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青春期;人際溝通;恰當表達
【中圖分類號】G44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8)08-0072-03
【作者簡介】朱曉玲,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江蘇無錫,214174)教師,二級教師。
【設(shè)計理念】
青春期的學生獨立意識增強,希望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并得到重視和尊重;同時情緒不穩(wěn)定,特別在意別人的評價,容易自卑和自負。恰當表達自己的觀點,順暢地與同學、老師及家長交流和溝通,對于青春期的學生有著積極的指導(dǎo)意義。
本次活動以恰當表達自己為主題,通過互動游戲、小組討論、情景劇等活動方式,結(jié)合高中生實際生活,分析學生語言溝通中的常見問題與原因,提供恰當表達自己的方法。學生通過參與表演情景劇,反思并改善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的表達問題,獲得他人的尊重和認同。
【教學對象】高中學生
【教學過程】
一、暖場游戲——撕紙條
游戲規(guī)則:聽指令行動,全過程不可以問問題,不可以交流討論。
要求:每人拿出空白紙片,閉眼,把紙對折,再對折。將右上角撕下來,轉(zhuǎn)180°,把左上角撕下來。睜開眼睛,把紙打開,尋找有沒有和自己同樣的圖形。
教師:為什么你們撕的圖形很少有相似?
學生:提出的指令不夠明確,比如對折是上下對折還是左右對折,每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教師:語言信息的傳遞和對信息的理解之間有誤差,語言表達的精確性對信息的傳遞及準確理解至關(guān)重要。
設(shè)計意圖:通過游戲?qū)耄寣W生在活動中初步體會到語言表達在信息傳遞過程中的重要性。
二、導(dǎo)入主題——我的“煩惱”
1.情境重現(xiàn):某天我看見兒子把玩具攤了一地,我很生氣地對他說:“你趕快收拾玩具!”兒子沒理我,我更怒了:“你還不趕快去!”
我暴跳如雷,他哇哇大哭,我們無法交流。
2.主題活動:七嘴八舌談煩惱。
教師:同學們有沒有這種一言不合就無法交流的情況?請大家談?wù)劊何业摹盁馈薄谎圆缓暇汀?/p>
學生交流發(fā)言。
教師:為什么會出現(xiàn)好心說錯話,或者被對方的語言傷到的情況?
學生:有可能是因為表達方式不恰當。
設(shè)計意圖:通過真實情境的遷移,引導(dǎo)學生就自己語言表達中的問題暢所欲言,在交流中呈現(xiàn)問題、表達觀點,為揭示表達不恰當?shù)脑蚝徒鉀Q辦法做好實例積累和情感鋪墊。
三、表達之道——“我訊息”表達方式
教師:讓我們來看兩個典型的情境。
情境一:同學小王在你背后說你壞話,你感到很生氣。
反應(yīng)一:小王,你真過分,有本事在我面前說??!
反應(yīng)二:小王,你這樣在背后說我壞話讓我很生氣,希望你以后別在背后說了,有什么意見當著我的面說。
教師:大家覺得兩種反應(yīng)哪種更能夠順利溝通呢?為什么?
學生討論。
教師總結(jié):反應(yīng)一中的“我”運用了“你訊息”的表達方式,可能會不太順利?!澳阌嵪ⅰ笔怯伞澳恪遍_頭的語言表達方式,通常表達不夠清楚、直接,且有時候無法分享說話人重要的想法和感覺,所以常常會讓傾聽者無法了解說話人所要傳達的真正意義。更糟的是,可能會讓傾聽者有被批評、指責或不被信任的感覺。
反應(yīng)二中的“我”運用了“我訊息”的表達方式,由“我”開頭的語言表達方式,能讓他人了解我的感覺及立場。“我訊息”的表達方式對于改善人際關(guān)系有極大的好處:自己更了解你自己,更喜歡你自己,能讓他人更了解你,能夠鼓勵對方自我表露,避免沖突,喚起對方的共情。
情境二:我和兒子就收拾玩具的事情發(fā)生了矛盾。
兒子后來說:媽媽,你讓我收拾玩具,可是你說話太大聲了,我很害怕,你可不可以說話小點聲?
教師:孩子說話往往運用了“我訊息”,這是符合人類自我意識發(fā)展的特點的。幼兒在3歲左右才開始把對自己的稱呼從名字改成了“我”,這標志著他們開始知道“我是誰”“我的名字叫什么”“我是哪里人”等關(guān)于自己的最基本特征;到了4歲以后,幼兒會逐漸加深對自己的認知,開始出現(xiàn)對自己心理特征的描述,比如“我是好孩子”“我喜歡笑”等等。
教師:通過上面兩個情境,大家來總結(jié)一下“我訊息”應(yīng)該如何表達。
學生分組討論。
教師總結(jié):第一步,陳述事實或行為;第二步,表達“我”對此的感受;第三步,說明具體的影響或“我”對你的希望。“我訊息”的表達方式可以概括為“三步表達法”,即“我看到……;我感覺……;我期待……。”
設(shè)計意圖:學生在情境討論和觀點分享中明晰和認同“我訊息”表達方式,總結(jié)歸納“我訊息”表達方式的實現(xiàn)路徑,為恰當表達觀點提供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導(dǎo)。
四、體驗感悟——情景劇
教師:同學們,讓我們進入生活情境,嘗試用剛才學到的方法進行恰當表達。
規(guī)則:每個情境分為A、B兩組表演。
A組同學按照“你訊息”表達方式組織話語,然后談?wù)剬Υ朔N表達方式的感受,最后團體角色扮演并當眾表演。
B組同學先討論具體情境中哪個角色的哪句話表達不恰當,然后按照“我訊息”表達方式修改,最后團體角色扮演并當眾表演。
準備時間5分鐘,表演時間2分鐘。
心理劇劇本1
場景:家里
角色:孩子,父親或母親
父或母:回來啦?
