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勇
過去單項選擇的題型主要專注于測試學生的語法掌握能力,新題型語法填空不僅需要學生有較好的英語基礎知識,還需要對全文有較為準確的理解和把握,可以說新題型是原先單選填空和完型填空兩類題型命題思路的有機結合。題型難度的增加標志著學生要想在這一板塊有更高的得分,需要有更扎實的英語專業(yè)知識和語言應用能力,應該清晰地認識到新題型對詞匯、語法以及句型等知識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要將學習的重點放在基礎知識的掌握及語言的應用方面,同時還要加強對思維培訓的練習。新題型的難度也表現(xiàn)在無可供選擇的選項,只有通過扎實的語法基礎才能正確答題,這也反映出新題型對“突出語篇,強調運用”命題思路,希望以此促進學生將語言學習的重點放于語言的交際功能上。
高考改錯短文通常為100詞左右的敘述文為主,記敘文較議論文和說明文更容易理解。即句子結構則以簡單為主過渡到以復合句和并列句為主。一般說來,復合句和并列句較長是控制考題難易度的一個重要的因素。該錯短文的題材基本大都貼近學生的生活和學習,難度符合學生的學習水平,語言簡單易懂,不涉及生僻的語言現(xiàn)象和較復雜的語言結構。
同時錯誤的設置為考生在書面表達中常見的錯誤。例如:名詞單復數(shù)的運用,動詞時態(tài)語態(tài),冠詞,介詞……具有一定的基礎性和典型性。試題設置的考點角度靈活,題量雖小,但分值高,覆蓋面廣,綜合性強,容易拉開得分距離,又不失英語語言學習的特點。
1.考點的相似性 一般而言,語法填空和短文改錯都是針對中國學生的英語知識薄弱點、需要掌握的重要語法知識和常錯的語法句型等而設置的題目,它們的考點基本上是一樣的,都是學生容易忽視或者遺忘的地方。
2.考查能力的相似性 語法填空和短文改錯都要求學生具備基本的單詞拼寫法的能力、熟練運用語法的能力、分析結構的能力以及閱讀理解語篇的能力。
1.考查知識點的廣度不同 語法填空考查的知識點局限在語法的相關知識上面,側重于動詞的時態(tài)、語態(tài)、名詞的固定搭配,倒裝,形容詞和副詞的比較級、最高級及詞法等方面。而短文改錯雖然也以這些語法知識為考查的重點,但是還包括文章的行文邏輯,因果轉折并列,強調結構句。
2.解題技巧的不同 由于語法填空的題型一般設定的情境僅僅是一個簡單句子,而且往往都有基本形態(tài)的單詞提示,所以考試中的解題技巧也比較簡單,單純分析句子成分,判斷出正確的時態(tài)、句型即可。
1.復習語法知識,扎實語法基礎 英國語言學家威爾金斯指出,沒有語法不能很好的表達,而沒有詞匯什么也不能表達。語法填空不僅僅考查單詞的拼寫,更要求考生根據上下文的邏輯關系并運用語法知識才能準確的寫出單詞,基礎語法在語法填空中就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時態(tài)和語態(tài)的運用尤為重要。語法填空主要考查實詞為主,名詞和動詞是重點。在名詞的學習中,特別容易忽略名詞的單復數(shù)形式,知道了名詞的單復數(shù),可有些名詞容易拼錯,特別是一些可數(shù)名詞的特殊變化形式。筆者認為,對于這些特殊的內容,教師幫助學生進行歸納總結,并要求學生做好筆記,進行積累。動詞的學習更加復雜,既包含動詞的時態(tài)和語態(tài),同時也考查非謂語形式。學生要根據篇章的內容和結構,選擇正確的形式。形容詞和副詞的學習主要形容詞還是副詞的選擇以及它們的比較級和最高級形式。代詞的復習內容有人身代詞、物主代詞及反身代詞的用法,需根據句中的結構和內容來選擇正確形式。從句的復習,主要是連接詞的準確選擇,其中也包含一些固定句式,如 It is+adj.+to do;there+be+sb.+doing;It is+強調部分+that+其他;全倒裝句There comes…;部分倒裝句Only in this way can we……等,這些固定的句子結構也是我們判斷語法填空的重要的有效線索。
2.掌握考綱詞匯,鞏固詞匯基礎 《考試說明》中對詞匯有不同的要求。有的只要理解,有的需要理解并掌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時刻學習收錄詞匯,明確要求,做到有所側重,在語法填空的指導上,并不是所有的考綱要求的詞匯都是完成語法填空所需要的,應該注意常用的、復現(xiàn)率高的單詞。充分利用各種機會,將詞匯的學習融進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在學習詞匯中,要靈活運用詞組,注意慣用法,掌握固定的詞組搭配。因為英語是搭配型語言,某些詞與詞的搭配師固定的,如look forward to,in return for,concentrate on等,這些固定搭配的知識是我們判斷該填什么詞的重要線索和依據,因此掌握大量的固定搭配和建立固定搭配的意識對做好語法填空至關重要。搭配包括主謂搭配,動賓搭配等。平時要求學生積累相應的搭配用法,并背誦下來。
結語:課內與課外相結合,重視語境,強化語篇。語法填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篇簡短的英語文章,需要考生在閱讀中進行作答。劉辰誕在《教學語篇語言學》中將語篇定義為"一段有意義、傳達一個完整信息,邏輯連貫、語言銜接具有一定交際目的和功能的語言單位。"而且是相互聯(lián)系,密不可分的。
[1]劉鳳山.如何結合高考新題型“語法填空”進行教學[J].周刊,2014.
[2]范國敏.語法填空的應對策略[J].學周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