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紅蕾
摘要:隨著新課改進程的深入,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成為教師面臨的一個重點問題,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實現(xiàn)教學雙贏,教師通過不斷的教學反思,將成為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本文分析了教學反思在初中地理教學的重要性并從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后三方面分析了教學反思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初中地理;教學反思;課程設計
一、教學反思法初中生地理教學中的重要性
教學反思法是一個與認知教育相對應的教育概念。教學反思法指的是把情感作為人的發(fā)展的重要領域之一,對其施以的教育力量,主要是通過語言的勸導、形象的感染和行為的影響,激起受教育者的感情共鳴,使其形成正確的思想。重視教學反思法,就是關注人的情感層面如何在教育的影響下不斷產生新質、走向新的高度,也是關注作為人的生命機制之一的情緒機制,如何與思維機制一道發(fā)揮作用,以達到最佳的功能狀態(tài)。
從地理思維、教育學、倫理學、社會學等學科角度來對初中的初中生地理問題進行研究,從理論和實證兩方面來揭示初中生地理現(xiàn)狀和規(guī)律,從而為有效解決初中生學習問題提供理論依據(jù)。將初中生地理問題為課題進行研究,不僅豐富了教育學、倫理學等學科的研究內容,還拓展了有關初中生教學反思法問題的研究,從而提高初中生的思想素質。初中生學習建設在整個初中生地理思維建設中,必然處在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中,應當?shù)玫轿覀兏鞒踔性诔踔猩乩硭季S訓練時的重視和發(fā)展,將發(fā)展學習建設提升到更高的領域中,并不斷結合于校園和初中生本身的情感實際中,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各種途徑的建設思路。
二、教學反思的應用
(一)教學前的反思
1.學生狀況分析。我們所要施教的對象一般是13-15歲的少年,剛剛由小學進入初中,地理基礎比較薄弱,由于現(xiàn)行中考指揮棒的影響,大部門學生對地理的重視不夠;另外初中課程繁多,很多同學往往都處理不好不同學科的學習方法,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還有這個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發(fā)育早期,情緒波動較大,因此學習的穩(wěn)定性和自覺性都比較差;針對這樣的教學對象,地理教師就要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要強化他們的基礎,多做練習,勤講勤練,以達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2.教材分析?,F(xiàn)用的地理教材是在新的教育、教學思想和理念指導下編寫的,具有時代性和超前性,特別是強調了生活的地理和學習的實用性,符合當代學生的學習心理和要求,在一些地方地理教學過程當中仍然難棄傳統(tǒng)的思維和方式,乃至全搬教材,強調學生死記硬背以達到強化記憶的效果,現(xiàn)在看來我們需要徹底改變這一教學方式了。緊扣地理學科的特點,充分挖掘地理學科的特色,優(yōu)化地理課堂教學。在教學素材的選取上,要充分圍繞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對學生終生有用的地理。
3.課程設計分析。在課前的課程設計中,應該注重地理學科的特點,積極準備多媒體素材,通過影響深刻的圖文、視頻資料強調地理學科的特色。尤其要重視教學目標的確立、教學內容的處理和教學方法的選擇,從而達到最優(yōu)化。教學方法上要突出個性化的教學,滿足學生的參與欲、成就感,通過對地理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培養(yǎng)學生對地理的興趣,克服由非智力因素而造成的學習困難。
(二)教學中的反思
1.在教學方式上,雖然注意到了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但在導向上,仍以教師為主,學生的自主取向表現(xiàn)得不明顯。雖然學生能比較多地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來,但是基本上仍然是按照教師預先設定的路在走。同時過于周密的設計往往會導致過度的控制,不敢放手。如何讓學生學得更主動,探究的空間更大,值得我們作進一步研究。
2.要提高學生對課堂時空的使用效率,留出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去獨立思考,讓他們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義和看法,如何將教學資料變成學生學習的資料,在學生活動的深度、廣度上做文章。
3.要注意到學生的個別差異,既要考慮到發(fā)揮好學生的作用,更要照顧到后進生的參與和提高,使各層次學生都能自主地參與學習,并學有所得,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能進一步提高。
4.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要讓學生學會求知、學會自我發(fā)展,使他們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成為學習的主人。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就要教會學生學習地理的方法。針對地理學的特點,在地理教學中常用的方法有:歌訣法:如記我國的行政區(qū)劃和簡稱,利用歌訣記憶,學生學起來就很容易了。圖像法:地圖是地理知識的重要載體,指導學生多看圖、識圖、繪圖、用圖,并盡可能使地理知識圖像化。觀察法: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地理事物聯(lián)系課本上所講授的地理知識,分析地理現(xiàn)象的成因和規(guī)律等,使學生掌握正確學習的方法。
(三)教學后的反思
1.巧妙導入,激發(fā)興趣。萬事開頭難,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要注意開堂課的導語設計,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目的,迅速把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教學中來,因此教學中本人非常重視導入環(huán)節(jié)的設計。
2.掌握學生認知規(guī)律,科學安排教學環(huán)節(jié)。新教材在內容安排上突出了地區(qū)、國家、大洲的特色,這個特色既有自然環(huán)境方面的也有人文方面的,如果不注意挖掘其內在聯(lián)系就會使我們的教學很生澀,令學生感到很突兀,缺乏應有的學習準備狀態(tài)。所以,本人在實現(xiàn)前后知識的銜接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實現(xiàn)了知識的橫向聯(lián)系,即培養(yǎng)了學生應用地理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初中的學生與小學生相比抽象思維有了很大發(fā)展,但思維中的形象性還有待發(fā)展,而地理教材包括活動中的圖片、視頻、表格、數(shù)據(jù)和文字資料,這些資料為學生實現(xiàn)這個發(fā)展搭建了廣闊的平臺。對很多重要的結論都不是直接告訴學生,而是引導學生觀察分析這些感性資料自己去得出結論,通過這樣的教學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同時也養(yǎng)成了學生主動探究的習慣。
三、結束語
初中地理課程承上啟下,對于學生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要通過不斷的努力,通過有效的教學反思,最終提高教學質量,讓我們的學生能夠主動掌握豐富、生動、有趣的初中地理知識,生活、學習中能夠做到學以致用,這樣才真正達到了我們新課改的教學目標和要求。