫穿于各種階段的目標中;三是強調了人文素養(yǎng)主要靠熏陶感染、潛移默化,而不是靠灌輸。在我們大學的外國文學課上,教師就是通過朗誦來完成詩歌的講解,或是通過小品表演形式理解小說,讓我們積極主動參與,使我們印象深刻,即使再晦澀難瞳的詩歌或是小說片段,也會被我們演繹得生動形象起來。由此我也得到了啟示,如果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能夠靈活運用朗誦這門古老的藝術,初中語文一定會煥發(fā)出新的生機,從而豐富和發(fā)展現(xiàn)代語文教學技術。
二、朗誦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特殊作用
瑯瑯成韻的朗誦,是眼、手、口、耳、腦等多種感官協(xié)調活動的過程,與瀏覽相比,更是直覺體悟語言的一個基本方式。吟詠朗讀可以感悟文章真諦,在不經(jīng)意之間對語言那抑揚頓挫的語音、錯落有致的節(jié)奏與奇特嚴謹?shù)慕Y構擁有深切的體驗,進入這樣一個美妙的境界:“文章讀之極熟,則與我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另外,吟詠朗讀可以使學生領悟作文之道。我國傳統(tǒng)的語文教育,主要是通過吟詠、誦讀、背誦,讓學生直覺體悟言語規(guī)律,從而達到語言運用的階段。我們需要對這種民族化的傳統(tǒng)語文教育經(jīng)驗加以整理、繼承與發(fā)揚,而不是簡單斥之為“死記硬背”,棄置一旁。要改變目前語文教學效率不高的局面,萬萬不可對朗誦掉以輕心、等閑視之。
三、初中語文教學中朗誦的指導與訓練
朗誦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們只有充分認識到朗誦的重要意義和特殊作用才能堅持以朗誦為主,并強化朗誦的指導和訓練。
(一)教師要加強示范朗誦
出色的朗誦就如同一首詞曲兼美的歌,營造出令人沉迷的藝術氛圍,加強范讀,要求教師一定要練好朗誦的基本功,要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話,熟練掌握朗誦技巧。只有這樣,才能激起學生的朗誦興趣,從而增強學生對語文的感受力。
(二)加強朗誦的指導和督促
由于相當長的時間以來,大家在語文教學中不夠重視朗誦.致使朗誦能力成為學生的弱項,朗誦知識對于學生幾乎是一片空白,因此,極有必要加強對朗誦的指導。
(三)加大朗誦的訓練量
一節(jié)課,應保證一定時間用于指導學生朗誦,而不是進行瑣碎的分析,課堂上朗誦的形式要靈活多樣,這樣才能使學生的閱讀興趣保持穩(wěn)定,才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同時也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如果整節(jié)課總那么一兩種讀法,必然會敗壞學生的胃口。什么樣的課文內容,什么樣的閱讀要求,采用什么樣的形式讀最合適,教師要安排得恰到好處,并讓學生學會合理選擇各種讀法。如放聲朗誦一般適合于課前預習、初讀感知和導讀理解之后地欣賞性閱讀:輕聲朗誦用于思考難度一般的問題;指名朗誦的優(yōu)勢就是一個人讀,大家聽,邊聽邊思考,思維流暢;齊聲朗誦一般適用于閱讀詩歌,較短的課文和長課文中的某些重點部分,優(yōu)美的片段,精妙的描寫和氣勢宏大,語言激昂的文章也適合于齊聲朗誦,齊聲朗誦能鼓動學生情緒,喚起閱讀興趣。
四、將朗誦藝術真正引入初中語文課堂的具體策略
在初中語文教育中,讓所有的學生在課堂上不僅動手、動眼、動腦,而且必須動口,大聲朗誦,使學生克服由于口語表達較差而引起的羞于開口的狀況,讓全體學生無一遺漏地真正“動”起來,形成朗誦的氛圍,那么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該如何讓學生在多種形式的“讀”中感受到朗誦的情趣和快樂呢?
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課前讓學生“自己說”。傳統(tǒng)語文教學重在教師的講授,學生往往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一方面,一堂語文課,學生沒有多少機會闡述自己的見解,久而久之,坐享其成的聽課習慣養(yǎng)成也就不愿積極發(fā)言了。另一方面,一些學生從家長或社會吸取“少說為佳、言多必失”的教訓,怕因說錯話而受到教師的批評、其他學生的嘲笑,不敢多說,這樣的教學嚴重束縛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也使原來活躍的語文課變得索然無味了。這就需要廣大教師敢于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轉換角色,多充當聆聽者,將課堂這個舞臺真正交到學生手里,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最佳的語言環(huán)境。我們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幾分鐘談談昨天的報紙、自己感興趣的新聞或時訊、自由討論,暢所欲言,以培養(yǎng)他們敢于說話的能力,同時在語文教學中多鼓勵學生敢于置疑,圍繞教材、旁征博引,激發(fā)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
參考文獻
[1]王邦春.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教學現(xiàn)狀及其對策[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14):89.
[2]張韡.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教學的困境及其對策[J].吉林教育,2011(07):74.
[3]楊晟義.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教學的困境與對策[J].甘肅教育,2010(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