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與家庭是影響幼兒發(fā)展的兩大主要環(huán)境,各自蘊含了豐富的教育資源和教育內容,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家庭和幼兒園達成共識,采取同步措施,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的發(fā)展。
家園教育現(xiàn)狀分析
目前,大多數(shù)家長的教育觀念比較落后,教育方法比較單一,存在著重智育輕德育、重特長輕全面發(fā)展的現(xiàn)象;教師在理論和實踐中普遍認識到家園合作的重要性,但是缺乏指導家長育兒的實際策略和具體可行的操作方法。微課的活動能夠幫助教師和家長加深對信息化與幼兒教育相結合的理解。此外,微課能夠一定程度地滿足家園需求。年輕的父母受到工作的限制,接送幼兒大多由老人負責,這使得父母和教師交流的機會就越來越少,但是年輕的父母又渴求著有機會能與教師探求新的教育理念。這一矛盾在家園中是比較突出的,不過這些問題都會隨著微課的研究而逐步得到解決,因為微課在指導家長育兒方面有很多的優(yōu)勢,如互動性強、參與性強、主題突出、內容具體、反饋及時等,家長可以通過視頻直觀了解孩子的發(fā)展情況。
明確研究的意義
課題研究將開闊家長的教育視野,讓家長學習更多切實有效的育兒策略,了解更新穎的教育理念,并通過具體操作踐行家園合作的理論知識,形成一套有效指導家長保持和幼兒園教育一致的策略。
本課題的研究將為幼兒營造和幼兒園一致的精神環(huán)境,感受幼兒園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延續(xù)。幫助幼兒適應幼兒園環(huán)境,增進幼兒和家長之間的有效互動,增強親子之間的情感。此外,此課題將有效提高教師對家長的指導能力和溝通能力,有助于進一步觀察、分析幼兒,從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幼兒,更深入地研究微課的制作及多元化素材的滲透,最終獲得在家長工作中的專業(yè)成長。課題研究將解決家長在育兒方面的困惑,讓家長在育兒過程中掌握有效、可操作的育兒策略,從而了解幼兒認識周圍事物的特點,發(fā)現(xiàn)幼兒的個體差異。
研究設計
研究目標 "探索運用微課提高家長育兒能力的策略及指導家長科學育兒的策略,同時幫助同行運用微課提高家長育兒能力。
研究內容 "一是設計并制作微課:設計關于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微課視頻,設計關于五大領域課程方面的微課視頻,設計關于親子互動體能游戲方面的微課視頻。二是家長使用微課的情況,記錄整理并分析家長是如何使用微課來指導孩子的。三是教師跟進微課在家庭教育中的使用情況,觀察、分析微課干預和影響幼兒發(fā)展的情況。四是幫助家長科學育兒:了解家長現(xiàn)有的育兒觀念和育兒方法,采取微課視頻手段,更新家長的育兒觀念,提高家長的育兒水平。
研究過程
首先成立研究小組,召開研究內容的會議。全面實施研究,對微課在家園合作中的效果進行分析。對課題進行充分論證,完善實施方案,收集與課題相關的資料和信息。創(chuàng)設寬松的環(huán)境,提供相應的微課,根據(jù)不同層次孩子的實際需要,提供各種支持;根據(jù)幼兒的實際,建立相應的自理能力規(guī)則,實現(xiàn)微課在家園合作中的重要意義。利用家長問卷調查,了解家長育兒改變觀念的程度和孩子進步的程度,從而確定運用微課提高家長育兒能力的研究目標和方向。
運用微課提高家長育兒能力的策略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边\用微課可以解決家長的育兒困惑,提高家長的育兒實踐能力,讓家長了解并重視家庭教育對于幼兒發(fā)展的影響和意義。此外,微課可以給家長提供更多教育方法和技巧的支持,讓家長了解幼兒在園的情況及幼兒的發(fā)展狀況,從而在尊重、接納孩子的基礎上促進幼兒自主發(fā)展,更新自身的教育觀念,感受家庭教育的真正意義。
觀察法:在幼兒園日常生活中,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幼兒自理能力的表現(xiàn),并進行相應的記錄和分析。
文獻資料法:廣泛查閱與本課題相關的文獻資料,獲得本課題研究所需的理論依據(jù)和實踐經驗借鑒。
行動研究法:課題組成員邊實踐,邊研究。在行動中研究,使行動過程成為研究過程。及時總結反思,對實驗過程進行修正完善,不斷提高教師的教科研能力。
個案研究法:選取有代表性的幼兒進行個案研究,點面結合,發(fā)揮微課在家園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問卷調查法: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家長育兒觀念和育兒方法。
研究過程中的困惑
在研究小組中,有些教師家長工作開展得比較好,而微課制作手段不足,還需要進一步提高對信息手段的應用。因為幼兒的個體差異、家長需求不同,需要進一步探索微課支持個性幼兒的家長育兒策略,從而促進孩子的個性發(fā)展。
(作者單位: 北京市通州區(qū)大方居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