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勁松
(江西省樂平市人民醫(yī)院普外科,江西 樂平 333300)
隨著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的進步,醫(yī)療手段愈發(fā)完善,開腹手術在臨床中應用愈發(fā)廣泛,但開腹手術由于創(chuàng)傷較大,患者術后常受到切口感染的困擾,降低手術效果,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為了更好的幫助患者恢復健康的身體,以便其早日回歸社會,當前醫(yī)學界相關人士加大對普外科開腹手術的研究,推出了簡易負壓皮下引流裝置。本文旨在分析簡易負壓皮下引流裝置在普外手術中的應用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3年3月~2014年10月于本院接受普外科開腹手術選擇簡易負壓皮下引流裝置預防切口感染的60名患者將其歸為實驗組,采用雙盲對照法查找同時期在本院接受手術且未采用該方法預防切口感染的60例患者歸為對照組,兩組患者事前對術中所用方法均不了解,其他護理方法相同。實驗組患者平均年齡(44.6±3.7)歲;其中大專及以上學歷20例、高中文化程度15例、初中文化程度17例、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8例。對照組患者平均年齡(45.1±3.4)歲;其中大專及以上學歷16例、高中文化程度24例、初中文化程度15例、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5例。排除有不良入院記錄或精神障礙者,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即可用以對比研究。
1.2 研究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普外開腹手術,對照組患者在手術結束后采用傳統(tǒng)的縫合方法關腹。實驗組患者術中應用簡易負壓皮下引流裝置(將一次性20 ml注射器連接引導管,提拉活塞使注射器內產(chǎn)生負壓,活塞與針筒中間放置5 ml一次性注射器活塞用以固定,以便防止活塞回彈,獲取持續(xù)負壓)。其引流方法具體如下:即取一根輸液皮條,在皮條一端與切口等長部分剪出小孔,每孔其中間相距0.5 cm,手術中縫合腱膜完成后,于切口下端2 cm處做一個0.5 cm切口,將自制皮條引出,剪孔端皮條鋪設于切口下方,將引流管固定后對皮膚切口進行縫合。醫(yī)護人員每天觀察引流液的性質及數(shù)量,若低于2 ml,即可拔除引流管。
1.3 療效判定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術后切口感染情況、不適感及抗生素使用時間,實驗組患者術中使用簡易負壓皮下引流裝置,其切口感染率是否下降,患者術后不適感是否減輕以及抗生素的使用時間。自制不適感評價表,總分定為10分,分值越高證明其不適感越強,療效越差。比較兩組患者住院所需醫(yī)療費用。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予以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予以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術后切口感染情況比較 實驗組有3名患者術后出現(xiàn)切口感染問題,其切口感染率為5%(3/60);對照組有12名患者術后出現(xiàn)切口感染問題,其切口感染率為20%(12/60),兩組數(shù)據(jù)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171,P=0.013),即接受普外科開腹手術的患者術中使用簡易負壓皮下引流裝置能改善患者術后切口感染情況,其臨床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
2.2 兩組患者術后不適感、其抗生素的使用時間及住院費用比較 組織兩組患者就其不適情況開展調查問卷,治療前兩組患者的不適感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患者的不適感雖都有改善,實驗組患者的不適感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不適感評分(±s)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不適感評分(±s)
治療后4.12±0.23 6.85±0.36 49.500 0.000組別實驗組對照組t值P值例數(shù)60 60治療前8.95±0.43 8.87±0.38 1.080 0.282
2.3 兩組患者使用抗生素時間和醫(yī)療費用比較 實驗組患者抗生素的使用時間為(1.12±0.32)d,對照組患者抗生素的使用時間為(2.53±0.51)d,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住院所需醫(yī)療費用少于對照組患者,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普外科以手術為主要醫(yī)療手段,主要是為患者醫(yī)治膽道、肝臟、血管、胃腸等疾病,近年來隨著醫(yī)療衛(wèi)生手段的提升,普外科越發(fā)細化,開腹手術作為最常見的臨床治療方法,患者接受開腹手術時其身體組織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術后患者常會滋生一些并發(fā)癥,引發(fā)患者的不適感,如患者術后傷口出血、膀胱損傷、術后發(fā)熱以及腸道損傷等問題,給患者增添較多病痛,降低手術療效。以往患者在接受開腹手術時為了減少術后傷口感染,醫(yī)護人員多會讓患者服用抗生素,以期減少細菌滋生,但部分患者會出現(xiàn)胃腸道反應、肝腎不良反應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不良反應等,給患者增添新的困擾,為了實現(xiàn)最佳治療效果,醫(yī)學界加大了對開腹手術的研究,綜合分析患者術中術后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不良反應,提出應對策略[6-8]。本院自制簡易負壓皮下引流裝置將其應用于普外科開腹手術中,本文旨在分析該裝置在手術中的應用價值,實驗組患者在進行手術時應用了簡易負壓皮下引流裝置,術后患者切口感染率5%(3/60)遠低于對照組20%(12/60),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術后不適感明顯減輕且優(yōu)于對照組,抗生素的使用時間短于對照組,就住院費用而言實驗組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即患者在接受開腹手術時使用簡易負壓皮下引流裝置不僅能減少患者術后切口感染情況和抗生素的使用時間,還能有效緩解患者的不適感,減少醫(yī)患矛盾,減輕患者的經(jīng)濟負擔。因此,醫(yī)護人員可告知患者該裝置的用處,加大推廣力度,提高手術療效??傊趯嵤╅_腹手術時可應用簡易負壓皮下引流裝置,其療效顯著,可推廣應用。
[1] 向俊峰,方鯤鵬,章社民.負壓吸引引流術在普外科切口感染中的應用[J].肝膽外科雜志,2016,24(2):147-148.
[2] 王志堅,李娟華,何艷紅,等.自制簡易負壓引流裝置在預防剖宮產(chǎn)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中的應用[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7,34(2):1509-1512.
[3] 艾凌艷,葉愛琴,胡文弋,等.簡易負壓封閉引流裝置應用于甲狀腺癌術后28例圍術期針對性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14):22-24.
[4] 李洪波,林惠忠,李楊,等.負壓引流結合可吸收線在胃腸道手術切口縫合中的應用[J].中國現(xiàn)代普通外科進展,2013,16(5):405-407.
[5] 張健,李清華,王華,等.自制簡易皮片下負壓引流裝置在全、中厚皮片移植術中的應用[J].山東醫(yī)藥,2013,53(22):19-21.
[6] 鄧宇.復合封閉式負壓引流技術和常規(guī)VSD治療普外科難愈性傷口對比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5,29(16):40-41.
[7] 張方連,陳會敏.淺談腹腔引流管在普外手術中的應用[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2,2(20):77.
[8] 王晶,代藝.自制簡易負壓吸引器在乳腺癌術后皮下積液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08,23(22):2087-2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