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麗
摘要:如果說班級管理是一種藝術的話,那么班級管理所采用的方法則是通向藝術的橋梁。集體成員以不同的形式參與集體管理工作,能有效刺激與促進各成員的責任心和工作熱情。實踐證明,在平常的工作中,倘若能充分挖掘一切激勵能源,創(chuàng)設激勵的情景,不斷地為班級管理注入新的活力,從而更好地進行班級文化建設。
關鍵詞:班級管理;目標激勵;責任激勵
班級管理是瑣碎的、辛苦的,而如何在保持班內秩序的同時給同學營造一個能形成良好人格的寬松環(huán)境,則更為不易。因此,班級管理所采用的方法顯得猶為重要。如果說班級管理是一種藝術的話,那么班級管理所采用的方法則是通向藝術的橋梁。實踐證明,在平常的工作中,倘若能充分挖掘一切激勵能源,創(chuàng)設激勵的情景,不斷地為班級管理注入新的活力,從而更好地進行班級文化建設。
一、目標激勵——讓班級航向更明確
目標是指人們期望達到的某種境地或標準,它對人的行為具有導向、規(guī)范、激勵、修正等功能。班集體的管理是以目標為管理活動的指南,以實現(xiàn)目標的成效作為評價依據(jù)。一個集體沒有目標就等于沒有方向,沒有目標就形不成凝聚力,學生在沒有目標的集體中也就缺乏動力和自我要求。為此,每個開學初,我總在摸清底細的情況下,引導學生結合班級實際制訂奮斗目標和各自的實施方案,然后在全班范圍內組織討論,認真研究,提出修改意見。最后用表決的方式通過,形成全體認可的班集體目標,并張貼在教室最醒目的地方,時時對照,進行自我調整,自我激勵,強化團隊精神,引導班級朝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
二、責任激勵——讓班級管理更完善
管理心理學表明,集體成員以不同的形式參與集體管理工作,能有效刺激與促進各成員的責任心和工作熱情。據(jù)此,在班級管理中實施“班干部輪值制”把全班學生置于同一起跑線上參與班級管理,使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承擔一項工作,諸如考勤、打掃衛(wèi)生、學習與生活管理、班級的活動安排等,給每個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和平等發(fā)表意見的機會,同時鍛煉了他們的參與能力、組織能力、管理能力,滿足了他們獨立自主的心理,明確了自己在班級中的地位,進一步調動工作的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簡而言之,把管理的權利還給學生。這樣一來,人人都有管理的經(jīng)驗,在小干部的管理過程中,被管理者會對管理者多一份理解和支持,進而產(chǎn)生群策群力、團結合作的人際關系,為順利開展班級工作奠定了基礎。
三、數(shù)據(jù)激勵——讓考核更透明
從心理發(fā)展的過程來看,小學生處于“發(fā)展式半自治性”的階段,他們一方面用審視的眼光觀察別人,同時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態(tài)度和看法,他們內心深處渴望得到教師和同學的認可。作為老師必須正確地評價學生,不囿于橫向和消極評價的思維定勢,而應客觀、公正、慎重。為了避免主觀性、片面性的評價,設計出科學的衡量學生行為的指標,實行量化考核。結合我們學校的評估細則,我在班級結合實際制訂了《日常行為量化表》、《“采蜜”跟蹤表》、《班日常管理表》,考核內容涉及守紀、學習、勞動、衛(wèi)生、參加活動等諸方面,使學生行有所依、學有所循。每日對學生逐條考核,及時記載,量化表一概公布于眾,隨時接受學生的監(jiān)督,量化結果一目了然,用數(shù)據(jù)來說話,增強學生的“差距感”,以此鞭策學生自覺地改正缺點,趕超先進,強化“自我教育”意識。
四、榮譽激勵——讓星星更閃亮
在量化的基礎上,及時對學生的優(yōu)點和進步予以肯定、獎勵。如根據(jù)《日常行為量化表》的得分,班內每周評出四名“規(guī)范之星”、一個“規(guī)范小組”;根據(jù)《“采蜜”跟蹤表》的摘錄情況,每月設立“辛勤蜜蜂獎”和“進步最快獎”;根據(jù)《班日常管理表》的效果,評出“優(yōu)秀管理組”及“優(yōu)秀管理個人”。在每月的集體班會上,開展交流、匯報心得、形成良好的班級文化。老師最大限度地為學生獲得榮譽創(chuàng)設機會,鼓勵學生發(fā)展特長,真誠地贊美他們的長處,及時肯定細微的進步,點燃他們內心的希望之火,有意識地進行廣泛持久的激勵,引起更多學生心理上的積極感應,以此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班級目標的實現(xiàn)。
五、楷模激勵——讓優(yōu)點發(fā)揚光大
榜樣是優(yōu)良品德的典范,是學生提供思想言行規(guī)范要求的物化模式。榜樣以具體、生動的形象感染學生,它比說服教育更具影響力和號召力,因而要發(fā)揮優(yōu)秀生的作用,使他們成為班級的骨干力量,成為學生最先模仿的對象。譬如,“班干部輪流制”產(chǎn)生的優(yōu)秀管理者,量化管理產(chǎn)生的規(guī)范之星,勤奮獎、進步獎獲得者,這些都是學生熟悉的榜樣,他們和一般學生生活在一起,年齡相仿,經(jīng)歷基本相同,環(huán)境影響差不多,易被學生接受,易激起上進心。抓住學生善于模仿的心理,一方面揚聲勢,造氣氛,召開表彰會,并請優(yōu)秀人物介紹先進事跡,激勵同學們仿效榜樣,向他們看齊。另一方面,在給予先進者充分肯定的同時,對他們提出更高更嚴的要求,引導他們看到不足之處,加以改進,使其好上加好。這樣既激勵了先進,又激勵了后進,是一舉兩得之計。
六、情感激勵——讓師生情意更濃
情感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一種態(tài)度,反映著客觀事物與人的需要之間的關系。需要是情感產(chǎn)生的基礎,事實上,每個學生同樣需要激勵,運用恰當?shù)姆绞?,表達對學生的關心、信任、支持和幫助,就能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如我們要想使班級的后進生進步,就要隨時站在他們的立場來考慮問題,把握其思想動向和感情基礎,抓住引起波動的最敏感的神經(jīng),理解他們的需求,適當滿足他們的正當需要。像我們開展了“送你一句話”、“和你交朋友”、“成長報喜單”等一系列活動,旨在讓他們感到快樂、感到老師能理解他們,體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愛,這樣他們也就能支持老師,會更加努力地按老師的要求去做,改正錯誤,不斷取得進步,有利于實現(xiàn)教育目的。
當然挖掘到激勵的源泉后,不一定就能達到最佳效果。還需把握最佳時機,如新學期的第一天、重新調整班級、學生取得成績、遇到困難和挫折、犯錯誤后有悔悟等等,及時地發(fā)現(xiàn)、關注、鼓勵、幫助和理解,定會水到渠成的效果?!凹睢笔菍嵤┌嗉壒芾淼摹吧喜摺?,是建立優(yōu)秀班集體的“活水源”,它比被動的官、卡、壓方式有著無可比擬的優(yōu)越性。我想我們有理由相信充分調地勸學生的積極因素,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啟迪學生的心智,定使班集之舟朝著自主管理的彼岸飛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