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級文化是一個班級的靈魂,是每個班級所特有的。校園內(nèi)充滿著可利用的教育資源,如何在這種大環(huán)境下體現(xiàn)班級管理水平,提升班級競爭力,促進每個學生的健康成長,實踐班集體建設與管理的創(chuàng)新藝術,應當引起每位教育者的關注。通過班級教室布置、主題班會課、學校德育活動參與等多個方面進行班級的“品牌管理”,構建一種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發(fā)展、自我約束的新型班級管理模式,可以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班級品牌;特色管理;班級文化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8)71-0054-03
【作者簡介】1.盛惠蘭,浙江省海鹽縣濱海中學(浙江海鹽,314300)教師,二級教師;2.王葉飛,浙江省海鹽縣濱海中學(浙江海鹽,314300)副校長,高級教師。
班級管理是一門藝術,打造品牌班級是筆者承擔班主任工作后的目標與重點。筆者理想中的班級除了有明確的奮斗目標、健全的組織體系、積極向上的班風外,還應有別具一格的環(huán)境布置、系列分明的主題班會、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等。為了打造一個這樣的品牌班級,筆者一方面從書本上和網(wǎng)絡上學習成功班主任的治班之道,另一方面從教室環(huán)境布置、主題班會策劃、校級德育活動參與等方面三管齊下,在不斷的實踐中挖掘獨具本班特色的品牌文化。
一、以“美麗班級我的家”為背景,豐厚一班一品文化底蘊
當接到七(3)班這個新生班級時,筆者意識到自己所面對的并非是一個“集體”,而是一個“群體”。這個“群體”雖然具有一定的結構形式,但缺乏凝聚力。初中三年,就是將來自不同家庭、不同地域的學生聚在一起,從最初散亂、沒有特色的班級,經(jīng)過班主任的頂層設計、學生的主動參與,最終成為一個有品牌的班級,即“一班一品牌,一室一特色”。于是筆者緊緊圍繞濱海中學“方正尚鹽,勤奮踏浪”的辦學理念,依托濱海中學靠海的區(qū)位優(yōu)勢,立足七(3)班學生之本(他們從小在海邊長大,自然對“潮”的認知較多),確立了“浪潮3°班”的文化品牌。筆者從教室環(huán)境布置入手,分步驟、分人員、分階段著手構思,內(nèi)容涵蓋班牌設計、班訓確定、班級文化墻布置等,力圖讓班級的每面墻都會說話,為學生營造學習和生活的良好氛圍。
二、以主題班會課為載體,落實一班一品的形成
當學生升入八年級時,筆者開始嘗試與學生合作開發(fā)一系列的主題班會課,力求將主題系列班會做精、做細、做實,做到有目標、有規(guī)劃、有過程、有生成。
1.主題系列化。
詩人馬雅可夫斯基曾說過:“語言是人的力量的統(tǒng)帥?!币还?jié)有組織、有目的的班會課有時會給學生帶去不一樣的世界。[1]尤其是課堂中的全員參與,學生敞開心扉的發(fā)言,往往能激起心靈的火花。那么,怎樣才能通過主題班會課來凸顯班級的文化品牌呢?筆者認為首先要有一個系統(tǒng)、全面的規(guī)劃,因此筆者在建班初擬了一份主題班會表(見表1),旨在對不同階段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
2.內(nèi)容生活化。
為了使主題班會課更貼近學生生活,筆者會尋找日常班級活動中有感染力的小事件,及時穿插到主題班會課中去。例如筆者班級在八年級秋季田徑運動會上榮獲團體總分第一的好成績,一舉洗刷了七年級無緣前六的“恥辱”,隨后副班長小俞的隨筆引起了我的注意。她這樣寫道:“那天,女子4×100米需要運動員,經(jīng)過同學們的一致推薦,班主任找到了非運動員的我。我知道我肯定跑不過100米金牌獲得者,但是總得有人為班級一搏,跑出我的極限是我對自己的要求。當裁判員宣布八3班女子4×100米進入決賽的那一刻,我們4個女生激動地抱在一起……我們都很平凡,卻足夠努力,就如不起眼的小草那般頑強不息?!蔽以诎嗌细鷮W生們分享了這則隨筆,并決定將“草根精神”作為下一次班會課的主題。學生們投來支持的目光,隨后積極地整理了運動會上的一些材料。班會課上,學生們追憶運動會激動人心的場景,真誠稱贊了為班級爭光的運動員,同時也不忘贊許積極撰寫廣播稿的通訊員,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透露著平淡的真實感,就連咬一口獎牌這樣的傻事都讓班級洋溢著勝利的喜悅??傊?,這次源于學生學校生活的班會課開展得很成功。
3.形式多樣化。
