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新華社總編室
今年兩會是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一次重要會議,也是近年來會期最長、議程最多、議題最重要的一次兩會。兩會期間,新華社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核心地位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牢把握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這條主線,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始終圍繞大會主題和議程,充分報道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活動、重要講話,大力宣傳報道黨和國家事業(yè)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發(fā)生的歷史性變革,著力反映代表委員共商國是的莊嚴熱烈氛圍,勾勒出新風拂面、團結奮進的兩會畫卷。
據不完全統(tǒng)計,新華社兩會報道共播發(fā)各種形式稿件3.2萬余條,對內報道廣泛占據報刊網站重要版面頁面,單篇稿件最高被3223家媒體刊播,對外報道覆蓋50余個國家,超過1萬家各類媒體參與傳播;新媒體報道率先應用多項前沿技術,推出10組瀏覽量過億的融媒體產品。廣大媒體和受眾表示,新華社兩會報道第一時間傳遞權威信息,聚焦重大議程,直面熱點關切,反映基層聲音,創(chuàng)新形式手段,亮點精品頻現(xiàn),充分彰顯了“主力軍”“國家隊”的一流水準。
兩會期間,新華社持續(xù)推出產生“鎮(zhèn)版之勢”“刷屏之效”的扛鼎之作,全方位展現(xiàn)習近平總書記國家的掌舵者、人民的領路人形象。會前精心制作《答卷》《習近平代表的兩會故事》等融媒體產品,全網瀏覽量均過億次。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參加代表團審議和政協(xié)委員聯(lián)組討論6場重要活動及時充分采寫消息、反響、評論、側記等全媒體稿件,確??倳浿匾顒訄鰣鲇性u論、場場有反響,被各大報在重要版面廣泛采用,各大網站和客戶端首頁首屏置頂展示,其中《奮進在新時代的浩蕩春風里——習近平總書記同出席2018年全國兩會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共商國是紀實》等重點報道采用量達到860家。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全票當選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推出《人民的信賴鄭重的誓言——記習近平當選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并進行憲法宣誓》《新華社評論員:無愧于新時代的精彩答卷》《全黨全軍全國人民的共同意愿——社會各界熱烈擁護習近平當選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等重點稿件,媒體采用量均超過600家,充分體現(xiàn)黨心所向、民心所盼、眾望所歸。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在人大閉幕會上的重要講話,播發(fā)《新華社評論員:弘揚偉大民族精神 凝聚強大精神動力》《中國航向新征程》等中英文深度稿件,并第一時間推出客戶端開機頁《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短視頻《春暖新時代》等。
對外突出塑造習近平總書記世界級領導人形象,策劃推出長篇英文特稿《習近平主席的五年答卷》《連任國家主席——習近平引領中國走向強盛》等,被《洛杉磯時報》《衛(wèi)報》《每日電訊報》等10多家海外主流媒體全文整版采用,海外媒體高度評價,認為“新華社作為官方通訊社,在報道本國國家主席時,用好了話語權”。全面梳理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提煉金句、深入解讀,“辛識平”“學習進行時”“習近平的兩會時間”“新華社記者說”“習近平的足跡”等品牌專欄推出《兩會,激揚新時代的奮斗旋律》《立“新”除“弊”習近平縱論新型政黨制度》《和習近平代表面對面,平常的事兒,老外這樣看……》等原創(chuàng)報道,生動展現(xiàn)總書記與代表委員共商國是的熱烈氛圍,被千余家傳統(tǒng)媒體和新媒體廣泛轉載。同時,制作推出《誓言》《歷史選擇了習近平》《國家主席是如何選舉產生的》《號外!習近平全票當選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祝賀習主席!我給主席發(fā)賀電,聽聽怎么說》《習主席憲法宣誓,一起來聽!》等融媒體產品,最高瀏覽量達2.3億,網上網下同頻共振,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
