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目標;教育渠道
【中圖分類號】G44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8)72-0027-02
【作者簡介】李如齊,泰州學院(江蘇泰州,225300)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一、把“舒心”納入教育目標
學生健康成長需要心理營養(yǎng),因為心理營養(yǎng)是學生心理資本的源泉。一個擁有雄厚心理資本的學生,將來才會有足夠的勇氣和智慧去應對來自學習和生活的挑戰(zhàn),并在面對困境時能夠充分利用心理資源積極解決遇到的問題。東橋小學的領導和教師總結(jié)并堅信這一經(jīng)驗,自覺地以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為己任,勇敢地擔當起時代賦予自己的重要責任。他們主動把發(fā)展學生“舒心”的心理品質(zhì)納入教育的目標,堅定地認為教育者不能把眼光僅僅落在學生的學習成績上,更要讓學生過得開心,學得“舒心”。
為此,他們根據(jù)小學生的認知、情感、個性三個維度的心理特征,分別將“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向哪里去?”定位為低中高三個年級段學生自我意識“舒心”發(fā)展的目標。低年級,要求學生認清自我、不忘初心;中年級,要求學生懂得感恩環(huán)境、尋求支撐;高年級,引領學生樹立理想、培養(yǎng)煉韌性。
把“舒心”納入教育目標其意義非同小可,因為目標是教育活動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既是教育活動要達到的最終要求,也是支配教育活動的內(nèi)在規(guī)定性,是具體教育活動設計與組織的基本依據(jù)。多年來,東橋小學以這一目標引領與激勵著一批又一批學生健康成長,讓學生從小體驗“舒心”學習生活的滋味,發(fā)現(xiàn)人生的美好,激發(fā)出生命的幸福感和價值感。
二、把追求教育效果放在首位
東橋小學的領導和教師懂得凡事制定目標容易,實現(xiàn)目標卻很難。因為在目標實現(xiàn)的道路上有各種各樣的影響因素。但是他們“咬定青山不放松”,困難再大,也阻止不了他們實現(xiàn)目標的決心。沒有教材、缺少師資、家長不支持,面對著這一切,他們沒有卻步,始終用“努力就會幸運”這句話激勵自己。
翻開該校的總結(jié)報告可以看出,他們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是實心實意的。從心理健康教育環(huán)境的設計到教育活動的組織,從家長教育理念的引導到學生心理素質(zhì)的評價,從教育教學制度的制定到師資隊伍的培養(yǎng),他們一步一個腳印的“玩實功”,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架子,更不追求心理健康教育的所謂“轟動效應”,始終把目光放在學生的心理變化上,放在塑造和改善學生知情意行的心理品質(zhì)上,放在開發(fā)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fā)展上。他們的做法與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精神是契合的。
他們的努力必然會獲得豐厚的回報。在校園里可以看到,每一個幼小的生命都能夠得到舒展,每一個學生的活力得到基本的彰顯。不僅保證了學生在校的學習和生活能夠“舒心”,還能讓“舒心”成為學生的生命底色,去影響他們的家庭生活和未來人生。
三、利用多樣化的教育渠道和手段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龐大工程,它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不僅僅是心理健康教師的事,更不能指望開幾節(jié)心理選修課或者組織幾次轟轟烈烈的活動就可以達標。東橋小學的成功經(jīng)驗表明,必須舉全校之力,調(diào)動一切教育資源,長期著力,才能真正將心理健康教育抓出成效。
首先,學校必須牢牢抓住“心理課堂”“心理活動”“心理訪談”這些心理教育的專門渠道。通過這些專門渠道和手段引導學生學會正確認識問題,掌握正確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角度和方法。其次,學校還要充分發(fā)揮班主任、少先隊、家長工作等渠道和手段的積極作用,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強大合力。最后,課堂是學校對學生實施教育的主陣地,各科教學不僅是學生掌握科學知識的過程,同時也是他們心理發(fā)展的過程。充分利用各科教學對學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條便捷而有效的途徑。東橋小學多年來堅持把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與各科課堂教學緊密結(jié)合起來,與對學生開展日常行為教育緊密結(jié)合起來,取得了顯著成效。
利用多樣化的教育渠道和手段實施心理健康教育,這一簡單的做法中蘊含著豐富的教育理論,它對于學生積極心理品質(zhì)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因為每一個人的心理品質(zhì)都是在實際生活中形成的,學校每一種活動方式都有其獨特的教育功能,都能從自己獨特的角度為學生提供或傾訴痛苦,或排解壓力,或價值澄清,或行為強化的機會和空間。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學校只有通過多樣化的教育渠道和手段才能讓學生獲得多種多樣的人生經(jīng)驗。東橋小學的體會如此,其他學校的體會應該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