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中小學以育人為中心的內(nèi)涵發(fā)展,促進青少年全面發(fā)展、健康成長,2017年3月13日,江蘇省教育廳、財政廳發(fā)出《關于啟動實施江蘇省中小學生品格提升工程的通知》(蘇教基﹝2017﹞4號),通知指出:從“十三五”起,江蘇每年建設50個左右中小學生品格提升項目,逐步實現(xiàn)項目的廣泛覆蓋,形成省市縣校共同建設網(wǎng)絡,使該工程成為踐行立德樹人、促進人生幸福生活和民族素質(zhì)提升的奠基工程。
在中小學啟動實施中小學生品格提升工程,是江蘇省基礎教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創(chuàng)新舉措。目前第一批50個品格提升工程項目已處于建設之中,這些項目建設進展如何?成效如何?有哪些經(jīng)驗?這些都值得關注。我們期待通過設立這個欄目,為品格提升工程建設提供交流平臺,促進品格提升工程建設。
【摘 要】“尚德學堂:區(qū)域推進品格提升工程的研究”作為江蘇省首批品格提升工程項目之一,是常州市鐘樓區(qū)教育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區(qū)域?qū)嵺`和探索。常州市鐘樓區(qū)通過構建“1+N+1”的區(qū)域德育模式,在物型環(huán)境、體驗課程、家校共育、實踐基地建設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績。
【關鍵詞】立德樹人;品格提升;區(qū)域推進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8)07-0027-04
【作者簡介】曹月紅,江蘇省常州市白云小學(江蘇常州,213000)校長,高級教師,常州市特級教師后備人才,常州市師德模范,江蘇省巾幗標兵。
從春到冬的季節(jié)轉(zhuǎn)變,從13所實驗學校增加到21所,從零散活動到60門體驗課程,從點上的推進到面上的展開……鐘樓“尚德學堂”正在發(fā)揮著她獨特的魅力。當“愛家鄉(xiāng)、勤實踐、樂分享、能創(chuàng)新”的鐘樓兒童必備品格提出來時,便拉開了“尚德學堂”的建設序幕。古運河畔的公辦藍天學校西倉橋小學,在崗位體驗教育上做足了文章:“小小播報員”“節(jié)目主持人”“神圣護旗手”……學生在崗位體驗中養(yǎng)成了自立的品格;鄒區(qū)中心幼兒園利用周邊豐富的市場資源,讓孩子們走出園門,在行走中觀察、發(fā)現(xiàn)、感受,在行走中學會“堅持”與“感恩”,在行走中體會“愛家鄉(xiāng)”與“樂分享”……一所所學校的實踐探索,讓“尚德學堂:區(qū)域推進品格提升工程的研究”這一品格提升工程項目,在常州市鐘樓教育人的扎實推進中,演繹出一幕幕生動的場景。
一、共育網(wǎng)絡:構建品格提升的鐘樓“1+N+1”模式
作為江蘇省首批品格提升工程中為數(shù)不多的區(qū)域推進項目,常州市鐘樓區(qū)教文局以“1+N+1”模式織成品格提升的共育網(wǎng)絡。其中,第一個“1”是指1所執(zhí)行學校,常州市覓渡教育集團勇挑重擔;N是指若干所聯(lián)盟學校,目前已有20所;第二個“1”是指一批社會實踐基地。不同類別的學校有不同的職責:或組織研究,或?qū)嵤┱n程,或開放資源。在組織研究上也各側(cè)重:有的研究學生發(fā)展中心的建設,有的研究課程資源的開發(fā),有的研究家校共育的策略……常州市覓渡教育集團率先在“學生發(fā)展中心的建設”上進行了探索。
