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評價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檢驗教師的教學情況;診斷教學中的問題,從而提出更好的解決方案。當然,教師不僅要進行課堂教學自我評價,還要對孩子進行有效的評價。對孩子進行評價并不能以一些剛性準則作為評判的依據(jù),需要根據(jù)每個人的特點,講究方式方法,這樣才能讓幼兒逐步進步。
關鍵詞:評價;有效性;幼兒
教學評價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教學評價在幼兒課堂教學中已占有越來越重要地位?!毒V要》指出:“幼兒園教育評價是了解教育的適宜性、有效性、調(diào)整和改進工作,促進每一個幼兒發(fā)展,提高教育質(zhì)量的必要手段。”
隨著工作的深入,我越來越體會到教學評價,自我反思的重要性。于是我經(jīng)常會在課后對活動環(huán)節(jié),對幼兒反應等方面進行反思,希望從而能夠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能夠讓幼兒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來。接下來我就以音樂活動《堆雪人》為例來講述:
《堆雪人》是一首歡快活潑、富有童趣的三拍子歌曲,旋律歡快、歌詞生動,貼近幼兒生活,深受孩子的喜愛。歌曲唱出了孩子們在大雪紛飛的銀白色世界里堆雪人、滾雪球、嬉戲玩耍的熱鬧的情景與喜悅情感。在教學活動之后,我也反思開展過程中的各項工作以及自己的不足之處。
一、 課前,理解教材是關鍵
在剛接觸到這首歌曲時,歌曲的節(jié)奏特點、情感表達對于我而言完全是一無所知,感覺無從下手。但是開弓沒有回頭箭,活動必須要開展!于是我從教材、歌曲上狠下工夫:我請教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自彈自唱曲子無數(shù)遍——活動方案修改幾遍——圖譜繪畫的反復斟酌。在這個過程中我對歌曲有了感覺,仿佛自己就身臨其境,在與孩子們打雪仗堆雪人。此時才覺得我能駕馭這首歌曲。這得益于充分的課前準備,才讓自己信心十足的開展教學,因此教材的理解與解析是課堂開展的后盾與關鍵!
二、 課堂,環(huán)節(jié)開展添溢彩
為了讓幼兒充分感受歌曲的活潑與熱鬧,在教學一開始,我創(chuàng)設了下雪的情境,通過美麗的圖片與優(yōu)美的旋律《我們?nèi)チ锉?,讓孩子們在視覺與聽覺的享受中進入白雪飄飄的世界里,使孩子們?nèi)缗R其境,既受到美的感染,又激起濃厚的興趣。讓課堂教學充滿生命活力,充滿靈動性,從而體現(xiàn)“教學生活化”的教學理念。接著在談話中幫助幼兒回憶堆雪人,打雪仗的已有經(jīng)驗,孩子們立刻從歡樂興奮的狀態(tài)中投入到學習狀態(tài)。
在學唱歌曲過程中,我堅持以培養(yǎng)幼兒的聽覺為主:讓幼兒在傾聽教師清唱的過程中找出歌詞內(nèi)容,使幼兒在自我思考中傾聽出整首歌曲的歌詞,同時出示相應的圖片,讓幼兒有更清晰地畫面感,幫助幼兒記憶歌詞。為了更好的記憶歌詞我還增設了一個“圖片排序”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在自我探索與糾錯中更好的記憶歌詞。在歌曲處理過程中,一是在清唱過程中特別唱出強弱的音強差異;二是抓住歌曲的情緒特點,充分調(diào)動幼兒用輕快、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表現(xiàn)出幼兒活潑的性格和不畏嚴寒的樂觀主義精神。可是在歌曲情緒表現(xiàn)方面孩子們表現(xiàn)得有些差強人意,不能唱出歌曲的活潑歡快??赡芩麄冄永m(xù)了沉浸在找出歌詞的思考中?可能我自己的情緒還沒能帶動他們?也許我可以運用自己的肢體動作來帶動孩子們的情緒,還能為接下來的創(chuàng)編做好鋪墊。
在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編雪人造型和身體動作”時孩子們又表現(xiàn)出了活潑興奮地狀態(tài)。他們發(fā)揮想象,大膽的擺出各種雪人的造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玩得開心又投入。孩子們在游戲中學習,在學習中游戲,釋放了他們的天性,讓他們更自由的發(fā)揮。在我請了一兩個孩子來展示動作之后,其余孩子們也躍躍欲試,眼神放光地盯著我,我也不忍心讓他們的愿望在此戛然而止,所以雖然在預設的時候這里是請幾個孩子做一下動作其余孩子跟著模仿,但是我當即作出決定來了一次“集體展示各自動作”讓孩子們相互看看,滿足他們小小的愿望。
三、 課后,延伸滿足孩子心
大部分孩子都已學會了歌曲,基礎好的孩子還能夠運用多種形式來表現(xiàn)歌曲,基礎差的孩子只是停留在學會歌曲的階段上,而且孩子們游戲的高漲情緒也還沒能完全滿足,因此本次教學活動結(jié)束之后可以考慮在課后或者在第二課時多給他們一些時間練習游戲,加大他們理解創(chuàng)作的空間,也給他們更多的愉悅情感體驗。
教師不僅要進行課堂教學自我評價,還要對孩子進行有效的評價。幼兒是從成人的評價中獲得自我的肯定或否定,對幼兒恰當評價對他們的行為習慣和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對幼兒恰當評價可以讓幼兒從教學中不斷地產(chǎn)生進取的欲望和向上的動力。但教師在對幼兒評價時要注意方式方法,教師在評價時所采取的手段要符合幼兒的心理特點,對幼兒的行為進行分解也是評價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首先,教師要客觀的評價每一位幼兒,要將目光顧及到每個孩子的發(fā)展與進步,對每個小朋友不同程度的進步都給予恰當而及時的評價。在對幼兒評價時,我們總會無意識的將幼兒與幼兒作比較,那么比較強的小朋友一直受到表揚,另一個小朋友則永遠看不到自己的進步。所以在評價時我們要針對幼兒個體進行評價。
其次教師在評價時不應該局限于一種評價方式。通常我們表揚幼兒的時候都只用語言來表揚,表揚的次數(shù)多了就很難在幼兒身上收到滿意的效果。我們應該采用一些形象有效的手段,例如:摸摸他們的頭;抱一抱他們;給做的正確的幼兒一個微笑,一個點頭,那么其他幼兒就能領會并且向他們學習。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們從小班到大班,在不斷發(fā)展變化。單一的評價方式肯定會減弱對幼兒的吸引力。我們應該在與幼兒共同成長,相處的時候找到他們不斷變化的興趣點,并以此為評價點來吸引他們。
評價時我們要對幼兒的行為進行分解。分解出哪些行為是對的;哪些行為還需要改進的;哪些是無意犯得;哪些是故意為之的;哪些不好的行為再慢慢變少等。過于籠統(tǒng)的評價,會容易掐滅他們努力地火花。有時候,孩子努力了一天期待著老師的表揚,但由于自己有時沒忍住而受到了批評,這樣很容易挫傷孩子的積極性。
一次好的教學活動不僅離不開教師課前的精心準備、課堂的環(huán)節(jié)開展、課后的延伸和反思,更離不開在教學過程中對幼兒進行有效評價。只有在這些方面仔細研究下足工夫才會使課堂散發(fā)魅力,達到效果!
作者簡介:潘陳燕,江蘇省昆山市,昆山市張浦中心幼兒園親水分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