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都江堰市北街小學實驗外國語學校是中國都江堰市的窗口學校之一,位于戰(zhàn)國時代著名水利家李冰治水之地——都江堰市。公元前256年,秦蜀郡守李冰興修水利,主持創(chuàng)建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時至今日,郡守的這份責任感始終在都江堰這片土地上傳承、發(fā)揚。為此,學校深挖本土資源,將李冰精神作為教育資源,引入學校文化建設,并不斷開發(fā)李冰精神,實現(xiàn)了千年古堰福澤萬代與教育傳承智慧的完美結合。
堅持教育使命,培養(yǎng)現(xiàn)代公民
史書載:“蜀守冰鑿離堆,辟沫水之害?!边@是對李冰基于目標而“筑堤不敢辭勞苦”的精神記載。“做一個負責任的現(xiàn)代公民”是學校教育最基本的培養(yǎng)目標,于是我們將這種責任意識與李冰精神契合,進而延伸到學校辦學方向上來。
承擔社會責任,增強責任意識 "學校開辟了一塊桑田園,讓孩子們栽種,收獲的果蔬用于科技節(jié)拍賣,拍賣所得用于幫助山村需要幫助的孩子們。汶川大地震,學校成為都江堰市教育系統(tǒng)救災大本營;學校全體教育參與者為海地、玉樹地震、白血病兒、孤寡老人、貧困學生捐款50余萬元,為普格縣、雷波縣、木里縣、川陜革命根據(jù)地捐助衣物、書籍。對于學生來說,每一次付出與收獲都是一次成長,讓他們對自己社會小公民的身份與責任有了深刻認識。
堅持職守教育,增強服務意識 "史書載:“冰又通笮,通汶井江,經臨邛,與蒙溪分水白木江會”“又導洛通山洛水……經什邡、郫、別江、會新都大渡”。這是對李冰除都江堰外,其余水利建設的記述。作為蜀郡太守,這些是李冰職守所在,盡利于民。學校堅信教育是服務行業(yè),應樹立管理就是服務的意識。由“以管理為中心”轉變?yōu)椤肮芾硪沼诮逃虒W”這個中心任務,真正做到服務意識、服務措施、服務手段三到位。定期對各部門、各年級組、各學科組為教育教學服務的情況進行量化考核,用制度進行規(guī)范,用考核強化實施。做到超前服務,即超前調研、超前預判、超前計劃,主動服務于教學一線,主動找事做。
落實優(yōu)秀校風,打造精品教育
學校踐行實干作風教育,努力改善校風、教風、學風。歷史上的李冰,身先士卒,親自前往考察山形水勢決定工程選址,查看民情與施工環(huán)境,故能夠“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水竭不至足,盛不沒肩”。為此,我們以李冰精神作為學校文化建設的魂,把實干作風引入學校文化建設的“三風”倡導中。
為落實校風,學校工作以項目形式運作,以項目策劃到實施的全過程為工作核心,以項目預期目標的實際完成情況為考核內容,對項目負責人及項目團隊進行績效評價。為轉變教風,學校關心教職員工身心健康,建立教職工關懷工程,不斷改善教職員工的工作和待遇條件。為形成良好的學風,學校要求教師全面了解關心每一位學生,時刻牢記做到“五個一”,即一個贊賞的眼神、一句充滿溫情的話語、一次微笑、一束真誠的目光、一次耐心的教導。
提高教師素養(yǎng),促進家校聯(lián)合
科學精神教育:求解教育的科學性 "李冰治水,上承大禹,下啟來者,體現(xiàn)了“高卑之宜”“趨自然之勢”等科學治水理念。啟發(fā)了我們要用科學的精神來思考學校系列文化建設,也讓我們明白科學精神對兒童生命發(fā)展的重要性。為此,我們把科學精神教育作為學校育人課程體系建設的杠桿,撬動學校整體育人模式的變革。在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上,力圖將科學教育首先致力于教師的專業(yè)研修上。實施名師戰(zhàn)略,加快教師的人文情懷與科學精神的高度融合,驅動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內核。在課程結構的設計上,承接“盡責至善,和諧向美”的學校文化,遵循“發(fā)展多元智能,實現(xiàn)差異成功,共享成長幸?!钡霓k學目標,堅持“課程目標的整體性、結構的多元性、教學的差異性”原則,力求滿足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學校以學科課程標準為依據(jù),強化激勵為導向的過程性評價,注重“學評一體化”建設,落實分項評價。同時,按學科素養(yǎng)、行為習慣、學業(yè)成果依序全面修訂考核評價方案,形成“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業(yè)成果”三級課程評價體系。
開拓進取精神教育:教育資源最優(yōu)化 "李冰將大禹的“東別為沱”、鱉靈的“決玉山”納入都江堰水利工程系統(tǒng)內,成為有機的組成部分“灌溉三郡”,繼承了前人業(yè)績,但做了更宏大的開拓。當今學校教育必須拓展教育空間,發(fā)掘教育資源。這既是李冰治水精神的啟發(fā),也是時代教育特點的認知。為此,我們十分注重教育的縱橫聯(lián)系,促進教育資源融通,形成最優(yōu)最大的教育合力。確保幼小聯(lián)通、中小聯(lián)通,做到教育的無縫銜接,與都江堰市徐渡小學、都江堰市石羊小學、甘孜州雅拉鄉(xiāng)三道橋小學結成教育聯(lián)盟。確保視野聯(lián)通,以上海青浦區(qū)教師進修學院、上海市復旦小學等19所學校為依托,吸取上海教育前沿信息,建立學校師資上海實訓基地校;以全國真語文實驗學校聯(lián)盟、全國小學教學聯(lián)盟等學術聯(lián)盟為平臺,拓展視野,追趕先進。
在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征途中,我們將在先哲的思想引領下,理性地回歸教育本源,還原教育生態(tài),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喚醒學校生命,構建新型文化,打造師生精神高地,確保學校建設出精品,文化活動上層次,制度建設有特色,師生生活有品位。
(作者單位:四川省都江堰市北街小學實驗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