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新一輪高中英語課程迎來改革,我們朝著培養(yǎng)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方向邁進。程曉堂等提出,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課堂教學強調以學生探究為目的,以語篇為載體,通過預測、查找、獲取等思維活動,在語言實踐活動中學習知識和發(fā)展技能,形成正確價值觀,有效地形成與發(fā)展英語核心素養(yǎng)。隨著新課程改革推進,越來越多英語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意識到要提升英語學科素養(yǎng),就要立足于課堂,關注文本解讀。有效的文本解讀,不僅有利于教學目標達成,還有助于培養(yǎng)高中學生英語語用能力,著實地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及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本文將結合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的教學實踐,就如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高中學生對閱讀文本的解讀能力提出一些思考。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平常教學中常常聽到教師對使用人教社高中教材頗有微詞,如部分文章內容已經(jīng)過時,課文枯燥無趣,詞匯量大且難掌握……但學生在平時考試、高考后常常反映篇章看不懂,得分率低,難道僅僅是教材的原因嗎?筆者深入思考,認為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對閱讀文本解讀,還是不夠深入,不夠到位。首先,在平時閱讀課上注重文本表層信息的獲取,缺乏對文章的深層次的理解,只停留在淺層理解;忽視分析作者寫作意圖及情感態(tài)度等。其次,人教版的教材配套的教師教學用書為教師提供了解讀文本的參考,導致教師過分依賴教學參考書,缺乏獨立的文本解讀;還有些教師在閱讀教學中為了教學效果,更多地關注詞匯和句子結構,課堂上停留在講解詞匯、翻譯課文的層面上,側重關注語言知識,忽視語篇教學。
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解讀文本的能力
閱讀課的目的并不光是獲取信息,而是要以語篇為核心,把語篇作為一個整體,培養(yǎng)學生在不同語境中通過預測、查找,獲取信息的能力,在語言實踐活動中學習知識和發(fā)展技能,提高閱讀能力,發(fā)展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和文化品格,最終可以讓學生學會獨立學習。本文結合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的教學實際,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如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解讀文本的能力。
了解常見的文體的特征 "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中的閱讀文章有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應用文、訪談、戲劇等文體,不同的文體都具備特定的構造特征,如記敘文,一般由背景、情節(jié)及結局組成,說明文有舉例、對比、結果描述等特征……在平常的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分析文本特點,掌握文本脈絡。例如,教學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二第二單元第一篇訪談類的文章,這是一篇古希臘人穿越到現(xiàn)代與李艷對話,文本由希臘人和李艷的問答組成,是以奧林匹克為主題的訪談,教師應抓住文體問答的特點提問文章里出現(xiàn)幾人?他們談論什么?幫助學生梳理文本結構。在閱讀任務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找出現(xiàn)代奧林匹克及古代奧林匹克相似及不同之處,以此積累解讀訪談文本的經(jīng)驗。
此外對于教材中的戲劇、說明文等其他文本,教師要抓住文本特點,指導學生總結歸納文本特征。例如,在教學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六第二單元詩歌的閱讀文章時,讓學生先了解文章中列舉了多少種詩歌類型,接著引導學生注意文本中的不同字體,如正文字體較黑些,詩歌部分字體較淡些,并用字母A-H標出,分清主次結構。再接著根據(jù)文本中提到的童謠、列舉詩等的特征讓學生來匹配詩歌例子,這種方式有助于學生了解說明文的語篇特征。讀這些詩歌后了解各種詩歌的特征,在寫作輸出的環(huán)節(jié)表現(xiàn)就會更加出色。
關注文本內涵,促進學生深層次理解 "在平常的閱讀教學中,要有意識地指導學生關注文本內涵,引導學生從淺層閱讀走向深層次理解,幫助學生了解文本背后作者寄寓的深刻的內涵。例如,教學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二第四單元野生動植物保護的閱讀文章,這是一篇記敘文,文中描述黛西乘坐飛毯去看望瀕危野生動物,和藏羚羊、大象及猴子對話,文本內容淺顯,但文章背后寓意著深刻內涵。為了幫助學生理解這文章背后的內涵,我們在讀前設計一個活動,看圖,你認為圖中的動物們快樂嗎?它們想說什么呢?圖中黛西去了幾個地方?見了幾種動物?以黛西旅行的空間順序梳理出一條主線。接著提問黛西從中學到了什么?使文本信息結構化。然后梳理出第二條主線——黛西的情感變化,從興奮到悲傷到寬慰再到自信。最后問學生從野生動植物的保護的閱讀文章學到了什么?指導學生從淺層閱讀邁向深層次閱讀,幫助學生關注文本的深刻的內涵,即人與動物,人與大自然要和諧相處。引導學生閱讀時要關注主題意識——主線意識——語篇意識,注重思維品質。
核心素養(yǎng)對教師的教學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盡力做到以學生為主,關注文本整體結構,挖掘文本思想內涵。閱讀課鼓勵學生靜讀——感知——思索——討論——反思——表達,除了讓學生對文本的內容了解以外,還要讓學生掌握相同風格的文本閱讀方法,從而提高理解文本的信心,并促使學生積極地思考,促進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
(作者單位:福建省廈門市海滄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