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永慧,邢 煜
(1. 中交第二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 210037;2. 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南京 210019)
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桁架橋是近年來發(fā)展迅速的一種新興橋型,它由連續(xù)梁橋演變而來,具有自重輕、剛度大、受力明確以及材料利用率高等優(yōu)點[1]。斜拉桁架橋結構美觀大方,符合橋梁美學的要求,且跨越能力強,在200 m左右的主跨范圍內,其結構受力較混凝土連續(xù)梁橋有較大優(yōu)勢,養(yǎng)護及經濟性又較斜拉橋更優(yōu)。
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桁架橋結構受力特性綜合了斜拉橋與連續(xù)梁橋的受力特點,將主梁內力分解為3根桿件產生的軸向力及軸向力所產生的綜合彎矩。桁架上弦桿為受拉構件;下弦桿除邊跨局部受拉外,其余以受壓為主;腹桿分為拉腹桿及壓腹桿。其中,受拉桿件配置預應力束、受壓桿件選用鋼筋混凝土、綜合彎矩由桁架結構構成的大剛度“名義截面”來抵抗軸向拉力[2-3],充分利用了材料的受力特性。
百歲溪大橋位于宜昌市夷陵區(qū),跨越太平鎮(zhèn)河流百歲溪,主橋采用95.6 m+176 m+95.6 m斜拉下承式桁架結構,其中上弦桿、下弦桿以及拉腹桿為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壓腹桿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橋面寬度為:凈9 m(行車道)+2×1.15 m(桁架結構)+2×0.75 m(檢修道)+2×0.25 m(欄桿),如圖1所示。
圖1 百歲溪大橋橋型布置圖
采用有限元分析軟件Midas建立全橋空間模型,如圖2所示,其中主梁、橫梁、桁架、V形墩以及墩柱均選用梁單元,全橋共1 504個節(jié)點,1 720個單元。橋墩承臺處固結,橋臺處按盆式支座實際約束設置。
桁架結構以橋梁跨徑中心線對稱布置,圖3為百歲溪大橋半片桁架中桿件編號及節(jié)點位置示意圖。
圖2 百歲溪大橋全橋空間模型圖
圖3 桿件編號與節(jié)點位置
(1)下弦桿
圖4為下弦桿各種荷載下應力分布曲線圖。由圖4可知,百歲溪大橋下弦桿在自重及二期恒載作用下,邊跨支點位置和中跨跨中位置均出現(xiàn)拉應力,而對下弦桿局部張拉預應力鋼束后,下弦桿在標準組合下,均處于受壓狀態(tài)。
圖4 下弦桿各種荷載下應力分布曲線圖
表1為下弦桿在組合1由軸力和彎矩產生的應力值。由表1數據分析可知,下弦桿在某一指定工況作用下,桿件應力組成以軸向應力為主,且越靠近主墩位置,軸力與彎矩產生的應力比值越小。
表1 下弦桿在組合1由軸力和彎矩產生的應力值 MPa
(2)上弦桿
圖5為上弦桿各種荷載下應力分布曲線。由圖5可知,百歲溪大橋上弦桿在自重及二期恒載作用下,除邊跨支點位置局部受壓外,整體以拉應力為主,因此,上弦桿均應根據受力配置預應力鋼絞線。
圖5 上弦桿各種荷載下應力分布曲線圖
表2為上弦桿在組合1由軸力和彎矩產生的應力值。由表2數據分析可知,上弦桿在某一指定工況作用下,桿件應力組成以軸向拉應力為主,且越靠近主墩位置,軸力與彎矩產生的應力比值越小。
表2 上弦桿在組合1由軸力和彎矩產生的應力值 MPa
(3)腹桿
圖6為腹桿各種荷載下應力分布曲線。由圖6可知,百歲溪大橋腹桿在自重及二期恒載作用下,相鄰腹桿交替出現(xiàn)拉壓應力,驗證了斜拉桁架橋桁架的受力特性。對拉腹桿中設置預應力鋼束后,腹桿應力均為壓應力。
圖6 腹桿各種荷載下應力分布曲線圖
表3為腹桿在組合1由軸力和彎矩產生的應力值,由表3數據分析可知,與上下弦桿應力組成規(guī)律類似,腹桿在某一指定工況作用下,桿件應力組成以軸向拉應力為主,且越靠近主墩位置,軸力與彎矩產生的應力越小。
(4)桁架位移
因上弦桿與下弦桿在節(jié)點位移上基本相同,只是量值大小不同,故對撓度的分析以下弦桿與腹桿相交的節(jié)點為例,如表4所示。
表3 腹桿在組合1由軸力和彎矩產生的應力值 MPa
表4 節(jié)點在各種荷載作用下的DZ位移值 mm
結構產生豎向位移主要原因是自重和預應力,邊跨豎向位移比中跨小。
本文通過對百歲溪大橋這一工程實例的深入分析,對斜拉桁架橋桁架結構的特性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研究,綜上,得到如下幾點結論:
(1)百歲溪大橋的計算結果驗證了斜拉桁架橋的桁架結構原理:上弦桿受拉,下弦桿受壓,指向桁架頂的為拉腹桿,反之為壓腹桿,且所有桿件主要由軸向受力控制,彎矩影響相對較小。
(2)隨著桿件位置靠近主墩墩頂位置,所有桿件中應力值的絕對值都在不斷變大,而彎矩產生的應力占荷載組合應力的比例也隨著桁架組合的“名義截面”增大而逐漸減小。
(3)斜拉桁架橋結構在滿足橋梁功能的同時,兼具美觀、經濟性優(yōu)等優(yōu)點,但本文將桁架連接處理想化為鉸接點,未計入節(jié)點剛域效應對桁架應力的影響,下一步將會對此課題做細化研究。
參考文獻
[1]金文成,黃古劍.斜拉桁架體系橋梁的結構前景和應用前景[J].華東公路,2005(5):58-60.
[2]張永健,黃平明.斜拉式桁架橋仿真分析[J].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2):42-45.
[3]尼穎升,李金凱.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桁架橋結構特征分析[J].城市道路與防洪,2010(12):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