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潔文
摘要: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各種社會、家庭等因素導致兒童的心理健康日趨嚴重。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無疑給社會和家庭帶來了極大的精神、經(jīng)濟壓力。如今常見的兒童心理健康問題有:自卑、自閉、多動、叛逆等。如何改善和治療兒童的心理健康已是刻不容緩。除了藥物治療之外,治愈系插畫對于改善心理健康也是起到十分重要的影響的。
關鍵詞:治愈性插畫 兒童繪本
一、治愈系插畫
“治愈系”最早出現(xiàn)在上世紀90年代的日本,在日本語境中的意思就是能夠撫慰心靈,給人以持續(xù)、恒久、連續(xù)的舒暢感的一系列事物,包括插畫、動漫、音樂等文化產(chǎn)業(yè)。對于治愈系插畫沒有明確的定義,只要使人感覺到溫暖、輕松愉悅,令人在欣賞的過程中得到心靈的慰藉,從而達到一種心理的平衡或從中獲得滿足,就可以稱之為治愈系插畫。治愈系插畫有如下特點:
(一)撫慰性。這是作為治愈性插畫最重要的特性。治愈性插畫通過其色彩、文字內(nèi)容使讀者在整個欣賞過程中與之產(chǎn)生情感共鳴,從而獲得某種心理慰藉。如日本畫家Noji Mikiko的插畫,他對于四季的繪畫,讓人能忘記喧囂的現(xiàn)實世界,而陶醉在他繪制的愜意、恬靜的世界中。
(二)趣味性。治愈系插畫一般通過簡單有趣的視角來傳達作者的世界觀,而不是通過深奧難懂、冗重的說教。有趣動人的畫面,讓讀者在欣賞的同時得到某種的啟示,獲得心靈感恬。
(三)審美性。拋去治愈性插畫中所傳達的精神世界,僅從視覺層面來講,它能給讀者帶來視覺的享受。治愈性插畫在畫面的呈現(xiàn)上都能給人唯美、夢幻的感受,符合了大眾的審美傾向。與一些插畫不同,它的畫面通俗、易懂,對于缺乏藝術修養(yǎng)的讀者也能很快得從中獲得審美體驗。
(四)意味性。意味性是指治愈系插畫往往都有其特定的思想,使讀者在欣賞的過程中都能獲得感恬。每一系列的插畫都有其不同的思想,讀者都能從中獲得不同的情感體驗,而它也就是實現(xiàn)了它的價值與作用。
二、兒童繪本
兒童繪本是文字和圖畫結合的書,繪本中文字和圖片是相輔相成的,甚至可以不要任何文字,只要有圖。這里要說明一下,繪本與插畫的區(qū)別在于,插畫是可以以單張圖片而呈現(xiàn)的,但是繪本必須是以一組連續(xù)的畫面或畫面與文字組合,來傳達一個故事或情感。
(一)兒童繪本的特點
1.圖像性。由于兒童繪本所針對的都是學齡的兒童,他們的文字閱讀能力都比較弱,所以兒童繪本的傳達方式,通常以圖像為主文字為輔。圖像與文字的完美結合,使得兒童繪本即有欣賞性,又有閱讀性。2.教育性。兒童繪本是兒童認知世界、感知事物的一個重要的渠道。因此,如何通過精美的插畫與文字得結合,讓兒童在快樂閱讀的同時也能獲得相關的知識也是很重要的。例如,一個情景式的兒童繪本,能讓兒童情不自禁得進入到情景中,從而自發(fā)性得從中獲得感恬。這種認知體驗,比起那種強塞給兒童的教育效果要強很多。3.趣味性。兒童的天性就是“玩”,一切好玩的事物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因此兒童繪本內(nèi)容只有生動、有趣,才能使兒童長時間的把注意力凝聚在它身上。通過幽默詼諧的文字與生動的圖像相結合,提高繪本的趣味性,是繪本創(chuàng)作的重中之重。4.傳達性。兒童繪本作為一種兒童的文學讀物,應具備一定的信息的傳達性。通過兒童作品中文字與圖片的相互作品,向兒童傳達一定的信息,讓兒童在閱讀過程中產(chǎn)生聯(lián)想與思考,從而獲得知識。5.藝術性。兒童繪本是兒童提高審美能力的一種重要途徑,因此兒童繪本應該具有一定的藝術性。一本好的繪本不僅能讓兒童從中獲得知識,而且還能提高他們對美的欣賞。在兒童繪本圖畫創(chuàng)作部分,應該在色彩、構圖、造型等方面都要融合美術設計,從而體現(xiàn)它的藝術價值。
