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麗萍
【摘要】科幻作品是基于科學背景上的人類幻想,具有科學性、幻想性和人文性??苹瞄喿x,可以豐盈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幫助學生增長科學知識、培養(yǎng)科學精神、豐富想象力、培植思考力、陶冶高尚情操。
【關鍵詞】科幻閱讀 科學素養(yǎng) 人文素養(yǎng)
有人說,科幻作品是用一個腦洞大開的基點(想象力之美)、幾塊常識的柱石(知識之美)、無數(shù)邏輯的線(理性思維之美)搭建出的建筑??苹米髌芬钥茖W為對象,通過豐富的想象來拓展時間的長度和空間的廣度,構筑美好的未來世界,引發(fā)人們對未來生活的思考,這對于好奇心強烈、探索欲強、愛動腦筋的孩子而言,極具魅力。在做《融通人文與科學素養(yǎng)的科幻主題閱讀課程開發(fā)研究》這一課題的過程中,我引領學生瀏覽了大量的科幻作品(包括科幻小說與科幻電影),浸潤其中,學生的科學、人文素養(yǎng)得到有效提升,日漸豐盈。
一、浸潤科幻,豐盈科學素養(yǎng)
科學性和幻想性是科幻作品的兩大基本美學特性??苹玫囊淮笤厥强茖W的設想或者高科技,這也是科幻最重要的特征。因此,閱讀科幻作品,有助于豐盈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1.增長科學知識
科幻作品往往通過一種可信的、自洽的科學理論設定推演,它和科學是相輔相成的??苹米髌房梢宰寣W生習得很多科學知識。如閱讀儒勒·凡爾納的《海底兩萬里》,學生可以了解潛艇的發(fā)明緣由、潛艇的構造知識、有關海洋發(fā)電與開采海底礦藏等諸多知識。觀看電影《天空之眼》,學生可以了解到當今世界最先進的一種高科技武器——昆蟲式偵察機??苹米髌芬部梢宰寣W生看到基于當前人類的自然科學知識之上的一種展望、可能性。如觀看電影《巨齒鯊》,學生可以打開眼界,原來要去深潛海底可以發(fā)明一種柔軟而韌不可破的防鯊籠……科幻源于科技又妙于科技,閱讀科幻作品有助于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學習科學常識,了解科學前沿進展。
2.習得科學觀察法
科學觀察是人們有目的、有計劃地感知和描述客觀事物的一種科學認識方法。它作為一種基本的認識活動,貫穿于整個科學研究過程中。而以科學為基的科幻作品,作者在描述科學世界時,往往有獨特的觀察方法,如《海底兩萬里》中有這樣一段描述:“在這些珍貴的海生植物中間,我發(fā)現(xiàn)了許多諸如輪生的海苔、孔雀團扇藻、葡萄葉形的海藻、粒狀的水馬齒、猩紅色的柔軟海草、扇子形的海菰、蘑菇頭狀的吸盤革等種類的海生植物?!弊髡邚男螤?、顏色兩個方面來觀察事物。而“路旁盡是錯雜的小珊瑚樹所形成的混亂的珊瑚樹叢,樹枝上遮滿白光閃閃的星狀小花。我看見好像是薄膜一般的和圓筒形樣的細管在海波下顫動。我要去采它們帶有纖維觸須的新鮮花瓣。但是,當我的手挨近這些有生命的含羞草的時候,雪白的花瓣便縮入它們的朱紅匣子中去了,珊瑚叢隨機轉變?yōu)橐淮髨F的石圓丘”這段中,作者從形狀、顏色、質地、動態(tài)變化等多個方面來觀察事物。閱讀過程中,學生會自然而然地習得這種具有文采美、肌理美的科學觀察方法。
3.培養(yǎng)科學精神
科幻作品是基于科學背景上的人類幻想,或以幻想形式表達出來的人們對科學精神的向往,因而它能給予學生科學精神的滋養(yǎng),激勵學生像書中的人物一樣勇于探究,不畏困難,堅持不懈地探索,大膽嘗試并能積極尋求有效的問題解決方法等。如閱讀《海底兩萬里》,學生能感受到作者儒勒·凡爾納大膽想象潛艇、海底生活從而最終造福人類的科學精神,深受感召,激發(fā)起強烈的科學探究欲望。
二、浸潤科幻,豐盈人文素養(yǎng)
科幻作品大多聚焦于對科學與人性關系的探討,尊重人類大眾的價值體系、倫理規(guī)范和感情基石,具有很強的人文性??苹瞄喿x,有助于豐盈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這里所說的人文素養(yǎng)是比較廣義的,它涵蓋了想象力、思考力、人文關懷等多個方面。
