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敏慧
【摘要】高中政治朝著“生活化”的方向轉變,是深化政治教學體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體現(xiàn),對于提高政治教學效率具有推動性作用。高中政治與日常生活具有緊密的聯(lián)系,政治教師在教學時應該立足生活實際,實現(xiàn)教材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的融合,構建生活化的課堂教學情境,激發(fā)高中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的內在需求,進而培養(yǎng)高中生良好的政治素養(yǎng)。
【關鍵詞】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方式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3-0232-02
高中政治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教學時,要讓學生感受到思想政治課的時代氣息,滿足他們的生活體驗和感悟,增強他們對政治知識的理解。當前的高中政治教學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嚴重,注重理論學習而忽視教學實踐。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實踐教學,并與學生的生活實踐結合起來,進而提高教學效果,本文就此展開論述。
一、高中政治生活化的重要意義
知識來源于實踐,實踐是知識的發(fā)展動力和最終目的,也是檢驗知識是否正確的唯一標準。現(xiàn)實生活與高中政治有著內在聯(lián)系,并為政治教學提供了生活依據(jù)。
(一)生活化教學方式有利于推進教育改革
高中政治教學內容應該和社會生活及學生的思想有地結合,而傳統(tǒng)的高中政治教學脫離了生活實際,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前正在不斷深入的教育改革要求高中政治教學回歸生活際,和學生的生活相結合,這樣才能易于學生的理解,才能使政治教學面向學生、面向生活、面向社會,才能提高政治教學的有效性,使學生在學習政治知識的同時,提高認知社會和生活的能力。
(二)生活化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新課程標準要求高中政治教學要重視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和成長特點著眼,使政治教學貼近學生的生活,使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幫助學生正確看待人生和周圍的事物,實現(xiàn)個人成長和社會發(fā)展的有機統(tǒng)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三)生活化教學方式有利于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
傳統(tǒng)的高中政治教學只是單純地講解課本知識,抽象化的理論知識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學習方式只能是死記硬背,這對于高中政治的學科價值和功能的發(fā)揮非常不利。而政治教學生活化為實際生活和課本知識相結合搭建了平臺,使學生在認識和適應社會的過程中,感受到政治知識的價值。
二、實現(xiàn)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的策略
(一)精選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興趣
新課程標準要求高中政治教學要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立足于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把理論知識寓于社會生活中,實現(xiàn)生活現(xiàn)象和理論知識、生活邏輯和理論邏輯的完美結合。高中政治教學是師生共同探求知識的體驗過程,是對教材、各種環(huán)境的整合。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僅僅局限于講教材,應根據(jù)政治學科的特點,結合學生在生活中觸及到的文化、經(jīng)濟和政治現(xiàn)象,把生活中的具體事例貫穿于政治教學中,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情境
生活化教學情境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有利于陶冶他們情操,提高他們的認知能力,使他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因此,教師要面向生活、立足課本,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把生活實際和教學內容結合起來,通過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實際的生活情境,把學生身邊的人和事引入課堂,用生活情境展現(xiàn)教學內容,讓學生更好地學習理論知識。
(三)挖掘生活素材,完善教學過程
高中政治教師要以新課標精神為依據(jù),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素材,選擇貼近高中生日常生活的教學內容,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完善教學過程,使高中生在政治課堂既學到知識,又獲得快樂。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為高中生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學習素材,將政治知識賦予了生活意義,便于高中生更好地學習和體驗。
(四)結合日常生活,增加實踐機會
高中政治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關,在學習中要引導高中生觀察生活,反思生活,從生活中找到人生的真諦。還要適當增加實踐機會,給高中生提供與生活接觸的空間,選擇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內容,鍛煉高中生的動手能力。比如講高中政治《民主管理:共創(chuàng)幸福生活》,我從高中生熟悉的班級管理入手,把它作為溝通高中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與政治學科知識的橋梁,從而找到課堂教學與學生日常生活的契合點,最終在學完本課知識以后要求學生能夠做到學以致用,把所學的知識真正用到社區(qū)管理中,為社區(qū)建言獻策。通過組織這種實踐活動,讓高中生更具有生機和活力,在積極思考中領會更多的生活道理。
(五)緊隨時代步伐,引導學生時事評論
政治學科、時事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針對某一時事熱點,對其進行講解與剖析,不僅可以使高中生切實把握時事熱點涉及的政治知識,提高學生對政治學科的學習興趣,也有利于提高學生對政治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加強學生對政治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谶@樣的原因,教師應當積極引導學生開展時事點評活動,針對現(xiàn)今社會上存在的時事熱點進行點評。例如,我國多個地區(qū)“霧霾”天氣頻發(fā),給交通、生活以及人們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基于此,我國陸續(xù)出臺了多個與“霧霾”有關的政策方針。高中政治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針對這一時事熱點進行分組討論,就導致“霧霾”天氣產(chǎn)生的原因、時事報道以及國家的相關干預政策等問題,組織學生進行分析與點評,學生針對這一問題,各抒己見,講述自己對“霧霾”及有關政策方針的看法。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政治教學中,單純的理論講解無法滿足現(xiàn)代教學需求,教師把生活引入到政治教學中,充分發(fā)揮本學科的價值和作用,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積極性,在加強學生的社會道德意識與思想品德修養(yǎng)的同時,還能夠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從而為社會主義發(fā)展培養(yǎng)更多的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凌世友.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的對策[J].亞太教育,2016,(27):37.
[2]黃偉環(huán).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理性思考[J].學周刊,2016,(16):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