▲ 2018年3月1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邀請環(huán)保部部長李干杰就“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zhàn)”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新華社記者李鑫/攝)
▲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邀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秘書處法案組組長、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沈春耀,法案組副組長、法工委副主任鄭淑娜就“憲法修正案”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這是記者在現(xiàn)場采訪。(新華社記者申宏/攝)
今年兩會議程重大、內容重要、節(jié)奏緊湊,程序報道項目多、任務重、要求高。新華社全景式記錄大會各項議程,第一時間連通會場內外,聚焦熱點問題、回應百姓關切,當好權威發(fā)布總出口,成為海內外媒體報道兩會的獨家權威信源。
精心組織大會開閉幕、審議報告、修改憲法、審議監(jiān)察法、國務院機構改革、國家機構和政協(xié)領導人選舉、憲法宣誓等重要活動報道,消息通稿最高被3223家媒體采用。扎實做好大會重要文件、決議、法律的受權發(fā)布和中英文摘編,在中外媒體同臺競技中積極搶占“第一落點”,重要活動、關鍵節(jié)點報道時效全程領跑。其中,習主席在人大閉幕會上重要講話英文消息領先時效第二的外國通訊社近一個小時,有關報道被三大外通社全面援引。整合全社線路終端平臺資源,圍繞各場新聞發(fā)布會、記者會、“部長通道”“代表通道”“委員通道”等,順利完成35場視頻高清直播、40場網絡直播、43場客戶端“現(xiàn)場新聞”直播,8場海外社交媒體平臺直播,全網總瀏覽量超過1.5億,實現(xiàn)所有場次全覆蓋。首次與移動電臺喜馬拉雅FM合作,打造“新華社帶你聽兩會現(xiàn)場聲”欄目,進行3場音頻直播,累計收聽率達到650萬次。
新華社緊緊圍繞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這條主線,會前、會中播發(fā)《擔當新使命 書寫新篇章》《奮進新時代,再創(chuàng)新輝煌》等系列社評和《新征程,向著偉大夢想前進——從黨的十九大到2018年全國兩會》等13篇“兩會特別報道”稿件,展示十八大以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成就、歷史性變革,平均被超過300家媒體采用。緊扣政府工作報告、憲法修正案、換屆選舉、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監(jiān)察法等重要議題,全面、準確、深入地進行解讀,集中播發(fā)系列反響、特寫、專訪、評論、網評、署名文章等,《為了人民重托——記政府工作報告起草》《奮力開啟新時代偉大征程——新一屆國家機構和全國政協(xié)領導人員產生紀實》《加快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寫在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通過之際》等稿件占據各大媒體重要版面頁面。
特別是圍繞憲法修正案,精心策劃播發(fā)各種形式稿件500多篇,推出《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根本法治保障——〈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誕生記》《歷史性的莊嚴時刻——記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憲法修正案》等重點稿件,最高被1280家媒體采用,同時組織《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統(tǒng)一——代表委員和干部群眾熱議憲法修正案通過》《護航新時代 修憲正當時——國際社會關注全國人大通過憲法修正案》等反響稿件,有力發(fā)揮舉旗定向、凝聚共識作用,全面引領海內外輿論場。充分講述基層代表委員履職故事、反映年輕一代心聲,播發(fā)《艱苦奮斗,書寫新時代的光輝偉業(yè)——來自兩會代表委員的共同心聲》《“90后”全國人大代表程桔:小丫回村當書記》等一批有厚度、有溫度、接地氣的稿件。深入會場采“鮮菱筍”、抓“活魚蝦”,抓住老百姓最急最憂最盼的問題加強報道,播發(fā)《誰來創(chuàng)新?動力何來?》等稿件,反映大會民主、團結、求實、奮進的熱烈氣氛。
