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爾群
摘要: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是好奇心強、模仿性強、生性好動,有意注意持續(xù)時間相對較短 。語言學習本身是較為單調枯燥的,而一味以教師講、學生聽這種教學形式,勢必使學生學習興趣蕩然無存。 只要學生感興趣的東西,他們就有求知欲,沒有興趣就不會有求知欲,學習熱情大減,從而直接影響學習效果 。
關鍵詞:小學英語;情趣教學;課堂氣氛
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是好奇心強、模仿性強、生性好動,有意注意持續(xù)時間相對較短 。語言學習本身是較為單調枯燥的,而一味以教師講、學生聽這種教學形式,勢必使學生學習興趣蕩然無存。 只要學生感興趣的東西,他們就有求知欲,沒有興趣就不會有求知欲,學習熱情大減,從而直接影響學習效果 。因此,小學英語進行"情趣教學",可以讓學生在形式多變的教學中,始終處于興奮、活躍的狀態(tài),這樣, 對教學是不無裨益的。那么,該如何開展"情趣教學"呢?
一、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
教學過程既是知識傳授的過程,又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任何一種教育都應該是滲透著愛的教育,在充滿愛的氛圍里,學生們才能快樂的學習,以教師對英語的愛,喚起對學習對知識的愛。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時刻關心和愛護自己的學生,努力創(chuàng)設一種平等、和諧、快樂的氣氛:首先,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建立一個平等的師生關系。如:在進行口語訓練時,不能只關注先進生,而應面向全體學生,給后進生更多的鍛煉機會,在課堂提問時,應考慮到提問對象的層次性,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充分的感受到充滿愛的課堂,快樂的學習英語;其次,教師應注意教態(tài)自然親切,神態(tài)之中應流露出對學生的喜愛,這樣,學生情緒自然活躍,能最大限度的表現出積極主動的樂學精神,快樂的學習英語。當學生遇到困難時,一個善意的微笑,一個安慰的眼神,都能在教學中起到潤滑作用,默契的師生關系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我在教學中常常使用:"Good try! Try again! Don't be afraid! You're clever"等鼓勵性語言,并通過大量的具體示范、表演和提示來幫助學生使用新詞語,用愛心去呵護、啟迪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能均衡地享受到陽光,使他們心理上得到滿足,從而恢復他們積極向上的源動力。
二、利用多媒體實行情景教學
現代教學,不能停步在過去的"黑板+粉筆"的教學模式,而應適應小學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多媒體教學 手段?!毒拍炅x務教育全日制初中英語教學大綱》指出:"利用實物、掛圖、錄音機、幻燈機、電視機、錄像 片、電影和計算機進行英語教學,形象直觀,生動活潑,有助于學生直接理解所學的英語。"所以作為現代教 育者,就要經常利用圖片、實物、收錄機、幻燈機、錄像機等輔助工具,利用情景和設置情景進行教學。這樣 ,就使學生直接地、具體地獲得英語知識。例如,我在教"學習用品"一類單詞時,我拿出一支鋼筆說:This is a pen.又指著鉛筆說:That is a pencil.然后讓學生學習"pen"和"pencil"這兩個單詞,學生就很直 觀地學會了它們。在講到"職業(yè)"類內容時,我先出示醫(yī)生、護士、教師、農夫身份的掛圖,接著邊指著彩圖 ,邊用英語向學生介紹doctor,nurse,teacher,farmer等單詞。他們耳朵聽著單詞讀音,眼里看著圖畫,很快就能掌握這些單詞。有時也可以帶一些水果、茶杯、雜志封面、玩具等東西,進行實物教學。有時可讓學生作出 一些表情、動作,或讓他們到黑板上畫出簡筆畫或編一些短劇進行即興表演,創(chuàng)設一些情景。除了用圖片、實 物教學外,還要充分利用現有的電教設備服務于教學。教讀課文時,可用錄音機播放課文,讓學生仔細聽音, 認真模仿,學習標準的語音語調,還可利用錄音機的錄音功能,自制符合課文內容的錄音,供學生學習。
三、優(yōu)化教學手段使愉快教學事半功倍
如果我們能切實地采取多樣的、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優(yōu)化英語課堂,形成愉快教學的模式,就能激勵學生學習的成功,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一)新舊聯(lián)系,啟發(fā)興趣。
在英語教學中記憶單詞是一大難關,如果機械地讓他們讀背抄寫,很容易使他們厭倦。因此在教生詞時,經常采用啟發(fā)誘導,新舊聯(lián)系的方法,只要能和學過的詞聯(lián)系上,就盡量讓他們自己做比較。他們紛紛找出拼寫相近的詞,有的加頭,有的換尾,有的長詞把它們按音節(jié)分開記憶,學生很有興趣地學會了生詞。
(二)開展競賽,調動學習興趣。
將競爭機制引入英語課堂教學中來,則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一)訓練質疑,激發(fā)創(chuàng)造性思維。
愛因斯坦曾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有目的地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倡大膽質疑,并對學生提出的疑點做出鼓勵性的評價,從而培養(yǎng)學生喜歡質疑、勤于質疑的好習慣。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訓練:(1)布置預習作業(yè),讓學生把對課文理解有疑問的地方抄下來,誰提的問題多,誰就在平時成績中加分。(2)挖掘身邊敢于質疑、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典型事例作為效仿的榜樣。(3)抓住課堂教學中教材內容的點滴機會。如how long,how soon,how often,what time的用法區(qū)別;also,too,either的不同用法等。經過不斷地訓練,學生從不敢提問題、不會提問題到大膽提問題、提出好問題。
(二)形象教學,啟發(fā)創(chuàng)造性思維。
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借助形象化的語言、掛圖、實物、音像帶等,使科學道理通俗易懂。
(三)角色表演,開拓創(chuàng)造性思維。通過各種表演可訓練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達到開拓思維的目的。
(四)組織討論,活躍創(chuàng)造性思維。
課堂討論是教學中的有效組織形式,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性格特征、思維特點以及基礎狀況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可以通過改變座次、坐向等有利于討論活動,有利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有利于克服語言障礙的措施,使學生的心理處于"自由"狀態(tài),思維處于奔放狀態(tài),激發(fā)了每個人的活動潛能。對于初中英語教材閱讀課文的處理,教師都可以設置一個話題,讓學生展開討論。如:初三第一單元提出"你的書不見了,會怎么辦?",第二單元"為保護環(huán)境,我們應該做些什么?",第七單元提出"愛迪生取得成功的秘訣在哪里?我們應該如何向他學習?",等等。通過討論,學生之間可以達到知識點優(yōu)勢互補,而且課堂氣氛異?;钴S。這種討論,充分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也為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供了廣闊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