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積極情緒;團體輔導
【中圖分類號】G4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8)96-0034-02
【作者簡介】1.劉順,江蘇理工學院(江蘇常州,213001)2015級應用心理學本科在讀;2.張冬梅,江蘇理工學院(江蘇常州,213001)心理教育研究所副所長,常州市未成年人成長指導中心“團體心理輔導應用研究”工作室主持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團體心理輔導、心理咨詢。
情緒在我們的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是人際交往中的一個信號,積極的情緒有利于個體的社會適應,能增進人際交往;消極情緒影響人際關系,甚至傷害他人。小學班主任的工作具有明顯的情緒勞動屬性,情緒問題影響著他們的身心健康。小學班主任面臨社會、學校、家庭多方面壓力,易出現(xiàn)焦慮、煩躁、易怒等消極情緒,本文以美國積極心理學家弗雷德里克森積極情緒擴展—建構理論為基礎,通過團體輔導培養(yǎng)小學班主任的積極情緒,使他們學會應對消極情緒,維護心理健康,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工作中。
一、理論框架
情緒分為積極的情緒和消極的情緒兩大類。積極情緒給我們帶來快樂與動力,也讓周圍的人感受到愉快的氣氛;消極情緒不僅給自己帶來困擾,而且也會給身邊的人造成不愉快的影響。
弗雷德里克森提出積極情緒具有擴展、建構、緩釋功能,積極情緒與思維行動擴展、個體資源建構形成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積極情緒能夠擴展個體的認知、注意和行為,促使個體積極思考、不斷嘗試應對和解決問題,發(fā)現(xiàn)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促使個體建構持久的人際關系,獲得更多的社會支持。積極情緒可以減輕消極情緒對個體的影響,從而減少消極情緒。
二、輔導過程
通過團體輔導幫助小學班主任理解情緒與事件、想法的關系,通過改變認知來改變消極情緒。在團體輔導中,幫助成員梳理日常工作中的情緒感受,提高對情緒的洞察力;認識消極情緒對生活、工作的危害;學會從積極的角度看問題,學會駕馭情緒,從而擁有積極健康的人生。
(一)多彩情緒
1.情緒圈。
團體成員圍圈而立,每個人用身體語言把快樂的情緒表達出來。然后兩人結對,互相用動作表達快樂情緒。
2.你演我猜。
團體成員輪流抽取情緒卡,如憤怒、焦慮、抑郁、快樂、驚奇、悲傷、怨恨等,根據情緒卡內容表演情緒,可以使用肢體動作及表情、聲音輔助表達,由其他成員猜是什么情緒。之后,小組討論:成員的情緒表演是否恰當、情緒識別是否準確;如果情緒錯誤表達或錯誤識別,會產生什么影響。這個活動協(xié)助成員認識情緒的豐富多彩,提高對情緒的洞察力,學習尊重他人,關注他人的感受;通過觀察他人表達不同的情緒,體會到不同情緒的表達方式,學會對不同情緒的識別與反應;了解情緒表達的不準確可能會產生誤解,造成人際溝通的阻礙。
3.情緒表達。
輔導者描述不同情境,讓成員表達情緒,如見到不喜歡的學生、準備公開課、全班學生考試成績在年級倒數(shù)、被家長誤會、班級學生上課搞惡作劇、學生不按時交作業(yè)、被領導聽課等。小組討論:面對以上情景,你常用來表達情緒的方式是什么?是動作表達、表情表達、語言表達還是藏在心里?這種表達方式有什么利弊?自己的情緒如何受別人影響,又如何影響別人?輔導者要引導成員觀察與思考:情緒表達的方式不同,情緒表達的后果千差萬別。
(二)情緒餅圖
輔導者要求團體成員思考最近一周的情緒狀況如何,用詞語表達,如郁悶、焦慮、開心等。將一周情緒畫一個餅圖,評估積極情緒與消極情緒的百分比。然后按照百分比畫出情緒餅圖,并給情緒餅圖上色,給積極情緒涂上明亮的顏色,如開心,占60%,涂上明黃色;給消極情緒涂上灰暗的顏色,如焦慮,占20%,涂上黑色。組內交換情緒餅圖,然后小組成員討論:(1)我的情緒經常是快樂、悲傷、焦慮、煩躁、抑郁或其他?(2)這些情緒一般持續(xù)多久?(3)這些情緒出現(xiàn)的原因是什么?(4)這些情緒給我?guī)砟男┯绊懀?/p>
輔導者可以提示成員思考:積極情緒使人理性、記憶力增強、思維靈活;消極情緒使人思維阻滯,判斷力與分析力下降,注意力與記憶力減退。積極情緒易使人開朗、熱情、親和;消極情緒易使人孤僻、消沉、自卑。在班級里,教師的消極情緒會影響師生關系,可能會造成對學生的傷害。
(三)憤怒情緒管理
成員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重現(xiàn)曾經引起憤怒情緒的場景,并通過這種體驗表達出內心的感受,體會憤怒表達給自己及他人帶來的傷害,學習管理自己憤怒的情緒,以平和的心態(tài)投入到工作中。
小組討論在學校里曾經最讓自己憤怒的一件事,如被同事冤枉、學生挨批評后頂撞教師、家長誤會并投訴教師、績效考核結果不公平等。給自己當時的憤怒情緒打分,1—10分,1為最低,10為最高。選擇打分最高的憤怒事件進行表演,表演結束后分享感受。表演者分享:在表演別人的事件時,你內心體會到憤怒了嗎?還有其他什么感受?小組成員分享:在觀看別人表演時,你有什么感受?扮演者在憤怒情況下的行為或者言語有什么不當?shù)牡胤??宣泄憤怒情緒不當會帶來什么惡劣的影響?如何管理憤怒情緒?
“在表演別人的事件時,你內心體會到憤怒了嗎?還有其他什么感受嗎?”根據這個問題,輔導者要引導成員思考事件、看法與情緒的關系:同一件事,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去看時,就會有不同的情緒與行為,因此,改變自己看問題的角度,就可以改變心情。如把學生頂撞老師看成是學生在為自己申訴、解釋,把家長投訴看成是家長與學校溝通的一種方式,教師的情緒就會有變化,憤怒情緒就會隨之減少。在工作中時常會遇到一些容易發(fā)火的人和事,表達情緒要采取既不傷害自己也不傷害他人的方式,而非不計后果的沖動行為。輔導者可以總結成員應對憤怒的方法:調整認知、轉移注意力、合理宣泄、運動、冥想等。
(四)快樂情緒傳遞
生活中遇到開心的事情與人分享,不僅傳遞快樂,而且能夠營造輕松愉悅的生活氛圍。團體成員回憶小學班主任工作中讓自己覺得快樂的一件事,并將自己保持積極情緒的方法用彩色筆寫在白紙上,與團體成員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