在常州市覓渡教育集團的“覓渡學生大講堂”里,學生是“主講者”。他們用不拘一格的方式講述蘊含優(yōu)秀品格的名人故事、身邊的故事、自己的故事,開展具有貼近性、實效性的“同伴型”品格教育。學校六年級學生到校外實踐基地體驗“勇敢者的游戲”,好多女生膽小不敢上,在團隊精神的激勵下,學生們摔倒了爬起來、相互扶持到達終點,大家共同體驗挑戰(zhàn)的刺激,感受成功的快樂?;顒雍螅瑢W生們馬上開展了一次“勇敢面對困難”的“覓渡學生大講堂”,他們自編自演短劇,進行情景再現(xiàn),配以名人故事和節(jié)目訪談,將“勇敢”這一品格力量輻射給身邊的小伙伴們。全校師生從中受到了心靈的洗禮,懂得了面對困難與挫折時,要思考、要努力、要微笑,要用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勇敢面對,不斷錘煉自我,并在實際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形成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
學生發(fā)展中心是校本化開展品格提升工程的育德核心,是組織開展研究活動的策劃中心和兒童品格提升的實踐基地。常州市覓渡教育集團通過建立學生發(fā)展中心,全面引領區(qū)域“尚德學堂”的建設。每兩個月,各聯(lián)盟學校和項目核心成員會聚集于此。溫馨的環(huán)境、自由的氛圍,大家輕松圍坐,盡情暢談,或策劃或交流,或反思或總結,分享著各自學校品格提升工程建設的故事,碰撞出更好的策略推進方式。在這里,誕生了《鐘樓區(qū)兒童品格提升工程建設體系》《鐘樓區(qū)“尚德學堂”品格提升工程項目獎勵制度》《鐘樓區(qū)“尚德學堂”評估指南》等。
二、物型環(huán)境:讓校園環(huán)境融入品格養(yǎng)育元素
校園是學生成長的搖籃,每一面墻、每一個院、每一處景都應該成為兒童品格提升的重要資源。常州市荊川小學利用學校異地新建之機,開展了一系列有意義的活動。
“啊,這就是我們的新校園呀!真大,真美?。 ?/p>
“老師,以后我們的活動展示就不限于布置在教室的墻上了吧?”
“兩棟教學樓之間都有一個大大的庭院,這里好好設計布置,一定會受到大家的喜愛?!?/p>
……
這是荊川小學的孩子們在“童眼看新?!?,這群快樂的小天使,享受著美好的校園環(huán)境帶來的歡樂。他們是一群小小設計師!瞧,在“我為新校品格提升環(huán)境建設獻計策”金點子征集活動中,孩子們的建言條如雪片般飛到了老師的手中、校長的信箱里?!拔覀兪乔G川小學,我希望校園里有唐荊川先生故事的介紹,讓我們能時刻學習,傳承荊川精神?!薄拔覀儗W習陽湖拳,鍛煉了強毅的品格,校園里應該有陽湖拳的招式及創(chuàng)始人介紹。”“校園變大了,有了更多活動空間,應該專門開辟一些體驗活動區(qū)域,讓我們在實踐活動中提升品格”……
學校在后期的校園文化設計、環(huán)境建設中積極采納了孩子們許多的金點子。針對荊川精神傳承下荊川學子必備品格的培養(yǎng)、自強堅毅精神的培育,在校園外部環(huán)境、主題場館裝飾、墻面文化設計、專用教室擺設等各方面進行精心設計,讓新校處處都有強毅品格、荊川精神的宣傳,讓每一位荊川學子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品格。
除了新校外,加入研究團隊的老校也在通過環(huán)境的營造讓學生能夠有體驗的空間,有習得的場所,有熏陶的價值。五星實驗小學建立了自主耕作管理的種植園、展現(xiàn)學生特長的星舞臺、色彩斑斕濃縮精彩活動的連廊、再現(xiàn)五彩校園生活的陶藝館;盛毓度小學充分利用已有的“盛毓度紀念館”積極開展品格教育研究……每一處細節(jié)都有著孩子們參與的身影,都融入品格養(yǎng)育的元素。
三、體驗課程:讓兒童在實踐中提升品格
