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摘要] 目的 研究五常法在心血管內科急救藥械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該院于2016年5月成立了心血管內科急救藥械管理五常法小組,應用五常法,即“常組織、常規(guī)范、常整頓、常自律和常清潔”方法對心血管內科藥械實管理,并與往期常規(guī)管理下的各類數(shù)據(jù)進行了對比,分析在實施五常法后,心血管內科急救藥械管理的效果。結果 經五常法管理后,心血管內科急救藥械管理的完好度評分(100.0±0.0)分,護士對急救知識的掌握率評分(95.4±1.3)分,患者滿意度評分達到了(92.7±4.2)分,在五常法實施前,心血管內科急救藥械管理的完好率評分為(82.5±2.4)分,護士對急救知識的掌握率評分(80.5±6.8)分,患者滿意度評分為(74.5±3.5)分,各項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五常法在心血管內科急救藥械管理中的實施可以提高管理質量,規(guī)范病區(qū)管理,減少了以往管理中出現(xiàn)了藥械不足、藥品過期、管理混亂、護士專業(yè)水平不足以及藥品器械送達不及時等問題,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該管理方式可在心血管內科急救藥械管理以及其他科室管理中進行推廣應用。
[關鍵詞] 五常法;心血管內科;急救藥械管理;管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 R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3(a)-0080-02
五常法管理是一種可以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和質量的管理方式,在心血管內科急救藥械管理中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為了明確五常法在心血管內科急救藥械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該院于2016年5月成立了心血管內科急救藥械管理五常法小組,應用五常法對心血管內科藥械實管理,分析其管理效果,具體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院成立了心血管內科急救藥械管理五常法小組,應用五常法,即“常組織、常規(guī)范、常整頓、常自律和常清潔”方法對心血管內科急救藥械實施管理,并與往期常規(guī)管理下的各類數(shù)據(jù)進行了對比,分析在實施五常法后,心血管內科急救藥械管理的效果??剖夜苍O有50張床位,1名護士長,20名護士,2臺搶救車,3臺臨時起搏器,4個簡易呼吸氣囊,3臺心電圖機,3臺除顫起搏儀,4套有創(chuàng)測壓模塊與導聯(lián)線,15臺多功能監(jiān)護儀,3臺微量泵以及8臺輸液泵,電動腳踏吸引器與中心吸引器各5臺。
1.2 方法
在實施五常法管理之前,該院對心血管內科急救藥械管理質量進行了綜合評價,主要內容有:急救藥械管理的完整性、護理人員對急救知識的掌握率。同時使用該院自制的滿意度評量表采集了科室患者對科室醫(yī)療救治工作的滿意度,此次共采集了30例患者的滿意度。完成數(shù)據(jù)采集之后,對該院心血管內科急救藥械管理實施了長達3個月的五常法管理,主要內容有以下幾點。
①問題分析。組織科室護士以及管理人員對以往科室急救藥械管理中的問題進行分析總結,得出了以下結論:首先,急救藥械的歸置整理不統(tǒng)一,放置較為混亂,不易取拿;其次,急救藥械品種、規(guī)格、數(shù)量、標識等不清晰,存在錯誤;急救藥械取用后沒有及時進行記錄和補充,器械存在維護問題和故障問題;人員班次交接耗時較長,交接內容不全面、不準確、不清晰,直接影響到了下一個班次人員對急救藥械的管理效果。
②目標制定。根據(jù)所分析和總結的問題,成立了心血管內科急救藥械管理五常法小組,依據(jù)科室情況,制定了急救藥械的管理計劃、管理標準和管理目標,并分配了專人對不同的藥品、器械進行管理[1]。以提升科室急救藥械管理質量,實現(xiàn)零失誤、零遺漏和百分之百完好率為總目標,不同類別的器械分配專人進行管理,其中搶救儀器和設備分配一名人員進行管理,搶救藥品分配兩名人員進行管理,全科人員每日進行晨會培訓,提升護理人員對急救知識的掌握度,并普及關于五常法管理的相關知識、科室管理理念以及每個階段的急救藥械管理目標、管理標準,提高全體人員參與五常法管理的積極性與配合度。
③常組織。每天組織早會,總結前一天急救藥械管理中的存在的問題,對問題提出解決,并制定出當天以及后1 d的管理標準與目標,每周組織一次科室急救藥械管理大檢查,主要內容有:管理效果評價、急救藥械數(shù)量檢查、類目檢查、故障檢查,查看各類急救藥械是否都進行了分類處理,有無張貼明顯清晰的標簽、編號等;每半個月組織檢查備用急救藥械管理的質量,確保備用急救藥械實現(xiàn)了封條、分層管理,質量無誤,且在有效期內[2]。
④常整頓。急救藥械按規(guī)定進行放置,安排專人進行管理和定期的檢查維修。主要的整頓內容包括:定期對急救藥械放置室進行衛(wèi)生整頓,做好消毒殺菌工作,保持置放室的干凈、整潔和清潔;要求班次交接必須要清晰,一目了然,并在相應的記錄本上做好記錄,內容必須包括交接時間、交接內容、交接人、各類急救藥械數(shù)量、規(guī)格、位置、質量等是否確認完整無誤等[3];多功能監(jiān)護儀、輸液泵、除顫儀等搶救設備需要按照使用頻率進行放置,在科室重癥病房,放置必要的床旁檢查和搶救設備;急救藥械必須分門別類、擺放整齊;隨時抽查人員對急救藥械的取用情況和了解度;定期對科室急救車輛的準備情況進行整頓,主要內容有司機人員的上崗效率、車內急救設備與藥品的準備情況、車內清潔情況、車輛性能是否完好無損等等。總而言之,一切急救藥械的擺放、歸置都要井然有序、一目了然,符合按照科室的使用需求。
