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簡陽市深度挖掘歷史人文及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方面的內(nèi)容并加以整合,勾勒出了人文簡陽輪廓,輔以特色活動開展和宣傳推廣,讓市民真切地感知簡陽歷史人文,為了解踐行天府文化,營造了良好社會氛圍。
以古韻潤味,豐富城市人文。簡陽自古被譽為“蜀都東大門”,古為蜀國地,秦時屬蜀郡。公元前115年置牛鞞縣,公元555年設(shè)陽安縣,公元603年置簡州,1913年改名簡陽縣,1994年撤縣建市。2100多年的歷史孕育了悠久綿長的簡陽文化,涌現(xiàn)出三國名將簡雍、簡州四狀元、首屆茅盾文學獎得主周克芹等歷史文化名人。出土的龍埡遺址將簡陽人類活動的歷史追溯到5萬年前,恐龍化石、逍遙洞漢碑等重要歷史文物備受國內(nèi)外專家矚目,阿斗讀書臺、張飛營等三國遺跡令人神往。2016年12月,簡陽余門拳被成都市列為第五批市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石橋鎮(zhèn)九蓮燈、沱江船工號子、石橋掛面制作工藝、簡陽羊肉湯、張氏土陶、張氏古琴制作工藝、黑水寺民間故事等分別入選成都市傳統(tǒng)習俗、傳統(tǒng)技藝、民間文學等市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
以活動潤色,增添城市活力。簡陽市各學校在蒙童入學之際,舉行了莊重的新生“開筆禮”儀式,一年級新生在父母老師的陪伴下,邁過“開筆啟智·明禮懷德”的啟智門,額點朱砂紅,感知傳統(tǒng)文化魅力。簡陽“天府文化講座”講師,從“興、旺、文、達”4方面,引用簡陽民間傳奇故事,選唱川劇經(jīng)典片段,以淵博的知識和通俗風趣的語言、親民互動的提問與科學嚴謹?shù)目甲C,從本土的簡州文化起源講起,對簡州陽明鹽井遺址、牛鞞古鎮(zhèn)的歷史文化作了解讀,分析巴蜀文化的不同之處,向聽眾娓娓道來巴蜀歷史,帶領(lǐng)聽眾走進天府文化的發(fā)源、傳承和最新研究成果?!疤旄幕囆g(shù)周”“天府潤雄州文藝匯演”讓市民從文藝盛宴中了解天府文化,“百姓故事會”讓市民在身邊人講身邊事的形式中感知天府文化,“書香成都·閱潤農(nóng)家”讓市民在閱讀中提升自我并踐行天府文化。
以宣傳潤飾,提升城市魅力。社會宣傳方面,各機關(guān)單位、校園、村(社區(qū))、文明單位公共場所張貼天府文化系列宣傳掛圖;在城區(qū)公交站臺、燈箱廣告、商家LED門楣投放天府文化系列公益廣告;在戶外大型LED顯示屏投放天府文化公益廣告宣傳片,讓天府文化隨處可見。在人文景點打造上,以簡州八景為亮點,在鰲山公園主入口銀桂廣場邊重塑了一塔凌云景觀,并將簡州八景銅塑植入鰲山公園,讓人民在公園游玩的時候能比較全面地了解簡州八景。在中心廣場A區(qū),利用光影技術(shù)將簡州八景動態(tài)投于地面,沿線布置觸動變色簡陽歷史變革宣傳板塊,新奇而有新意。借力新媒體,精選100個“YOU成都—天府成都生活美學點位”,為讓更多人從指尖了解天府雄州提供了素材庫。利用簡陽發(fā)布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深入開展天府文化系列宣傳解讀。
簡陽市擁有2100多年的歷史,綿長的歲月長河中孕育了豐富文化,而簡陽文化是天府文化的一條支脈,從豐富城市人文內(nèi)涵到真正感知踐行天府文化,簡陽做出了多方努力。下一步,簡陽市將以文化人、以文潤城,創(chuàng)新形式,盡享天府文化,傳承禮儀,弘揚天府文化,依托陣地,傳習天府文化,推進三大轉(zhuǎn)型,建設(shè)三新簡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