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少華,景曄,胡艷,王興,陳秋杰,徐和福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六四醫(yī)院檢驗科,天津 300381)
老年糖尿病多為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是一種非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主要以血糖升高為主要臨床特征的慢性代謝性疾病,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容易引起各種并發(fā)癥,直接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有研究[1]表明,同型半胱氨酸(Hcy)與糖尿病有關,Hcy是一種可以反映血管損傷的反應性氨基酸,是心、腦以及外周血管發(fā)生病變的危險因子,其可能會引起糖尿病患者發(fā)生血管病變。降低Hcy水平,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糖尿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而葉酸和維生素B12(Vit B12)是影響其代謝的關鍵物質(zhì),這些因子在同型半胱氨酸代謝反應中為必需因子,均可導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發(fā)生[2-3]。因此,本研究分別檢測了糖尿病患者的HCY、葉酸和Vit B12的水平,并分析它們之間的相關性。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9月至2016年1月來我院就診的80例經(jīng)門診確診為糖尿病的大于60歲的患者,除外嚴重的肝、腎、肺、腦及心臟疾病,并且受試者近期未服用葉酸和B12及影響其代謝的藥物,設為糖尿病組,其中包括男性34例,女性46例;年齡60~65歲,平均年齡(62.0±1.4)歲。另設同期80例年齡,性別相匹配的健康體檢者為對照組,其中男性36例,女性44例,年齡60~65歲,平均年齡(62.0±1.2)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儀器 貝克曼AU5000,羅氏電化學發(fā)光e411。
1.2.2 試劑 試劑為北京利德曼同型半胱氨酸配套試劑盒及羅氏葉酸,Vit B12配套試劑盒
1.2.3 檢測方法 對入選人群分別采集其清晨空腹靜脈血清或血漿-20 ℃凍存然后集中測定同型半胱氨酸、Vit B12、葉酸水平。同型半胱氨酸的測定采用速率法,葉酸測定采用電化學發(fā)光法,Vit B12測定采用電化學發(fā)光法。
2.1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測定結果 糖尿病組為(17.8±8.0)μmol/L,健康對照組為(11.5±3.89)μmol/L;血清葉酸測定結果:糖尿病組為(8.5±1.3)nmol/L,健康對照組為(12.6±1.7)nmol/L;血清Vit B12測定結果:糖尿病組為(236.5±18.4)pmol/L,健康對照組為(374.1±21.3)pmol/L。糖尿病組同型半胱氨酸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P<0.05),而糖尿病組葉酸及Vit B12低于健康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清HCY及葉酸和Vit B12檢測結果比較
2.2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的濃度與葉酸和Vit B12的相關性 與健康對照組相比,老年糖尿病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顯著增高,而葉酸和Vit B12水平顯著降低,血HCY水平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血HCY濃度與葉酸和Vit B12水平呈負相關(葉酸:r=0.92,P=0.025;Vit B12:r=0.95,P=0.013)。
老年糖尿病患者本身已經(jīng)處于高齡狀態(tài),身體的各項機能呈現(xiàn)下降的趨勢,尤其是血管,更容易受到損傷,因而由于糖尿病導致產(chǎn)生血管病變的概率較年輕一代要較高且預后不好。而Hcy分子中琉基具有高度反應性,可通過氧化應激、內(nèi)皮網(wǎng)應激、增加不對稱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等多種途徑對心腦血管系統(tǒng)發(fā)揮廣泛損傷作用。Hcy還可通過氧化應激系統(tǒng)影響內(nèi)皮的功能,促進低密度脂蛋白系統(tǒng)修飾,使糖尿病患者的動脈粥樣硬化病情加重[4]。因此,Hcy作為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的一項重要指標是值得關注的[5-6]。
同型半胱氨酸的存在形式及測定:Hcy在體內(nèi)主要以還原型、胱氨酸(氧化型)、高半胱氨酸一高半胱氨酸及高半胱氨酸一胱氨酸二硫化物混合氧化型等形式存在,在血漿中有游離和蛋白結合體兩種,前者占20%,后者與清蛋白結合,占70%~80%,所有統(tǒng)稱為總Hcy。一般研究均以測定血漿標本為主,并且采血后應及時分離測定或冰凍。Hcy測定過去曾用氨基酸分析儀測定,比較復雜且不穩(wěn)定,八十年代開始應用高壓液相色譜技術(HPIAE)檢測,質(zhì)控穩(wěn)定,應用廣泛。Hcy的正常參考值隨測定方法和種族人群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正??崭寡獫{總Hcy水平為5~15 μmol/L,有研究顯示,同型半胱氨酸每增加5 μmol/L,腦血管病發(fā)生病變的危險幾率上升50%。
代謝過程:Hcy是一種含硫氨基酸,它的代謝途徑主要有兩條,一是Hcy可在胱硫醚縮合酶(CBS)和胱硫醚酶的催化下生成半胱氨酸,需要Vit B6的參與,或經(jīng)巰基氧化結合生成高胱氨酸,另外Hcy還可在葉酸和Vit B12的輔助作用下再甲基化重新合成甲硫氨酸,此過程需甲硫氨酸合成酶(MS)的催化,并且必須有N5-甲基四氧葉酸作為甲基供體,后者是四氫葉酸經(jīng)5,10-甲烯四氫葉酸還驟酶(MTHFR)催化而產(chǎn)生。
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約80%糖尿病患者死于并發(fā)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7-9]。而Hcy是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10-12]。鄒偉等[13]研究發(fā)現(xiàn),合并血管病變的糖尿病患者Hcy水平遠遠高于單純糖尿病患者及健康體檢者(P<0.05),表明Hcy在糖尿病血管病變發(fā)生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是腦卒中及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高危因素[14-15]。也有學者認為,Hcy與糖基化終末產(chǎn)物有協(xié)同作用,可使血管內(nèi)皮暴露于糖基化終末產(chǎn)物而引起內(nèi)皮損傷,并且還與不同程度的糖代謝紊亂相互作用,促進動脈粥樣硬化[16]。