(二)兒童繪本的創(chuàng)作方法
1.色彩創(chuàng)作方面。色彩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它能在第一時間抓取人們的眼球,并決定其去留。不同的年齡對色彩的感知能力也是不一樣的。如0-3歲,這一階段的孩子正開始逐漸的接受和認知色彩。3-12歲這時期的兒童處于快速成長的階段,已經(jīng)具備了色彩的認知能力。這階段孩子對于色彩的觀察力也在逐漸提升,已經(jīng)能明確的區(qū)分色彩,但還不能區(qū)別色彩的主題。12歲以上的孩子,對于色彩的認知能力已經(jīng)成熟,對于復雜的色彩也已經(jīng)能夠接受。兒童繪本主要針對學齡兒童,一般在6-12歲之間。針對這時期的兒童,我們主要采用原色系,因為這一時間的孩子比較單純、直接,他們更喜愛這種色系。2.文字創(chuàng)作方面。從兒童繪本的閱讀對象來考慮,首先整個繪本的文字應當要少而簡。在簡單的基礎上,還要增加文字的趣味性,利用文字的重疊與押韻產(chǎn)生簡單的節(jié)奏感,這樣增加了閱讀時的趣味性,提高兒童的興趣。3.造型創(chuàng)作方面。兒童繪本應從兒童的視覺出發(fā),造型方面不應過關于復雜,盡量采取比較抽象化的造型,簡單、詼諧,甚至可以采用一些符號或幾何圖形進行創(chuàng)作,既能激發(fā)兒童的想象力又能打破常規(guī)的思維模式,將習以為常的事物進行拆分與重組,賦予其新的形態(tài),這將帶來意想不到的趣味。兒童繪本大都是采用擬人化的處理方法,這將給兒童帶來親切感,更容易讓兒童能進入情境中,產(chǎn)生情感共鳴。
三、如何創(chuàng)作治愈系的兒童繪本
從以上對治愈系插畫和兒童繪本的深入了解,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治愈系插畫與兒童繪本還是有很多共同的特點的。對于如何將治愈系插畫融入到兒童繪本中,本筆者做了以下幾點總結:
(一)內(nèi)容創(chuàng)作。針對兒童不同的心理疾病,我們制作不一樣的主題繪本。例如有嚴重自卑心理的兒童,我們在應該要制作繪本時,應該要多加入能增加自信心的主題內(nèi)容,讓兒童閱讀時,發(fā)現(xiàn)自己也可以和主人公一樣,通過努力變得更加的強大自信。
(二)色彩創(chuàng)作。在色彩創(chuàng)作上,我們要盡量讓色彩貼近我們的主題。如果我們這期的主題是表現(xiàn)溫暖的,我們在色彩上就要盡量運用暖色調(diào)的色彩,營造一個溫暖的繪本世界,讓心靈孤單的孩子能從中獲得溫暖。
(三)造型創(chuàng)作。在進行繪本創(chuàng)作時,不能采用過于復雜的造型,這會給兒童在閱讀時帶來不適感。當然也不能過于寫實,過于寫實的造型將會大大降低繪本的趣味性。
(四)融入價值觀、人生觀。兒童繪本都是具有教育意義的,因此在治愈兒童心理創(chuàng)傷的同時,應該幫助他們重新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治愈系兒童繪本對于兒童心理疾病的治療有著重要的影響,目前對于治愈系兒童繪本的創(chuàng)作理論研究還是很少的,希望本文能給兒童繪本的創(chuàng)作帶來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