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雙旭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1-0236-01
請大家想象一下那樣的場景:有一天,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只蝸牛去散步。
可是蝸牛爬得實在太慢了。我不斷地催它,唬它,責備它。它卻用抱歉的目光看著我,仿佛在說:"我已經(jīng)盡全力了!"
我又急又氣,就去拉它,扯它。蝸牛受了傷,反而越爬越慢了,后來干脆趴在那里不肯向前爬了,而已筋疲力盡的我也只好看著它干瞪眼……
這種情景,卻真真切切地發(fā)生在我的工作中。
在我任教的二年級的班里,有這樣一個孩子。情況較特殊,嚴格地來說,他是一個讓老師頭疼的孩子,且拋開學習成績不說,他的學習習慣很是糟糕。時常不完成作業(yè),做事效率極低,一件事情往往需要用到別人2倍甚至3倍的時間才能完成,從來聽不懂老師的話,還總喜歡打斷別人話,剛剛解釋清楚的問題,一轉身他又忘了,他就是洋洋。就是這樣一個大大咧咧地孩子,重要的事情你總要反復反復再反復地提示他,他或許才不會忘記。即便這樣,他還是會有讓你氣得直跺腳的候,比如,理直氣壯地告訴你記好的作業(yè)單忘記看了,所以我寫錯了作業(yè)。面對這樣一個對自己記憶力超級自信地"特殊孩子",真是讓你哭笑不得。
可是最近發(fā)生的一件事情,卻徹底觸動了我。半個月前,學校要聽班會,看到別的班級熱熱鬧鬧地排練,我有些犯難了。學生這么小,他們能組織好班會?排練好節(jié)目么?怎么辦?稿子改了又改,直到班會地前一天才定稿,這個小品誰來演呢?班里的幾個孩子我思來想去就是沒有合適。我試著詢問,希望能有主動參演的,班級瞬間沉默了,和我預想的一樣,怎么辦呢?正在這時,一個胖乎乎的小手高高舉起,大聲地喊道":老師,我想演。"哦?是洋洋。是你說的么?我不自信地確認道?嗯,我想演這個小品。我猶豫了一下,說道,明天就要表演你能背下來么?我能,洋洋自信地說。好,老師相信你!雖然這樣說道,但是我依然沒有把握洋洋一定能背下臺詞。
第二天,我早早地來到學校準備班會事宜。并沒有很急切地去排練節(jié)目。反而是準備工作做好了,覺得時間還早,就試著把小品排排看。幾遍下來,情節(jié)的貫穿,臺詞的拿捏,學生都略顯生硬。洋洋也真的背下來了!會順利地表演下來么?我的心一點把握都沒有。但是,我還是鼓勵我的小演員們,讓他們不要緊張。正當我舉棋不定時,通知我們班會即將開始,哎!就這樣吧,小品之前一切順利。小品一上來,我也著實捏著一把汗,孩子們能演好么?那么短的時間,萬一演砸了?后面的節(jié)目能夠順利進行么?果然怕什么來什么?洋洋真的忘記了臺詞,停頓了能有5秒鐘的時間,教室里瞬間安靜了。真是黑色5秒鐘,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正當我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洋洋居然說了不同以往的臺詞,雖然是他臨場發(fā)揮,卻也合情合理,把整個節(jié)目又接著順利地表演下來。最后班會順利地結束了。
通過這件事情,讓我感觸頗多。我終于深刻地理解了高爾基說的話:"愛孩子,母雞都會。所不同的是教育,它是人類的專利。"人類是食物鏈頂端的高級動物,正是因為有思想和行動力,才由教導和訓化延伸出教育。常說學生不好,那只是我們有時忽視了他們的閃光點。當你帶著寬容和愛去尋找,總能發(fā)現(xiàn)他身上熠熠生輝之處,從心底里的賞識,有意識地夸贊他,夸到他燦爛發(fā)光,有時真的能奏奇效。有人曾這樣形容這種教育現(xiàn)象,就好像一根細小的蘆葦管,從這一頭輸進去的如果是苦澀的汁水,在另一端流出來的也絕不會是甘甜的密汁。"我和蝸牛去散步",當角色互換后,竟發(fā)現(xiàn)只要我們放低姿態(tài),帶著滿滿的耐心與愛心,讓"蝸牛"牽著我們?nèi)ド⒉?,并允許"蝸牛"以"蝸牛"的速度爬行,不制約、不打擊,小 "蝸牛"的進步也會是出人意料的。現(xiàn)在細細琢磨,前輩們的經(jīng)驗之談果真如此。
這件事例讓我反省,最好的教育未必只看成績高低。信任、贊美、鼓勵是教育的催化劑,在這潛移默化的教育中,意外收獲也頗為豐富。人們常把教師比作園丁,我很喜歡這個稱呼,教育不見得要轟轟烈烈,卻也能在平凡之中潤物細無聲,我愿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挑起一名教師的責任,用愛去呵護每一名學生,和"蝸牛"一起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