“卜弋水芹,你嘗過嗎?秋冬時節(jié),它們在卜弋小學閃亮登場啦!”一進入9月,卜弋小學六年級“我和水芹有個約會”的體驗課程就熱火朝天地開展起來了。為揭開水芹的神秘面紗,野菜辨識組的孩子們最先開始行動。他們詢問親朋好友,查閱書籍網(wǎng)絡,還到附近的佳農(nóng)科普園去觀察辨認野芹菜。水芹的種植與生長研究組的孩子們也不甘示弱。一次次前往種植水芹的鄉(xiāng)村觀察體驗,學習擇水芹,體驗銷售水芹。在銷售過程中,孩子們使出了十八般武藝:有傻乎乎守著攤位,賣不出去急哭的;有找準對象,拼命介紹水芹的功效,極力推銷的;有組團叫賣,因要拍照嚇跑顧客的;更有包門到戶出去拉生意的……真實的體驗,讓孩子們真切感受著水芹種植戶們的不容易,也潛移默化中錘煉了孩子們的合作與交際能力。水芹的營養(yǎng)與食用組的孩子們則開展了做菜的體驗活動。水芹鯽魚湯、水芹拌花生仁、水芹炒肉絲、清炒水芹、杏鮑菇炒水芹、涼拌水芹……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以照片、視頻的形式傳遞給大家,贏得了無數(shù)的點贊聲。一位媽媽自豪地說:“孩子為了做好這道菜,整整學做了6次。從沒見他做什么事這么認真上心過,感謝老師給予孩子這樣的鍛煉機會!”也許,轉(zhuǎn)變就在這些不經(jīng)意的瞬間!歷時3個月的體驗,指導老師形象地用一首小詩進行了概括:“野菜家種學問大,卜弋水芹人人夸。養(yǎng)身保健功效好,美食烹飪頂呱呱。調(diào)查采訪勤實踐,交流分享你我他。宣傳暢想未來路,品格提升效果佳?!?/p>
如今,卜弋小學的孩子們對家鄉(xiāng)的芹菜品種都能侃侃而談,合作完成的小報設計精美、圖文并茂,孩子們“愛家鄉(xiāng)”的情感也油然而生。
像這樣的體驗課程各所實驗學校都在開發(fā)與實踐。創(chuàng)新“尚德”的實踐范式,正是各所實驗學校的重要任務。懷德苑幼兒園挖掘地方資源,讓爸爸牽著孩子的手一起玩常州老游戲。個人游戲,小組合作,團隊競賽,大家玩得是不亦樂乎,爸爸們仿佛又回到了無憂無慮的童年,孩子們更是在傳統(tǒng)游戲中感受到了無盡的歡樂。而在游戲中,孩子們互幫互助,團結合作,勝不驕敗不餒的精神也引來了不少圍觀路人的熱烈掌聲和加油聲。老游戲的體驗活動,不僅拉近了父親和孩子之間的距離,同時讓孩子們更加直觀地了解了龍城常州的傳統(tǒng)文化,在民間游戲中得到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
四、家校共育:讓父母與孩子一起成長
兒童的品格養(yǎng)成需要時間、空間的充分滋潤。就時間而言,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慢慢地養(yǎng)成;就空間而言,學校、家庭、社會都是“課堂”,缺一不可。因此,社會教育空間的打開,將會給孩子們以真切的品格踐行時空,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在常州市白云小學有一門為家長開設的“夢想家長課程”,對家長進行針對性的家庭教育輔導。兩月一次的全校家庭教育普及會、半月一次的家庭教育深入輔導班、年段微信圈的家教推送、家教閱讀分享群……線上線下、課內(nèi)課外、校內(nèi)校外,都有家長與孩子共同發(fā)展的身影。有家長在孩子的成長日記中寫道:“孩子原本沉迷于游戲,我們打過、罵過、騙過,幾乎都收效甚微。在主動參加了學校精心為我們家長開設的‘夢想家長課程’的學習后,在專業(yè)輔導老師的指導下,我學到了‘好行為箱’的方法。我和兒子一起在淘寶網(wǎng)上購買了一個他最喜愛的卡通造型屋作為‘好行為箱’,共同商討了作為一名六年級畢業(yè)生該有的良好行為,包括適度玩游戲的行為。在全家人的商議下,孩子很鄭重地寫下了自己想要有的10大好行為,既貼在墻上約束自己,又放進‘好行為箱’激勵自己。每天,當我發(fā)現(xiàn)孩子有做得好的地方,都會寫成心形的小紙條放進‘好行為箱’。到了周末,我們?nèi)視e行隆重的開箱儀式。我們打開箱子,取出一周以來積攢的好行為紙條,一起大聲地讀出來,我欣喜地發(fā)現(xiàn),兒子特別開心,還忍不住自豪地說:‘我的好行為還挺多的嗎!’連平時嚴肅而粗暴的爸爸也有淺淺的笑掛在臉上。后來,不僅兒子,我們家長也加入了‘好行為’的積攢行列中,無論是誰,只要發(fā)現(xiàn)家庭成員中有好行為的都可以寫成小紙條放進卡通屋里,無形中,‘好行為箱’成為家庭里一道溫柔的‘強制力’。不僅孩子,我們家長也越來越關注自身品行的提高。在輔導班中,我?guī)е鴥鹤右黄鹕险n學習,兒子還上臺分享了自己的成長故事,贏得了指導老師和很多爸爸媽媽的大力贊賞。不知不覺中,兒子就在小小行為箱傳遞的大大正能量里慢慢改變,我們也在與孩子同行的路上,不斷成長?!?/p>