雖然初中生相對于小學生來說已經(jīng)成熟了不少,但仍然追求有趣、新奇的學校生活。只有理論闡述沒有實踐體驗的空洞說教,無視了學生的主體性,也違背了德育規(guī)律。這種令學生討厭的“紙上談德”的行為,容易導致學生的品德也如同一張薄薄的紙,經(jīng)不起任何的挫折。因此,班主任在召開主題班會課時,所采用的形式要合乎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如可以采用實踐體驗、課堂演講、問題辯論、平等交流等形式,從而讓學生在自身體驗的基礎上受到感染,實現(xiàn)道德方面的發(fā)展。例如,筆者所帶班級的學生在2016年8月參與了學校的“嬉溪菜園子素質(zhì)拓展”德育活動,隨后筆者又召開了以“菜園子活動后的感悟”為主題的班會,在兩天的時間里,筆者帶領學生親身體驗了隊形操練、集體就餐、拉軍歌、高空攀爬、疊軍被、軍營晚會等富有挑戰(zhàn)而又有意義的團隊協(xié)作活動。在緊張又熱烈的氛圍中,學生們的凝聚力增強了,團隊意識提高了。因此,形式多樣的主題班會課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更容易實現(xiàn)德育目標。
三、以學校的德育活動為契機,提高一班一品的知名度
學校是育人的場所,是文化的聚集地,“學校無小事,處處皆教育”,校園內(nèi)充滿著可利用的教育資源,因此主題班會課首先要考慮利用學校的文化資源。濱海中學近年來逐漸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德育育人理念,圍繞“方正尚鹽,勤奮踏浪”的辦學理念,踐行“身正、品健、心慧、才豐”的師生發(fā)展目標,分月份開展相應的德育活動。結合學校的德育活動月歷,筆者讓班級學生精心設計能夠反映“浪潮班”品牌的旗幟和徽章,以此增強班級品牌在學校的“曝光率”,借機為班級贏得更多的關注,讓學生收獲更多的自信。
1.人人參與建設,凸顯學生主體地位。
恩雅·瑞格說:“我們想讓學校成為一個融教育與生活于一體的場所。我們想讓每一個學生都感覺到:我們在這里有參與的權利,也能夠負起責任,這是我們共同生活的空間,一個和我密切相關的空間?!盵2]在剛接手新班級時,筆者就傳遞給學生“我的班級我做主”的理念,班級中的各項事務,都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研究,而筆者則站在他們身后,傾聽他們的感受。師生間的互動分享,逐漸讓我們形成了堅不可摧的信念:打造我們的品牌班級!學生除了要積極地參與,更重要的是要從中體驗到建設者的無上榮耀與激情,進而形成“人無我有,人有我優(yōu)”的特色文化。這是學生參與班級文化持續(xù)性建設的“保鮮劑”。每年學校都會在開學初公布德育活動月歷,每次的活動都需要班級精心設計個性鮮明的標志。作為班主任,無法做到每個設計都親力親為,那么就可以將Logo的設計交給學生。筆者首先將班級學生進行分組,然后讓小組自主認領,認領后就著手起草、修改、完善。經(jīng)過不斷修改和完善后,獨一無二的班級Logo就在學生們的合作中誕生了,這時會帶給學生滿滿的歸屬感和自豪感。
2.不斷更新體驗,增強學生成長感悟。
筆者所帶的班級從七年級的第一場校級德育活動——軍訓開始,便盡全力去參與每一個德育活動,在軍訓、跑操、廣播操、黑板報評比、紅五月大合唱中都力爭第一。比賽對學生的意義不只是一紙獎狀,更是收獲團結拼搏直面挑戰(zhàn)的自信和勇氣,每一張榮譽證書都給予了學生滿滿的自豪感和歸屬感。最重要的是,學生在每次的獲獎中可以有新的體驗和感悟,進而收獲新的成長??傊?,德育不能脫離學生主體,德育活動應該來源于學生又回歸于學生,在日積月累的積淀中實現(xiàn)點化學生生命、促進學生發(fā)展的使命。
3.依托新媒體,展示學生個性風采。
學生在學?;顒又姓宫F(xiàn)風采后,自是十分高興,如果此時能讓更多的人,比如同伴、其他教師、家長看到他們的表現(xiàn),那么學生在活動中所收獲的喜悅則會更加強烈,他們的自信心也會增強。因此,筆者在平時的班級管理中也緊跟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步伐,如依托“浪潮3°班”微信群,在第一時間內(nèi)將學生獲獎的喜訊廣而告之;依托微信美篇,讓家長隨時欣賞學生在學校遠足活動中的感人鏡頭;借助班級公眾號,讓家長可以賞析學生佳作和隨筆。總之,新時代的班主任要學會依托新媒體,為學生提供展示的平臺,讓新媒體成為進一步宣傳班級品牌的重要載體。
富有朝氣的教室布置增強了學生的歸屬感;系列化的主題班會課將一個個主題按一定的要求組織起來,既能突出教育主題,又能體現(xiàn)教育的整體性,是解決農(nóng)村初中班會主題隨意性問題的較好方式;豐富多彩的校園德育活動激發(fā)了學生的潛能和特長,培養(yǎng)了學生優(yōu)良的個人品質(zhì)。對于教師來說,“匠心”就是一顆純粹的教育心,相信學生,用好學生資源,相信在一次次的主題班會后,一場場的校級比拼后,學生們必能發(fā)出耀眼的火花,收獲屬于“浪潮3°班”的品牌自信。
【參考文獻】
[1]丁如許.打造魅力班會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1.
[2]恩雅·瑞格.最好的教育:讓孩子在學習中感受到生活和生命的美好[M].羅慕謙,譯.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