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勇
隨著醫(yī)療科技的不斷進步與發(fā)展,臨床在治療急性腸梗阻上廣泛采用多排螺旋CT診斷方式,其可清晰顯示出腸壁、腸腔以及附近結構狀況,有效為臨床診斷急性腸梗阻的疾病程度、位置和致病因素提供參考依據(jù),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因此在臨床上廣泛應用[1]。本文研究選取了本院的54例急性腸梗阻患者,對其分別應用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和多層螺旋CT診斷方式,探究對比其診斷價值。現(xiàn)將詳細內(nèi)容進行以下報告。
表1 對比觀察兩組患者的診斷狀況 [n(%)]
選自本院2016年1月—2017年5月接收的急性腸梗阻患者54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平均的方式,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27例患者。納入標準:經(jīng)手術病理檢查均確診為急性腸梗阻;均在研究前簽署了知情研究協(xié)議書。排除標準:患有精神疾病患者;語言意識障礙患者;合并嚴重肝腎器官疾病患者等。觀察組中,女12例,男15例,年齡為12~72歲,平均年齡為(35.62±5.32)歲,病程時間為5~72 h,平均病程為(33.20±6.82)h。其中,有單純性腸梗阻患者7例,有絞窄性腸梗阻患者6例,有高位腸梗阻患者8例,有低位腸梗阻患者6例;對照組中,女14例,男13例,年齡為10~74歲,平均年齡為(35.51±6.21)歲,病程時間為5~72 h,平均病程為(33.20±6.82)h。其中,有單純性腸梗阻患者7例,有絞窄性腸梗阻患者6例,有高位腸梗阻患者8例,有低位腸梗阻患者6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取腹部超聲診斷檢查方式,采用本院規(guī)定的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并依照患者的腸梗阻癥狀對其進行胃腸減壓等常規(guī)措施。讓患者保持仰臥體位或側臥位,避免患者受腸腔氣體的影響,以5~12 MHz為探頭頻率,分別對患者進行斜位、橫位和側位等全方面的檢查。
觀察組采取多層螺旋CT診斷方式,采用本院規(guī)定的CT診斷儀,首先讓患者保持仰臥體位,將雙臂向上舉起,在對其進行檢查前,讓患者進行正確的呼吸鍛煉,再進行掃描時,知道患者先進行深度呼吸,之后憋氣,以便于順利完成掃描措施,將掃描速度設置為每圈0.5 s。將80~120 ml碘海醇對比劑注射于患者的靜脈肘部位置,采取高壓注射器,以20~30 s為注射時間,并將其注射速度控制在3~4 ml/s范圍內(nèi)。將圖像掃描完成后,直接輸送到工作處理站,對其進行多角度、多平面的圖像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再現(xiàn)容積以及重組曲面等。全部患者的圖像均有本科室竟然豐富的影像學意識進行閱讀,對其檢查結果詳細分析,最終將診斷結果記錄下來。
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的單純腸梗阻、絞窄性腸梗阻、高位腸梗阻和低位腸梗阻等疾病診斷符合率[2],將其詳細診斷狀況記錄下來。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單純腸梗阻、絞窄性腸梗阻、高位腸梗阻和低位腸梗阻等疾病診斷符合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就目前而言,臨床外科一種十分常見的急腹癥就是急性腸梗阻,其與患者多種因素致使腸腔中的容物不能良好、順利運行以及小腸道堵塞等因素有著一定聯(lián)系[3]。人體腸道出現(xiàn)梗阻癥狀,對其全身和局部有著嚴重影響,進而導致相關病理發(fā)生變化?,F(xiàn)階段,導致急性腸梗阻的主要疾病為腸粘連、腸扭轉、炎癥、腫瘤、疝和腸套疊等[4]。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具有良好臟器成像成效,因此,在對腸內(nèi)積液型腸梗阻進行診斷時,可將其價值充分發(fā)揮出來??墒且驗闄C體腸管中的氣體不可穿過回聲,腸管回聲相對比較混亂,進而使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在診斷該類疾病上受到制約[5]。多排螺旋CT檢查方式經(jīng)過不斷進步與發(fā)展,在診斷腸梗阻方面上,取得了明顯的價值成效,顯著將腸梗阻疾病的診斷水平提高[6]。多排螺旋CT診斷中的三維重建技術可清晰顯示出腸壁、腸腔以及附近結構狀況,有效為臨床診斷急性腸梗阻的疾病程度、位置和致病因素提供參考依據(jù),在臨床診斷和治療方面具有重要的價值意義[7]。一般狀況下,臨床對單純性腸梗阻患者只采用保守藥物進行治療,而針對絞窄性腸梗阻患者則需要采取手術進行治療。所以,及時有效的對腸梗阻狀況進行明確,可有效使患者的預后得到改善[8]。通過此次研究結果可知,觀察組患者的單純腸梗阻、絞窄性腸梗阻、高位腸梗阻和低位腸梗阻等疾病診斷符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多層螺旋CT診斷成效明顯高于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具有較高的價值意義,符合我國醫(yī)療事業(yè)的發(fā)展理念,其應用前景良好。
總而言之,對急性腸梗阻患者采取多層螺旋CT診斷方式,具有較高的診斷精確率,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充足有效的參考依據(jù),充分體現(xiàn)其意義,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1]羅海波,李先明,周建輝,等. 多層螺旋CT在急性腸梗阻疾病診斷中的價值分析[J]. 現(xiàn)代醫(yī)用影像學,2017,26(3):753-755.
[2]吳玉寶. 多層螺旋CT多平面重建對急性腸梗阻診斷價值分析[J].實用醫(yī)學影像雜志,2017,18(2):111-113.
[3]張帆,夏萬泓,劉建軍,等. 多層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術在急性腸梗阻病因診斷中的應用[J]. 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6,33(3):503-506.
[4]劉新軍,張惠芳. 多層螺旋CT對急性小腸梗阻的診斷[J]. 新疆醫(yī)學,2015,45(8):1068-1072.
[5]劉宏俊,何敏. 多層螺旋CT對急性闌尾炎的診斷價值[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10(21):138-139.
[6]張琳,馬亞男,公雪. CT多平面重建技術診斷機械性腸梗阻的臨床價值分析[J]. 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6,26(5):870-873.
[7]顏俏燕,丁士申,陳剛. 多層螺旋CT薄層多平面重建技術對閉孔疝診斷價值的探討[J]. 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6,7(4):162-163.
[8]余霖. 多層螺旋CT在診斷急性腸梗阻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 中外醫(yī)學研究,2016,14(12):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