新華社牢牢抓住境內外輿論再次聚焦中國的有利契機,通過中英法西俄阿葡韓日德等10種語言,推出一大批對外報道精品,讓中國聲音產生世界回響。兩會期間,新華社對外發(fā)布的文字報道被100%采用,總采用家次超過3.4萬,境外媒體采用家次達1.1萬余次,這些數據均刷新新華社兩會對外報道傳播紀錄。新華社第一條國別線路日本專線今年2月1日正式上線后,在兩會報道中貼近受眾關切,播發(fā)文圖視頻稿件1200余條,日本媒體瀏覽及下載總量達1.5萬次。
結合改革開放40周年重要節(jié)點,反映十九大后中國改革發(fā)展新氣象的新鮮經驗,首次打造“英文新華全媒頭條”,播發(fā)《中國的發(fā)展與世界共享繁榮》《中國國務院機構改革揭開大幕》等稿件,相關報道被CNN等外媒長篇轉載。主動加強議題設置,運用境外受眾易接受易理解的方式,生動講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故事,播發(fā)《中國式民主是怎樣創(chuàng)造國家繁榮的》等,凸顯我政治制度特點和優(yōu)勢。針對西方所謂“中國崩潰論”“中國威脅論”等,播發(fā)英文評論《中國的機遇屬于世界》《西方應適應中國的崛起》等一批深度稿件,以鮮明立場和豐富事例,有效澄清錯誤言論、回應國際關切。
海外社交媒體賬號集群播發(fā)兩會相關稿件總瀏覽量超過1.8億次,總互動量近2500萬次,帶動總粉絲量增長635萬,達到7680萬。推出《“洋記者”看中國經濟加減法》《“百米通道”折射中國民主新風》等短視頻報道,以新華社外籍記者視角宣介我國發(fā)展成就、發(fā)展理念,海內外總瀏覽量超過1000萬次。新華網全面聚合展示兩會多語種報道內容,海外落地覆蓋歐美、亞太、中東、拉美和非洲等地區(qū)。新華社英文客戶端推出“Two Sessions”(兩會時刻)專欄,向世界講述中國人大故事、政協(xié)故事。CNC推出北京、華盛頓、柏林三地直播連線報道,邀請外籍主播、海外專家學者深度合作,海外網友積極稱贊中國理念推動全球合作共贏。各小語種線路根據各自特點,組織了針對本地區(qū)國家的相關稿件,取得較好落地效果。
在兩會這場“新聞大戰(zhàn)”中,新華社加大融合創(chuàng)新力度,促進優(yōu)質內容和先進技術有機融合、宏大主題與流行元素巧妙結合、議題設置與受眾關切高度契合,推出一批領風氣之先、可互動可分享可體驗的創(chuàng)意報道和產品,全網總瀏覽量超40億?!靶氯A視點”微博賬號#兩會2018#話題閱讀量達13億,連續(xù)在新浪微博熱門話題榜居于前列,首次推出融媒體欄目“部委直通車”,微博總閱讀量超過4000萬。創(chuàng)新推出兩會公益短視頻《在一起》《更懂你》《我奮斗》,瀏覽量突破2億。聚焦代表委員履職盡責場景,精心制作拼版圖片《民族大團結 奮進新時代》、交互產品《最炫民族聲》、短視頻《總書記,您好!我是卓嘎》《石榴花開》等,展現(xiàn)“民有所呼、會有所應”的生動畫面。
持續(xù)探索運用前沿技術手段提升傳播效果,在全球媒體中首次將MGC(機器生成內容)技術應用到兩會報道,利用“媒體大腦”平臺智能分析和數據挖掘技術,推出6期視頻新聞產品,總閱讀量超過1200萬,總覆蓋量超過1億人次,首次建成包含全部人大代表的人臉識別庫,首次大范圍為兩會記者配備智能語音轉換系統(tǒng),首次在兩會報道中使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版權追查, “采蜜”語音轉換工具幫助記者節(jié)約了562小時的錄音轉寫時間,“飛識”人臉識別系統(tǒng)錄入2970名代表委員面部信息。此外,首次將情感交互技術應用于時政新聞領域,推出國內首條生理傳感新聞(SGC)《“更懂你”是什么感覺,答案在這里》;在國內媒體中首次采用“三維立體書”技術,推出《躍然紙上看報告》等融媒體產品,全網總訪問量達1.05億次;首次使用端內原生“增強現(xiàn)實”技術報道兩會,《掃一掃你的身份證,有驚喜!》等,帶給用戶隨時隨地、身臨其境觀看大會的現(xiàn)場體驗。業(yè)界學界廣泛好評,認為新華社正在成為新聞報道領域前沿科技應用的領跑者。
《新華每日電訊》在頭版等重要版面突出展示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活動重要講話報道,采用“融媒專版”整合展示重點新媒體報道,營造隆重熱烈的氛圍。《參考消息》廣泛搜集展示海外媒體的客觀報道與正面反應,自主策劃“世界之變與強國之道”等專題報道,受到代表委員好評。《經濟參考報》重點策劃“改革系列”“兩會時評”“會上會下看國企”等原創(chuàng)性專題。瞭望周刊集群推出《新思想照耀中國》《強國時代》等系列特別報道,系統(tǒng)解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深刻內涵?!栋朐抡劇吠瞥觥敖怀鲂聲r代的民生新答卷”等專題稿件,形成規(guī)模效應。《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圍繞資本市場改革發(fā)展、金融體制改革、國企改革、宏觀經濟及調控等主題,挖掘大量獨家新聞,推出系列原創(chuàng)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