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潤忠
“綠色作文”教學模式是指以小學三至六年級的學生為研究對象,旨在引導學生“說真話、寫真事、抒真情”的習作教學范式。筆者通過兩年的研究,形成并確立了“一四四”小學生“綠色作文”教學模式。即:“一條教學主線、四個實施建議、四大操作環(huán)節(jié)?!?/p>
“一條教學主線”解析
“一條教學主線”即是先寫后導?!跋葘懞髮А?,要求在習作課上,教師完成了“激趣環(huán)節(jié)”之后,不再像以往那樣,要么做滔滔不絕的寫作指導,要么范文引路,要么列出固定寫作提綱,而是在學生有了強烈的表達激情,有了不吐不快的訴說欲望時,讓學生自然而然地進入寫作狀態(tài)?!跋葘憽本褪亲寣W生擁有獨立的思維過程,同時讓教師更加熟悉和了解學生的情況。“先寫”凸顯了學生是習作的主人,保證了學生個性的張揚,靈動了學生的思維和表達。學生我手寫我心,獨立表達自己思想,寫他們自己想要表達的內(nèi)容。學生“寫”在前,教師“導”在后,學生暢所欲言,教師指導有針對性。
“四個實施建議”內(nèi)容
“四個實施建議”即是進行小學生作文教學指導的四個教學實施建議。
實施建議一:明確目標 “明確目標”就是要熟悉課程標準,吃透課程標準,深刻理解領會課程標準中關于習作的總目標和各學段的階段目標。通過課題研究,細化課程標準中的學段目標與內(nèi)容。即:第一學段(1至2年級):喜歡寫——寫自己想說的話,重在培養(yǎng)興趣,使學生樂于表達;第二學段(3至4年級):主動寫——不拘形式、寫清楚,重在減少束縛,使學生自由表達;第三學段(5至6年級):能夠?qū)憽獌?nèi)容具體、分段表述,重在表達真情實感,使學生進行有個性的表達;第四學段(7至9年級):具體明確、文從字順。
實施建議二:精于指導 精于指導主要體現(xiàn)在:作前導趣,讓學生有話想說;評中導向,讓學生一課一得;展中獲情,讓學生收獲習作的自信與勇氣。教師的指導貴在“精”。學生習作能力的提升主要依靠多讀多寫,并非教師過度的指導?!白髑皩ぁ保褪峭ㄟ^多種形式的活動或創(chuàng)設適切的情境,鼓勵、調(diào)動學生愿意敞開心扉的用語言文字進行交流與表達。“評中導向”就是學生在習作交流匯報中,教師圍繞本次習作目標和教學重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實施建議三:勤于積累 作文具有很強的實踐性,作文能力是在語言運用的實踐中得到提高的?!罢Z言積累”就是很好的語言實踐。指導學生積累重在兩方面:生活積累、閱讀積累。生活積累就是要通過開展活動豐富學生的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諸如做各類家務、辦班級墻報、社會公益服務等。閱讀積累,就是要指導學生大量閱讀、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在閱讀中積累語言,獲得語感,習得寫作方法。
實施建議四:樂于展示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斑M行交流和表達”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展示”。學生在多種形式的展示中“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感悟?qū)懽魇菫榱俗晕冶磉_和與人交流”,聽到“讀者”的心聲,獲得反饋與建議,這就是“展示”的魅力。創(chuàng)建自編作文集、作文漂流集、班級作文角,樓道作文展臺、創(chuàng)建習作博客、作文朗誦大賽、班級習作集錦、報紙發(fā)表等形式和渠道,引導學生體驗習作的快樂,感受習作的魅力,獲得習作的自信。
“四大操作環(huán)節(jié)”概述
“四大操作環(huán)節(jié)”:激趣、起草、賞評、修改。
環(huán)節(jié)一:激趣 旨在激發(fā)欲望,提示要求。學生總是有了想法才會去寫作,這是寫作的原動力。激趣就是要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具體的辦法有體驗活動激趣、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自主命題激趣、說寫結合激趣。提示要求即是簡要明確提出本次寫作要求,力求簡單明了。學生既是活動的參與者,又是活動的觀察者,學生有了親身的體驗和感受,同時又有教師的引導觀察,使學生既樂在其中,傾情投入,充滿情趣,寫作興趣也會自然而然有了。
環(huán)節(jié)二:起草 強調(diào)靜思默寫、一氣呵成。作文的起草是在構思完成的基礎上動筆行文,寫出初稿的過程。這一環(huán)節(jié)強調(diào)“靜”,“靜”中文思涌動。教師不放音樂作烘托氣氛,不講放心不下作講解指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尾聲中教師走動了解學生的習作情況,發(fā)現(xiàn)典型,以備下一環(huán)節(jié)評改。
環(huán)節(jié)三:賞評 即展示交流、欣賞指導。教師邀請習作質(zhì)量高的學生走上講臺繪聲繪色把自己寫的習作當眾讀給同學們,師生共議文章的精妙處,教師針對本次習作的寫作要求,滲透指導。學生從師生評議中獲得啟迪、思考。在此環(huán)節(jié)中師生共同分享、以欣賞者的角度評議。從展示、評議中獲得習作的興趣、自信,習得習作的技能、方法。
環(huán)節(jié)四:修改 好的作品都是反復修改、多次加工的結果?!靶薷摹笔菍W生再次認識自己習作的過程,是學生習作能力提升的重要一環(huán)。修改的形式有:生生互改、師生評改、典型面改等。教師要引導學生評中改,改中“品”,“品”出味道來,“品”出得失來,“品”出修改的門道來,促進學生修改能力的提高。
“一四四”小學生“綠色作文”教學模式在教學實踐中,要求教師要有先進的教學理念,良好的教學智慧,多樣的教學技能,優(yōu)秀的課堂調(diào)控能力等。唯有虛心學習,潛心鉆研,大膽實踐,敢于創(chuàng)新,“一四四”小學生“綠色作文”教學模式才會在實踐中發(fā)揮它應有的作用。
(作者單位:山西省陽泉市教學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