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再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的背景下,音樂教育發(fā)生了變化。有的學校已經(jīng)開始重視音樂教學了,有的學校還是注重傳統(tǒng)文化課程,是傳統(tǒng)的課程占據(jù)了學生大部分的時間。有的老師是順應了新的教學模式,但是還是不能完全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太過于注重學生的唱歌技巧,并沒有重視音樂課程的綜合教學模式。
在音樂課程落實的問題上也會受到阻礙,因為音樂學科不屬于中考科目,所以老師和家長會認為這個學科可有可無。學校會覺得學生把時間浪費在學習音樂課程中,不如多學習中考科目。這樣音樂課程的落實就會受到影響。
1.音樂學習目標不明確 受當今教育發(fā)展的趨勢,家長為了孩子以后的發(fā)展,會讓孩子學習一些技能。但是有些家長對音樂學習的目標并不明確。在學校音樂課程也是作為學習之余的副科目,老師和家長認為語數(shù)外才是孩子應該學習的重要科目。所以在音樂課上老師只會讓學生學習一些簡單的音樂知識,或者在課上只會讓學生欣賞一些歌曲,沒有嚴格的教學模式。有的老師音樂水平不高,在傳授知識的時候難免會出現(xiàn)錯誤,這樣并不利于學生的長久發(fā)展。所以要提高老師的音樂水平,豐富老師的音樂知識,這樣老師才能更好的把音樂知識傳授給學生。
2.教學模式過于單一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就是老師在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聽。老師照本宣科,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所以課堂氣氛永遠死氣沉沉,枯燥無味。有的學生在音樂課堂上,不善于表現(xiàn)、發(fā)言,課下卻特別活潑。單一的教學模式慢慢會讓學生厭煩學習音樂,對音樂課程不感興趣。所以老師要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模式,激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1.培養(yǎng)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學習音樂產(chǎn)生了興趣,學生才能更好的學習音樂。
學生往往會受傳統(tǒng)教育課堂的影響,對音樂課堂不感興趣。所以老師要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模式,結(jié)合學生的喜好和具體表現(xiàn),把教學實踐運用到課堂上。
老師在課堂上準確的范唱,對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起到很大的影響。老師準確的范唱可以激發(fā)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
比如:在教唱《共青團員之歌》時,要表現(xiàn)出熱愛祖國和無私奉獻的精神。老師教唱的時候一定要有豐富的面部表情,學生在學習知識時處于模仿狀態(tài)。老師有效的范唱可以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能深刻的體會歌曲的感情。
2.構(gòu)建和諧課堂 老師和學生之間,一個作為知識的傳播者,一個作為知識的接收者,兩者密不可分。要想達到良好的課堂效果,首先要構(gòu)建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良好的課堂氛圍有利于課堂教學更好的展開。老師在學生的心中永遠都是高高在上,老師要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有時候?qū)W生在課堂上提一個問題會讓老師措不及防,知識面廣的老師就可以圓滿的回答學生的問題。這樣學生的好奇心里得到了滿足,課堂氛圍也活躍了。所以想要達到良好的課堂氛圍,需要老師精心備課。
比如在學習到《紅旗頌》時,我會給學生講到,這首曲目主要贊揚偉大的祖國。中間段落又描繪了如火如荼的革命烽火歷史,講到新中國的開國慶典。我簡單的介紹會讓學生的自豪感由然而發(fā),由此會激起學生學習曲目的興趣。
3.結(jié)合多媒體教學 音樂教學是一個非?;顫?,愉悅的過程。我們不能只遵循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模式太過于單一。學生會覺得枯燥無味,慢慢的失去對學習音樂的興趣。所以要利用多媒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傳統(tǒng)的音樂欣賞教學中,老師只是單一的范唱,或者是通過音響播放的形式。這種形式太過于單調(diào)枯燥。如果結(jié)合音樂、圖片、影像、動畫等多媒體信息,會自然而然的調(diào)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和熱情。
唱歌是音樂教學中的重要部分。在學習《鼓浪嶼之波》時,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鼓浪嶼的視頻和圖片,或者給學生播放一些臺灣回歸時候的視頻。激發(fā)學生對曲目的興趣,給學生介紹這首歌由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張暴默在春晚演唱,經(jīng)過多年的傳唱,已經(jīng)成為臺灣的品牌之歌。
總結(jié):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新的教育模式響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初中音樂課程的開展,以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因此初中音樂老師要采用新穎科學的教學方法,引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熱情。讓學生在音樂學習中,提高自己的審美,豐富自己的生活,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1]葉志平.試談初中音樂欣賞的高效教學實踐應用[J].新課程(中學),2016(09):177.
[2]張瑗峰.初中校園合唱教學實踐與反思[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3(Z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