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偷竊行為;保密原則;是非觀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8)23-0066-02
【作者簡介】于潔,江蘇省昆山市葛江中學(江蘇昆山,215300)教師,二級教師,蘇州市首批名優(yōu)班主任,蘇州市十佳班主任,全國模范教師。
于老師:您好!
我是一名初中班主任,現(xiàn)在我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周五晚上8點多,我收到學生C的電子郵件,郵件里學生C隱去了姓名,他告訴我:班上的同學A和B不止一次到學校附近某某小超市偷拿吃的東西,他覺得這兩位同學的行為非常不妥當。他也是在內(nèi)心掙扎許久后,才決定把事情說出來,他希望我能阻止A和B的偷竊行為??赐赅]件,我立刻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但是我也知道這樣的事情處理起來非常不容易,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引起負面影響。我到底該怎么辦呢?
一個束手無策的班主任
班級學生偷竊事件的處理是一個現(xiàn)實而又比較棘手的問題,相信大多數(shù)班主任都會遇到。這位班主任面對的這個偷竊事情又更為棘手,因為是匿名,所以,班主任要考慮的情況太多。如:事情是否屬實?無法當面對質(zhì)該怎么辦?如何讓偷竊學生承認自己的偷竊行為呢?是單刀直入還是迂回曲折呢?如果他們不承認怎么辦呢?假如事情查清楚了,偷竊的學生也承認錯誤了,要不要告訴家長呢?如果告訴了家長,學生會不會因承受不了而做出過激行動呢?如果不告訴家長,教師單方面的教育能否發(fā)揮作用?
我認為,班級學生偷竊事件的處理要做到軟硬兼施,同時班主任要注意把握好軟和硬的尺度,當然,尺度的把握要靠每個班主任的專業(yè)程度。首先,對于學生不止一次的偷竊行為,班主任絕對不可以含糊,必須明確事情的性質(zhì)是很嚴重的,必須查清,而且必須告知家長。這是硬。其次,我們要考慮到學生還未成年,今后的路還長,不能因為在初中階段所犯的錯誤影響學生的一生,所以在處理問題時,必須盡可能縮小范圍,注意保密,依然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這是軟。
對于求助信中這位老師遇到的問題,我個人有以下處理建議,僅供參考。
1.繼續(xù)與學生C溝通,核實情況。舉報人用的是電子郵件,時間晚上8點多,揣摩學生C人的心理,可以猜想他也是考慮再三、百般猶豫后才做出了發(fā)郵件告知的決定。而且郵件中明確寫出了偷竊人的姓名和小超市名稱,并且沒有使用“聽說”二字,很有可能是自己親眼所見。但這種小超市一般沒有監(jiān)控設(shè)備,很難調(diào)取監(jiān)控錄像,所以,班主任必須要和學生C繼續(xù)溝通了解情況。班主任可以通過郵件表達對學生C的肯定和贊揚,告訴學生偷竊行為的嚴重性,并進一步核實事情的細節(jié),同時要反復(fù)強調(diào)保密原則,無論是對學生C還是對學生A和B。
2.分別約談學生A和B,單刀直入。在情況的細節(jié)核實清楚后,班主任可以根據(jù)A和B平時的表現(xiàn),首先約談更容易突破的那一個。談話的地點一定不要是封閉的場所,教師要學會保護學生和自己,以免出現(xiàn)學生被揭穿偷竊事實后,因惱羞成怒而出現(xiàn)意想不到的傷害事故。我建議在開放的場所,如操場,兩個人邊走路邊說話,既不讓別人聽見兩人的談話又有其他人在場;也可以在教室外面稍微遠一點的走廊,既有人來人往,別人也聽不見談話的內(nèi)容。
在掌握情況的基礎(chǔ)上,我建議單刀直入,不贊成迂回曲折地浪費時間。教師可以直接問學生A:“你去XX小超市偷拿了東西,對嗎?”學生一般情況下第一反應(yīng)是抵賴,這是他們保護自己的一種應(yīng)激反應(yīng),和人品無關(guān)。事實上,當老師說出小超市名稱并且用很肯定的語氣詢問時,學生心里就知道這件事情是瞞不下去了,老師已經(jīng)掌握了比較確切的情況了。他的抵賴只是抱著僥幸心理負隅頑抗一下。此刻,教師要很平靜地告訴學生A:“A同學,我來找你不是來了解情況的,情況我已經(jīng)了解了,老師就是希望能幫你往好的方面處理。我想作為一名中學生,你應(yīng)該知道這不是小事情?!?/p>
正常情況下,學生此時一般都會說實話了(當然也可能會有不正常的情況出現(xiàn),這里暫不討論)。當學生承認后,教師首先應(yīng)表揚他勇于承認錯誤的態(tài)度,同時與學生核實具體情況,最好能及時讓學生把具體情況寫出來。
3.告知家長,道歉賠償。告知學生A有幾個處理方法,由他自己選一個:現(xiàn)在報警由警察來處理;告知學校德育處,由學校德育處處分并通知家長;通知家長到學校,學生和家長一起去超市承認錯誤并且做出賠償,并保證從此后不再偷竊。教師保證這件事情到此為止,并為他保密。我想,大多數(shù)學生都會選擇第三種。班主任此時可以當場給A的家長打電話,請家長到學校面談。家長到學校后,依然要選擇好合適的交流地點。教師要告知家長:這樣的事情很嚴重,如果不及時制止,后果不堪設(shè)想。但要給孩子一個改正錯誤的機會,并且讓他有個深刻的教訓(xùn),所以請家長現(xiàn)在帶孩子去超市承認錯誤并賠償。教師同時也要和家長說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很容易一時犯渾,做出錯誤舉動,只要改正了,以后不再犯,老師不會對孩子產(chǎn)生偏見;事情處理好以后,會情緒清零,不會再追究這件事情,請家長放心。
等孩子和家長處理完事情后,教師和孩子再次進行交流溝通,一方面提醒其不要再犯錯,否則后果嚴重,不會再給機會;另一方面安撫好孩子的情緒,告訴他事情已經(jīng)過去了,大家不會再提起,教師會做好保密工作。
這個處理過程中,班主任做的是教育工作,而帶孩子去承認錯誤和賠償是家長需要做的事情。班主任無須出面去超市。因為法律條文規(guī)定,未滿14周歲偷竊,是由監(jiān)護人承擔責任的。假如孩子不是來自單親家庭,我非常主張由父母兩人共同陪同孩子前往超市。
當然本著對學生未來負責的原則,班主任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同時要做好學生的情緒舒緩工作和后續(xù)的跟蹤教育。事情全部處理好以后,可以再次發(fā)電子郵件給學生C,告知事情已經(jīng)處理好,再次表示感謝,同時再次提醒做好保密工作。
總之,處理這樣的偷竊事件,既要堅持原則、果斷處理,又要有所期待,為孩子的未來著想。我們要把握好彈性,敢于懲罰學生,善于懲罰學生,保護好學生,但永遠期待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