本研究結果顯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同型半胱氨酸呈現(xiàn)上升趨勢,同時伴有一定程度的葉酸、Vit B12含量的下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環(huán)境和飲食狀況能影響葉酸和Vit B12的攝入,而葉酸和Vit B12水平的降低又影響HCY的代謝,故Vit B12和葉酸濃度與Hcy水平呈負相關,增加B族維生素和葉酸的攝入可降低Hcy水平,與文獻[17-18]報道一致。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血Hcy濃度與葉酸和Vit B12水平均為糖尿病的危險因素,所以對老年糖尿病患者這一高危人群定期進行血Hcy、葉酸及Vit B12水平的監(jiān)測,以達到指導臨床用藥以及飲食調(diào)節(jié)的目的,為臨床診療提供了參考,從而對降低糖尿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概率有重要的價值[19-20]。
[1] 侯欽芝.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cy、TNF-a 與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相關性研究[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6,8(1):9-11.
[2] 薛文郁,柳潔,秦潔.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糖尿病微血管病變的關系[J].山西醫(yī)藥雜志,2009,38(S1):60-62
[3] 馮小娟,李海英,蔣玲,等.T2DM 患者血清25-(OH)D與Hcy、β2微球蛋白關系及臨床意義[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6,37(7):912-914.
[4] 王綿,李風英,葛秀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胰島素抵抗及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J].國外醫(yī)學:內(nèi)分泌分冊,2001,21(3):146.
[5] 吳吉萍,方朝暉.血漿同型半胱氨酸與糖尿病血管并發(fā)癥的關系[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2,15(1):109-112.
[6] 趙倩,王衛(wèi)東,吳曼,等.老年2型糖尿病頸動脈粥樣硬化與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超敏C反應蛋白的關系[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4,17(6):591-594.
[7] 高君麗,田靜.急性腦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血脂和頸動脈粥樣硬化的關系[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4,23(4):385-386.
[8] 曾春燕,彭冬迪,曹瑞林,等.中青年男性高血壓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尿酸水平變化[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4,22(2):68-69.
[9] 莫善曉.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尿酸水平變化及臨床意義[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12(3):59-60.
[10] 陶建平,魏盟,陳歆.同型半胱氨酸與舒張性心力衰竭的相關性[J].臨床薈萃,2014,29(2):159-161.
[11] 鮑智穎,鐘小兵,康平,等.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帕金森病的研究[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4,41(3):24-25.
[12] 孫芹敏,王哲,曲夢琦,等.老年癡呆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臨床意義[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7):1729-1731.
[13] 鄒偉,李毅.血同型半胱胺酸與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的相關性探討[J].世界臨床醫(yī)學,2016,10(2):84.
[14] 李媛媛,王琪.同型半胱氨酸及血管內(nèi)皮功能檢測在腦梗死中的應用[J].檢驗醫(yī)學,2014,29(10):1028-1030.
[15] 王姍姍,王振福,孫虹,等.老年腦梗死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1,14(4):368-369.
[16] OKADAE,OIDA K,TADA H,et al.Hyperhomocysteinemia is a visk factor for coronary are rioselerosis in tapanes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J].Diabetes Care,1999,28(12):484.
[17] 王杰,張志軍.聯(lián)合應用葉酸和甲鈷胺對腦梗塞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影響[J].陜西醫(yī)學雜志,2004,33(12):1118-1119.
[18] 張京芬,李月春,劉國榮,等.聯(lián)合維生素治療對腦卒中病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影響[J].腦與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04,12(1):36-37.
[19] 陳建棟,陳建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與糖尿病腎病關系的探討[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16,23(1):19-20.
[20] RYU OH,LEE S,YU J,et al.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the effects of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on long-term glycemic control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of Korea[J].Endocr J,2014,61(2):167-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