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生梅
小學語文作為一門非常重要的科目,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來說,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小學階段的閱讀教學,是幫助學生塑造自我的重要階段。好的閱讀教學,能夠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幫助學生打好語言基礎。新課標也提出,應當讓學生多讀書,讀好書,由此增加閱讀量,拓展閱讀范圍。但是在傳統(tǒng)的閱讀課堂上,還存在一些問題,如課堂的講解形式仍然是以教師為主,并未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為了改善此種情況,教師應當采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開啟快樂的閱讀課堂,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切實體會到閱讀的樂趣,并通過廣泛閱讀來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與思維能力。
一、編寫表演課本劇,激發(fā)閱讀興趣
調(diào)動閱讀興趣,完整自主閱讀,是打造“悅讀”課堂的基礎。在閱讀教學中,通過編寫與表演課本劇,就能夠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提高閱讀效果。
例如,在教學《三顧茅廬》時,教師就可采用編寫并表演課本劇的形式來帶領學生進行自主閱讀,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找出文中的主要人物(劉備與諸葛亮)以及涉及到的人物(張飛和關羽),了解故事的走向,此時教師也可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通過思考問題來把握人物形象,深入了解故事你內(nèi)容。如劉備是個怎樣的人?諸葛亮呢?為什么諸葛亮會忠于劉備?劉備是怎樣訪得諸葛亮的?課文講述了什么樣的故事?文章的題目為《三顧茅廬》,“顧”是什么意思?為何要“顧”?劉備第三次去拜訪諸葛亮時發(fā)生了什么?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思考與交流后,教師就可將文章改編成課本劇,如此一來,學生就能夠抓住文章的重點與難點,突出文章的情節(jié),提高學習的趣味性。
對文章進行深入閱讀后,學生可組成小組來合作改編并表演。首先需要編寫課本劇,由小組組長來分工,有些成員負責收集音樂背景,為劇本配樂;有些學生負責準備服裝;文字功底較好的學生可負責改臺詞……成員們各司其職,對文中人物的動作、心理與神態(tài)等,都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與研究,共同合作,由此便構(gòu)建了“樂學”的閱讀課堂。在閱讀課堂上,故事性較強的文章還有很多,如《臥薪嘗膽》《哪吒鬧?!贰独呛吐埂返?,這些文章都可融入編寫課本劇的環(huán)節(jié)。通過改編課本劇,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時合作能力與創(chuàng)造力也能夠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這也是實現(xiàn)“悅讀”教學的主要策略。
二、析詞賞句,品文字之味
王安石說:“千錘百煉為一綠”,是咀嚼文字的好例子,這也是學習語文最大的趣味,咀嚼文字需要找出文章的關鍵點,控制難易度,讓學生自己理解,自己掌握。在課堂上,品讀詞句,讓學生在腦海中回顧熟悉的映像,在品讀的過程中更好的理解文字的內(nèi)容,理解文字背后的故事,由此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受。例如在學習《霧凇》時,教師就可引導學生循序漸進的品析詞句。
師:霧凇是如何穿上潔白、銀光閃爍的衣服呢?與你們平時穿的衣服是否一樣?
生:不一樣。
師:哪些地方不一樣?
生:霧凇是慢慢的,輕輕的。
師:那你們是如何感受到的?
生:文中寫道“慢慢地”“輕輕地”“一層又一層地”。
師:那么霧凇穿了多久呢?
生:一個晚上。
師:為了將美麗的“衣服”更好的呈獻給大家,所以她穿的非常認真,穿了一晚上,讓我們通過朗讀來感受這一過程吧。(引讀霧凇形成的過程,“每當夜幕降臨……都是銀松雪柳了”。在朗讀的過程中應重點指導學生讀好“慢慢地、輕輕地、一層又一層地”。)隨后詢問學生,幾個疊詞在句中發(fā)揮了怎樣的作用。
生:“漸漸地”是表示霧越來越濃,“慢慢地”表示霧氣凝結(jié)的速度慢,“輕輕地”表示霧氣在凝結(jié)的過程中,給人一種輕柔的感覺。
師:“一層又一層地”這個詞語你們是如何理解的?
生:這是霧氣凝結(jié)與加厚的過程。
這些內(nèi)容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要點,在課堂上,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分析文章的詞句,體會如何描寫“水汽”到“霧凇”的變化過程。此外,教師還可引導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體會文字背后隱藏的含義。
三、拓寬范圍,內(nèi)外結(jié)合,拓展學生閱讀空間
在閱讀教學中,也不可拘泥于書本教材,在充分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與心理特點,拓展閱讀范圍,帶領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閱讀材料,由此將課內(nèi)閱讀與課外閱讀有效結(jié)合,拓展學生的閱讀空間。在教學《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之前,教師就可帶領學生閱讀《上下五千年》;學習完《哪吒鬧?!返墓适潞?,教師可引導學生閱讀《封神榜》的神話故事,幫助學生拓展閱讀視野。另外,教師還可為學生推薦一些優(yōu)秀的雜志,如《意林》《讀者》與《青年文摘》等,讓學生將課內(nèi)閱讀與課外閱讀有效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從自己的興趣點著手,提高閱讀效果。
綜上所述,想要開展“悅讀”教學,就需要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自主閱讀,養(yǎng)成終身閱讀的習慣。在教學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從基礎開始,尊重學生,為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氛圍,打造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閱讀活動中,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掌握閱讀技巧,汲取更多語文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