孩子:嗯。
父或母:今天到家有點晚啊,發(fā)生了什么事嗎?
孩子:沒什么。
父或母:心情不好嗎?說說看,是考試沒考好,還是和朋友吵架啦?(可改為:孩子你的反應(yīng)讓我覺得擔心,你可以跟我說說嗎?)
孩子:你怎么這么煩人!我說了!沒什么事!(可改為:我知道你關(guān)心我,可是我現(xiàn)在有點煩,只想自己安靜地待一會。)
父或母:你這孩子,怎么跟我說話的!
孩子:我就不想跟你說話!
心理劇劇本2
場景:辦公室
角色:任課教師,學生
教師:這么基礎(chǔ)的題目,你是課代表還錯,而且全班只有你一個人錯了。(可改為:你把基礎(chǔ)的題目做錯了,老師覺得不太應(yīng)該,你下次能再細致一點嗎?)
學生:老師你不要這么說我了!(可改為:我復(fù)習不太細致,做錯題目自己都感到不好意思,下次我一定會注意。謝謝老師關(guān)心。)
心理劇本3
場景:放學路上
角色:小明、小辰兩位朋友
小明和小辰約好一起去看電影,小辰臨時變卦。小明該怎么說?
(小明:你臨時變卦,我很生氣,打亂了我后面的計劃,以后有什么變動要早點通知我。)
心理劇本4
場景:校園一角
角色:小紅和小黃是好朋友,小李想和小黃做朋友。
小黃和小李說說笑笑一起走。小紅看見了,不希望小黃和小李做朋友,小紅該怎么說?
(此類場景中,小紅說什么都不合適,因為沒有人有權(quán)利因為自己的喜好限制他人的交往。)
教師:“我訊息”是不是人際溝通的萬能鑰匙?
學生:不是,還需要考慮其他的因素。
教師:在人際溝通中,“我訊息”并非“萬能鑰匙”,在使用“我訊息”表達方式的過程中應(yīng)遵循以下幾個原則:符合共同的價值觀取向;以平等尊重作為交往的基礎(chǔ);恰如其分地表達真實感受,而不是宣泄情緒。
設(shè)計意圖:通過情景劇的對比式角色扮演,學生在情景模擬中感悟和練習“我訊息”的表達方式,同時關(guān)注“我訊息”表達過程中應(yīng)遵循的原則。
五、學以致用——請你這樣對我說
1.情境重現(xiàn):我和兒子就收拾玩具的事情發(fā)生了矛盾。
你訊息:兒子,你把玩具擺得到處都是,太亂啦!你趕緊收拾一下。
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會對他說——
我訊息:兒子,你把玩具擺得很亂,媽媽很擔心你成為壞習慣寶寶,我希望你馬上收拾玩具。
2.主題活動:請你這樣對我說。
教師:同學們有沒有情緒激動時說錯話,或是好心好意表錯情的時候?如果再給你一次機會,你會對他說什么呢?
學生把想說的話寫在便箋上,全班分享,或者課下找機會跟對方說。
設(shè)計意圖:引導(dǎo)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我訊息”表達方式恰當表達自己的觀點。
六、分享交流——反饋與反思中成長
教師:本次活動即將結(jié)束,給大家2分鐘時間靜心體會,并準備全班分享:本次活動中你的收獲有哪些?你還有哪些建議或意見?
學生1:我在這次活動中感到以前的一些表達確實存在問題,以后會注意,以免引起別人的誤會。
學生2:“我訊息”的表達方式非常實用,我已經(jīng)會用這種方式進行溝通了。譬如:老師用這種方式上課我很喜歡,期待你的下一節(jié)課。
設(shè)計意圖:引導(dǎo)學生反思自己的表達方式,體會主動分享和參與學習的快樂,有利于學生改善表達,促進人際溝通。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以“恰當表達自己”為主題,通過展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邏輯順序來實現(xiàn)活動目標。通過熱場游戲和日常生活化的場景體驗引導(dǎo),學生能夠很快進入主題,思考自己經(jīng)歷過的類似表達問題。通過討論“你訊息”和“我訊息”表達方式的感受,學生能在理論上和實踐中做出恰當?shù)倪x擇。通過情景劇對比角色扮演的表演方式,學生能充分體驗人際交往中不同表達帶來的不同感受,反思如何恰當表達。
在表演討論階段,教師要充分指導(dǎo),針對具體場景,設(shè)計恰當?shù)膶Π祝磺榫皠≌故緯r,教師要有課堂掌控能力,及時點評,尤其要讓表演的角色談?wù)勄‘敾虿磺‘敱磉_帶來的感受,以此引導(dǎo)其他學生。
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應(yīng)樹立恰當表達、平等尊重的交往意識,并通過不斷練習,學會恰當?shù)乇磉_呈現(xiàn)清晰的觀點,進行有效和諧的人際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