⑤常清潔。對于剛使用完的設備,必須立即進行消毒殺菌等基本的清潔工作,急救藥械放置室需要每日定點進行清潔,使用消毒水清潔地面,使用清水擦拭物品及其包裝表面的灰塵,清潔過程中,不能調換物品的放立面和擺放順序,必須保持貼有標簽的一面朝外擺放;保潔人員清潔完畢后,由管理人員再次進行檢查,首先查看清潔工作是否到位,其次,查看物品的放置是否保持準確[4];針對檢查出的藥品缺損、器械故障,要第一時間進行補充或故障報修,短時間內無法解決的,要羅列出來,懸掛在放置室的顯眼位置,完成一項,勾畫一項,直到全部問題解決。
⑥常規(guī)范。針對急救藥械的一些管理和檢查事務,都要做到規(guī)范化和標準化。例如,針對各類急救器械,需要保持器械操作流程和說明書的完整性,對于已經缺損的,要及時填寫并張貼在器械右手側的顯眼位置,注意不要影響使用和操作,保證使用者可以一目了然器械的操作規(guī)范、養(yǎng)護標準等;在設備的一側張貼維護表格,每次在檢查完設備質量之后,需要填寫對應的負責人、檢查時間和檢查結果,做到問責有人;設備外借要通過一定的流程,并準確地進行記錄,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對設備進行充電和維護,保證設備可以隨取隨用;每周一次組織技術人員對設備進行質量和性能檢查,確保設備檢查結果的準確性和各項功能無誤;對于備用急救藥械,可每月拆封進行檢查,主要檢查內容有:數(shù)量是否準確、質量是否在保質期內、物品是否完整等等,對于失效期不足3個月的要及時兌換,不足6個月的需要做好提示標示,以免將過期藥品用于搶救治療[5]。
⑦常自律。每周對科室護理人員進行考評,主要側重于護理人員對急救藥械的熟悉度和對急救知識的掌握度,不定期地進行職業(yè)培訓和思想教育工作,要求科室人員養(yǎng)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在工作中,應當相互幫助、相互監(jiān)督和相互促進,科室人員需每日寫作工作筆記,回顧和總結自己每日的工作內容,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由領導人員進行抽查。
1.3 觀察指標
由院領導和科室領導組成5人考評小組,對心血管內科急救藥械管理質量進行評價,主要內容包括:急救藥械管理的完好性、科室人員對急救知識的掌握兩項內容,每項總分100分,由評價小組進行專業(yè)打分,最后記平均分,采用本院自制的滿意度評量表,采集患者對科室醫(yī)療救治工作的滿意度,參與評價患者共30例,總分100分,由患者自行完成評價。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使用t進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五常法管理后,心血管內科急救藥械管理各項管理指標均優(yōu)于管理前(P<0.05)。見表1。
3 討論
心血管內科收治的都是重癥患者,大部分的心血管疾病都具有發(fā)病急、病情發(fā)展快,死亡率和致殘率高等特點,這就要求在科室的急救藥械管理中能夠做到準確、及時、清晰,在有急救搶救需求的時候,可以在第一時間取用藥品和器械,讓患者快速進入急救,為患者的搶救爭取更多的時間[6]。由于心血管內科急救藥械管理的特殊性和復雜性,在以往的管理工作中,藥品送達不及時、藥品過期、送達時間長等問題時有發(fā)生,影響了患者的搶救和治療,同時也造成了患者滿意度的下降。
通過該次研究可以得知:五常法在心血管內科急救藥械管理中的實施可以提高管理質量,規(guī)范病區(qū)管理,減少了以往管理中出現(xiàn)的藥械不足、藥品過期、管理混亂、護士專業(yè)水平不足以及藥品器械送達不及時等問題的出現(xiàn),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該管理方式可在心血管內科急救藥械管理以及其他科室管理中進行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聶立華,楊茵茵.五常法在心血管內科急救藥械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6,7(18):188-190.
[2] 李磊.動態(tài)原理在病區(qū)急救藥械管理中的應用探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33):272-273.
[3] 梅琳,代紅珍,吳玉梅,等.動態(tài)原理在病區(qū)急救藥械管理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瓢妫?011(3):183-184.
[4] 黃開芳,謝淑榮,吳暉,等.病區(qū)急救藥械控制與管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2):105-106.
[5] 張萌,王曉華,王小杰,等.品管圈在院外急救藥械質量管理中的應用初探[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yī)學雜志,2015,10(11):1051-1053.
[6] 陳曉鳳,李方蘭.運用“五常法”規(guī)范急救車藥械管理的效果評價[J].醫(yī)學信息,2013(9):147.
(收稿日期:2017-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