1.豐富想象力
科幻作品的另一大元素是幻想,它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給讀者帶來未來的想象,讓讀者與未知相遇,看到從來沒有過的景色和真正的想象力。這種想象,有時很瑰麗——如《海底兩萬里》:從太平洋到大西洋,蜿蜒游曳兩萬里,跟著鸚鵡螺號的客人,穿越變幻莫測的海底;有時很奇妙——如《愛麗絲漫游奇境記》:愛麗絲喝下小瓶子的水,身體慢慢變小,只有25厘米;有時很離奇——如《愛麗絲漫游奇境記》:花園里一棵巨大的玫瑰樹,上面的花是白色的,撲克牌園丁忙著把白花染紅;有時很傷感——如《海底兩萬里》:一條沉船、凄慘的海難情景;有時很神秘——如《愛麗絲漫游奇境記》:柴郡貓從尾巴到屁股到爪子到肚皮再到脖子、腦袋、下巴、耳朵、眼睛一點一點地消失,最后留下一個微笑在樹上閃亮;有時很遙遠——未來怎樣?一百萬年后會怎樣?大膽奇妙的想象能帶給學生獨特的閱讀體驗與無盡的閱讀快感,讓他們愛不釋手。讀完《海底兩萬里》,學生說:“在海底世界,海蛇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我常常騎著海蛇,在海底四處漫游,穿過平原,穿過森林,看到各種奇異的動物、植物……”這樣的想象何等曼妙!
2.培植思考力
喬布斯號召大家學編程,說過這樣一句話:“科幻給予人一種全新的思維工具?!泵恳徊靠苹米髌范颊宫F(xiàn)了作者的世界觀、價值觀,反映著人類對其自身以及其周邊世界的思考,也引領著讀者站在時間之外,從不同維度的空間去思考我們人類自身的問題,思考世界,進行“如果這樣……會怎么樣?”的思維游戲,合理地展現(xiàn)無限可能性??梢源┰綍r空,進入更高或更低維度,面見外星生命;可以死而復生,時光倒流;可以旅行至宇宙盡頭或另一個宇宙;可以摧毀或再造一個星球或星系;可以改造身體,強化、共用大腦,移植、上傳記憶;可以用皮膚吸收光能……通過閱讀,學生的思維得以打開,對于自身、對于世界的思考會有更寬廣的理解,以至于產(chǎn)生“我想發(fā)明一種無人機,可以飛來飛去送包裹、外賣,減輕快遞員、外賣小哥的辛苦;它還能變形,變成清道夫,清理空中的垃圾,讓天空永遠干凈、永遠湛藍”“我想發(fā)明一種醫(yī)療直升機,身體像一顆膠囊藥丸,里面有最先進的醫(yī)療器材、設備,可以到任何地方救援,給予病人及時的搶救和最有效的救治”之類的美好想象,為人類尋找擺脫現(xiàn)實困境的路徑。
3.陶冶情操
人物形象是科幻作品的基本構成要素之一,科幻作品作者塑造的主人公往往勇敢堅韌、充滿智慧,具有各種人類美好的品質,從而感染、陶冶學生的情操。如《愛麗絲漫游奇境記》中的愛麗絲善良、有愛心、堅強,遇到困難能努力想辦法解決;《海底兩萬里》中的尼莫船長,品德高尚,英勇頑強,反對奴隸制、反對壓迫者。他熱愛海洋,說他們的衣食都取自于海洋,海洋中沒有爭斗、廝殺、獨裁……這些品性無形中都會影響著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
俄國科學家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說:“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是人類不能永遠生活在搖籃里?!背浆F(xiàn)實又遵循科學規(guī)律的科幻作品能引起兒童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豐富兒童的認知世界,有效激發(fā)兒童的創(chuàng)造性想象,保護和拓展兒童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浸潤科幻閱讀,豐盈學生科學與人文素養(yǎng)的羽翼。
(作者單位:江蘇省太倉市科教新城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