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德與社會學科中,融入了大量的歷史教學內容,讓學生了解祖國的歷史文化、社會進程,能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然而,歷史內容距學生生活較遠,很難使學生廣泛參與和產生共鳴。因此,在品德與社會教學中,將歷史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巧妙銜接與聯(lián)系,增進歷史內容的現(xiàn)實性和親近感,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所在。
加強品德與其他學科內容的聯(lián)系
自古“文史不分家”,歷史內容與語文學科、美術學科在教學內容上有交叉和相通的部分。我們要關注其他學科,了解本學科外的教學內容,很好地將歷史新知轉化為學生的舊識?!爸T子百家”一課,學生對諸子百家本是陌生的,但他們在語文課上學過一些出自諸子百家的寓言、成語,教師可以讓學生搜集、查找這些寓言、成語,有了這些寓言和成語故事,學生對于原本陌生的內容有了似曾相識之感。“獨特的漢字”一課的內容,也與學生的語文課文相貼近,將兩課內容巧妙結合,會更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品社學科與美術課的聯(lián)系也很緊密,美術課有“北京小吃”和“京劇臉譜”的內容,我們也可以在講“北京的文化”和“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等內容時加以利用,實現(xiàn)學科間的相接、相容。
搜集直觀的圖片,引發(fā)學生興趣
直觀感性的東西總比大段的文字更能夠激發(fā)起學生的興趣,成人尚且如此,更何況是我們的學生——一群可愛、未長大的孩子。我們的品德與社會教材中穿插了很多插圖,包括人物像、歷史事件圖等,我們除要利用好這些直觀內容,還要搜集相關的直觀圖片,相片等,并輔以適當?shù)奈淖终f明或介紹,讓學生觀察、思考、聯(lián)想,學生參與興趣和參與廣度會增強。在“諸子百家”一課中,各個小組搜集了大量諸子百家的人物像、書籍,并配有文字,圖文并茂的課件展示,學生看得認真,學得起勁,在有圖有文的教學材料的刺激下,學生了解了諸子百家主要學派的代表人物及其重要著作,拉近了與古人的距離。
通過影視內容,讓學生喜歡歷史
歷史內容,大多數(shù)學生是通過電影、電視劇等了解其中的歷史人物、事件的,也有的是通過動畫片。盡管影視劇戲說、演義的成分比較多,有些內容與史實也有出入,但只要我們有選擇地加以利用,加上教師的正面引導,便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將較遠的歷史內容轉化為學生較為熟悉的活生生的畫面,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如“諸子百家”,我使用了一段老子《道德經》的動畫視頻,學生們看得極為認真,在動畫中既進一步了解了老子,又對道家以柔克剛、大智若愚的思想有了具體感知。
收集生活中的歷史題材,為我所用
2008年召開的第29屆奧運會的開幕式表演,既向全世界展現(xiàn)了泱泱大國文化的中國特色,又展現(xiàn)了中華民族5000年源遠流長的燦爛文化和文明成就。開幕式中的不同畫面,都可以作為我們上課的最佳資源。開幕式“和”字用不同字體的演繹,既可以向學生說明儒家思想的“以和為貴”,也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漢字魅力,可在“獨特的漢字”這一教學內容中加以引用。而開幕式中的古人擊缶而歌、四大發(fā)明的交替出現(xiàn),都可以在品德與社會課中加以運用,這些生活中的歷史題材,只要我們老師稍加留意,收集,就會成為我們上課時最好的素材,在使用時,能在一定程度上拉進了歷史與現(xiàn)代的距離。
適時呈現(xiàn)教學實物,眼觀手觸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歷史在不斷地向前發(fā)展,曾經的古人,我們已不得而見,曾經的歷史事件,我們也未曾親歷,但能夠見證記錄歷史的是古人留下的不朽著作、華麗詩篇、精美字畫、陶瓷罐瓦、金銀制品……如果我們在可能的情況之下,為學生展示一些記載著歷史的實物(仿制品、工藝品),相信每個學生的眼睛都會亮起來。2009年全國品德與社會評優(yōu)課中,我們北京朝陽區(qū)的薛老師以“青銅鑄造一支獨秀”一課榮獲一等獎,課中,薛老師為學生們展示了一些青銅器的工藝制品,并準許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看一看、摸一摸。這一個個真實的(工藝品)的物品呈現(xiàn)于學生眼前,較之圖片、文字資料,更具吸引力。
引導學生看書,豐富歷史知識
作為教師,我們應該鼓勵并引導學生多看書,開闊視野,豐富歷史知識。我在課上會經常引用一些歷史故事,歷史名言,在學生饒有興致地聽完后,我會告訴學生這些故事、名言的出處、來源。我們的學生家中有電腦、能上網的并不是很多,他們多數(shù)并不能從網上便利、快捷地獲取信息,而書是學生既方便又易尋的最好的獲取歷史知識的渠道。為此,我鼓勵引導學生看一些適合他們的歷史書籍。我知道,自己歷史知識并非很精深,需要不斷地充電、學習,才能很好地進行教學。此外,我們從事品社教學的老師,還應留心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生活的有心人,發(fā)現(xiàn)并積累與我們學科相關的資源。外出旅游、參觀都不要忘記帶照相機、錄像機,我們的拇指一動,就是一份難得的教學資源。
當然,品德與社會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歷史內容的教學,絕不僅僅是讓學生認識歷史,了解歷史,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從這些歷史內容中感受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從而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為他們成長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公民奠定基礎。
(作者單位: 北京市昌平區(qū)昌盛園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