什么是最動人的教育?有父母參與的教育、有親情融入的教育最能打動人。當學校教育的“5天”與父母陪伴的“2天”同頻共振時,教育的意義與價值就可以實現(xiàn)最大化。品格教育更需要生活中的引導與實踐。父母與孩子們的共同發(fā)展會讓“立德樹人”生根、開花、結果。
像這樣的家校共育,實驗學校各有創(chuàng)新招數(shù)。有的是學校引導家長參與。愛兒坊幼兒園在踐行品格養(yǎng)成教育的過程中,結合“微課”這一方便快捷的傳遞媒介平臺,將品格養(yǎng)成教育向家庭延伸。學校根據(jù)各個年齡段幼兒的發(fā)展特點,將品格教育劃分成細小的范圍,制定微課實施計劃,通過現(xiàn)代化的手段制作出適合幼兒的系列品格養(yǎng)成微課。每月定期將微課推送給家長,鼓勵幼兒在家庭中進行實踐與操作。家長們主動參與進來,和孩子一起看微課,學微課,在微課中與其他家長主動交流幼兒品格養(yǎng)成方法。有的是家長主動參與到學校的教育活動中。蘆墅小學每班每月都有一次“家長進課堂”品格提升活動。家長們結合自己的專長和工作特點,為孩子們講述育人故事。他們一次次對著自己的孩子試講,一回回與老師真誠地溝通,努力做到深入淺出,生動活潑,還嘗試做起了課件……父母的努力孩子們看在眼里,記在心上。與爸爸媽媽一起成長的經(jīng)歷讓他們獲得了自信。
五、田野課堂:兒童品格提升的實踐基地
“孩子們,你們要在實踐活動中勇敢頑強,鍛煉意志,健全心智。中國夢,強軍夢,少年強則國強,你們是祖國未來的鋼鐵長城!”常州市東方小學邱玲校長有力的話語回蕩在“少年軍?;亍钡纳峡?。
“少年軍?;亍痹谀睦??就在佳農(nóng)生態(tài)園。小軍人們來到這里,換上軍裝,英姿颯爽,軍體拳練得有模有樣,一招一式,整齊劃一,剛勁有力;大家一起高喊著東方少年軍校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鏗鏘有力,充滿朝氣。小軍人們齊心協(xié)力完成了一個又一個具有挑戰(zhàn)性的項目,射擊、攀巖、真人CS……不放棄,多鼓勵,在勇攀高峰中堅持不懈,在模擬戰(zhàn)爭中團結協(xié)作,在突破自我中體驗成功。這不僅是一次實踐活動,更是磨煉和考驗。少年強,則國強,能像一名真正的軍人一樣,修身、立德、立志,也是我們對鐘樓兒童品格提升的期待。
佳農(nóng)生態(tài)園是常州市鐘樓區(qū)建設的社會實踐基地中的典型代表,它是融合實踐、體驗、探趣、合作等內(nèi)容于一體的品格教育綜合體系。佳農(nóng)生態(tài)園以一廊(舜德長廊)、一院(文昌書院)、三區(qū)(狀元勵志區(qū)、探趣科普區(qū)、科學名人區(qū))、三園(野菜耕作園、民俗大觀園、佳農(nóng)播種園)為核心,全面實施“1133”工程,搭建以體驗、實踐為主的品格提升學習載體;針對不同群體需要,同步開發(fā)了科普探趣、生物生態(tài)、軍事體驗、種植、釀酒、成長禮、畢業(yè)季等60門課程;根據(jù)課堂特點和項目目標的指向,結合孩子的生理心理的特點,形成了以問題為導向,以體驗活動為載體,自主合作為主要方式的系統(tǒng)的品格提升工程模式。
除了佳農(nóng)生態(tài)園外,鐘樓區(qū)還在繪制覆蓋全區(qū)的“品格提升”場館地圖。這些場館將為鐘樓區(qū)孩子的品格提升提供時空、課程、平臺。相信,在那里,同樣會發(fā)生一個又一個家、校、社區(qū)共育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