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王楓林 湯馨怡
通訊員/鮑劍光
利民之事,絲發(fā)必興,為民之舉需擲地有聲。
從“人在證途”到“最多跑一次”,一個窗口就像一面鏡子,折射的是政府的形象,展現的是“以民為本”的政治理念。
在杭州當了15年房產中介的汪洋,上周五來到市行政服務中心大廳內取了“一窗受理”排隊號,連說了三遍“不敢相信”?!霸瓉矸课萁灰?0分鐘,稅收30分鐘,不動產登記50分鐘,同時滿足受理條件,總耗時要120分鐘。現在三部門聯(lián)辦,辦一本登記證或者證明,大大縮短了時間?!?/p>
這兩年,樓市去庫存速度加快,杭州在不動產登記量增長迅猛的情況下,通過實現不動產登記“60分鐘辦結”,極大地增強了市民群眾的獲得感,僅2017年就收到群眾表揚信330余封,錦旗50余面。國務院辦公廳督查室也要求上報杭州不動產登記改革的做法經驗,供全國各地學習參考。
“去年,我區(qū)的拆遷量明顯增加,累計征收5741戶,使得土地和住房的剛性需求激增。這要放在過去,大廳的秩序肯定全亂了。去年一整年我們不動產登記窗口的業(yè)務量同比增長了3倍多。”上城區(qū)行政服務中心管理處負責人余向平告訴記者,這一切得益于黨員充分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中心以黨建為抓手引領和助推改革——
建立疑難問題由黨員干部一對一幫扶機制,打造一支業(yè)務能力精湛的審批鐵軍;設立“零號窗口”黨員先鋒崗,由區(qū)里組織的機關黨員擔任“助跑員”,為群眾提供咨詢、預審、導引等“一條龍”服務,2017年共有機關黨員1134人參與;在城中村改造推進、注銷業(yè)務量大的時期,主動與各拆遷指揮部對接,組織中心黨員、業(yè)務骨干成立先鋒服務隊,將窗口前移至拆遷一線,實現群眾辦理注銷“零次跑”。
不僅僅在上城區(qū),自去年12月25日以來,杭州主城區(qū)10個不動產登記辦證點全面實現了不動產登記交易“一套材料、一個系統(tǒng)、一窗受理、一小時辦結”。
杭州的民營經濟活躍,推進改革銳不可當。
2017年9月1日,杭州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在全省率先推出“商事登記一網通”,首批有多證合一事項22項、證照聯(lián)辦27項,使85%的企業(yè)能夠按“一件事”標準實現網上辦事,有力推進“準入即準營”。
“在其他地方辦理企業(yè)設立銀行賬號預約開戶,至少需要幾天甚至幾十天時間,來回至少要跑三四次;在杭州,我只跑了一次,半小時不到就搞定了。”市民劉先生為杭州的營商環(huán)境點贊。
杭州各地也針對實際“量體裁衣”,探索了商事制度改革的各種途徑。
蕭山自實施“一窗通辦”以來,大大縮短了群眾的排隊等候時間。以業(yè)務最繁忙的商事登記窗口為例,改革窗口受理模式后,辦事群眾隨到隨取號,群眾等待時間由原先的2個小時以上縮短到20分鐘左右,日均辦件量由120余件提高至160余件。
兩次登上央視新聞聯(lián)播、得到國家工商總局的認可……桐廬“十分鐘快速辦照”走紅全國,同時全程電子化智慧登記、個體工商戶自助登記等多項改革均創(chuàng)造了全國首個紀錄,被大范圍推廣應用。截至3月底,桐廬商事登記一網通平臺已登記設立企業(yè)1870家,累計讓群眾少跑腿3000余次。
“桐廬模式”的成功離不開強有力的組織引領。
4.培育投資顧問機構。專業(yè)投資顧問機構可以為不具備專業(yè)投資能力的個人提供專門指導。根據2016年年中統(tǒng)計,美國家庭中的80%通過專業(yè)投資機構(包括注冊投資顧問、全服務經紀人、獨立財務規(guī)劃師、銀行和儲蓄機構代表、保險代理人以及會計師)購買基金。建議基金銷售從經紀服務模式向客戶需求服務模式轉變,引進更多專業(yè)化的獨立投資顧問公司、金融產品專業(yè)銷售公司進入金融服務體系,實現服務主體的多元化。
“我們建立了縣鄉(xiāng)兩級跑長體系,由縣委副書記、縣長帶頭擔任‘1號跑長’,有固定時間在行政服務中心的‘1號跑長室’里‘坐班’,廣泛收集‘最多跑一次’改革過程中的難點、痛點和堵點,帶頭為群眾服務?!北皇忻袢罕娪H切地稱呼為“黃跑跑”的桐廬縣編委辦主任黃建軍表示,目前縣內正大力實施“君山育鳳”黨政人才培養(yǎng)工程,“最多跑一次”改革也是中青年干部基層實訓的平臺,是提升服務群眾能力的有效載體。
2017年6月起,上城區(qū)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啟動了新舉措——“當好五大員,做好勤務兵”。
聚焦公民個人辦事事項,推行“簡化辦、網上辦、就近辦”,杭州在市民群眾最渴望解決、最難辦的事情上尋求突破,取得了良好佳績。
富陽區(qū)已實現281項公民個人辦事事項憑“身份證”可辦理;西湖區(qū)駱家莊便民服務中心已實現25個事項“就近辦”;下城區(qū)在全區(qū)8個街道和部分社區(qū)開辟自助網上辦理專區(qū),推進事項辦理“全域全網”,辦理方式“零窗零跑”,群眾選擇“就近就便”。
改革的背后,不僅有技術的支撐和服務意識的轉變,更有一股強有力的“紅色力量”——
杭州緊緊抓住“黨建+”這一牛鼻子,充分發(fā)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行政審批“最多跑一次”中不僅強化創(chuàng)新改革,還推出了個性化跑,不僅跑出速度,更跑出了溫度。
每天午飯后,賣魚橋社區(qū)居委會主任戴靜都要在社區(qū)里轉一圈,此時,她多了一項身份——“黨員代辦員”。
不僅僅是社區(qū)工作人員,拱墅區(qū)還把社區(qū)“黨員代辦制”的服務者擴充至網格長、在職黨員等,在社區(qū)各個網格內設立黨員代辦點,以每個黨建網格長及各支部書記為圓心陣地,收集居民群眾急需解決的困難事宜,同時還結合黨員智能卡系統(tǒng)在“網淘”黨員服務平臺發(fā)布群眾代辦需求。
數讀
1.截至2017年底,全市10個主城區(qū)不動產登記“一窗受理”業(yè)務量達231370件,發(fā)放證書190504本,證明93695份。
2.目前全市44家涉及個人辦事單位共梳理公民個人辦事事項592項,累計精簡辦事材料669件,取消紙質證明材料174種;已實現并對外公布第一批、第二批僅憑身份證可辦事項296項;已完成首批政務服務APP辦理53項事項的上線工作并于2017年12月1日對外公布實施。
我有高招
不動產登記“60分鐘”領證
通過“一窗受理、并聯(lián)辦理、結果互認”的方式,杭州的不動產登記實現了全國最快、全流程“60分鐘領證”的杭州速度。
“商事登記一網通”
即“1+N”+X多證合一、證照聯(lián)辦系統(tǒng),開通一年以來,讓企業(yè)少跑了30多萬次,領照時間從6個工作日縮短到了2個工作日。
聚焦公民個人辦事事項
設定“標準最統(tǒng)一,事項最規(guī)范,材料最精簡,流程最優(yōu)化,共享最徹底”的改革目標,減事項、減次數、減材料、減時間推進公民個人辦事事項“簡化辦、網上辦、就近辦”,提升群眾改革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